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小編總結了五個關於過年的地域誤會,其中有你嗎?


No1.東北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東北人過年,誤會首先從年夜飯配置出發:酸菜豬肉燉粉條,鐵鍋燉魚,配菜鍋包肉,主食薺菜豬肉餡餃子,總之無肉不歡,在場皆硬菜。


堅持“春節不喝酒,人生路難走”和“話都在酒裡,酒到位方知情意濃”的說法,別人過年喝酒用杯,東北人過年喝酒用碗。


敬酒詞要結合社會語錄押韻如喊麥,說完就是幹,認慫=沒排面,總之不醉不盡興。


實際上真實的東北人過年,白酒也有半杯倒的,年夜飯也是講究葷素搭配長命百歲的,社會搖翻花手其實壓根兒就沒多少人會,大年夜例行活動只是簡單的和全家人一起守著鐵嶺TV等著看春晚。


No2.內蒙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的內蒙人過年,誤會都是從飲食文化開始:認為年夜飯就是烤全羊、烤羊排、燉羊雜、手把肉……總之內蒙每過一次春節,世界上就會消失64131684849頭羊……


別人過年期間休閒活動是逛廟會,而內蒙人過年期間休閒活動是套馬射箭和摔跤,人均斯巴達300勇士。


內蒙人興致高漲時會拉起馬頭琴,表演內蒙民間特色唱法之呼麥,春晚上最渴望見到的明星是騰格爾。


實際上內蒙人過年還真跟大家沒什麼兩樣,不都是穿著媽媽買的色彩斑斕大棉襖子待在家玩手機嗑瓜子當死宅嘛!


No3.廣東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的廣東人過年:過年主菜必吃野味山珍,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水裡遊的……製作方法大多為燉湯,輔料為大棗、人參、枸杞、當歸等藥材,勢必將“補”進行到底。


每年最糾結的就是該去哪套房產裡過春節,小資家庭在廣東只能算剛過溫飽線,而大年夜的傳統活動是全家一起合唱華仔的粵語版《恭喜發財》,作為對來年的祈願。


而實際上廣東人的年夜飯囊括了遍佈全國各地的珍饈美味,誰讓廣東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呢?


No4.廣西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的廣西人,過年也不會忘記嗦粉,嗜粉如命的廣西人年夜飯=螺螄粉+老友粉+幹撈粉……


過年時候的春聯,用的是壯語,春節傳統競技項目包括:砍柴、 壯語山歌填詞、包肉粽大賽等,其中最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拋繡球。曾被粉絲隔空詢問:廣西拋繡球是否可以作為特長,被特招進入的大學?


人人都是劉三姐,祝福都用山歌唱出來;


過年期間和家裡人集體出省旅遊時,口音容易被當成東南亞歸國華人。


實際上的廣西人過年,真的沒有隻是嗦粉,什麼啤酒魚醋血鴨,隨便一道就能饞的外省人口水直流;南普和泰國普通話真的有區別;順便說一句,廣西人出門也不全是劃竹排;普通話字正腔圓的年輕人比比皆是,並沒有說話都是用山歌交流好嘛!!


No5.山東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的山東人:

①過年必備年貨是五袋麵粉加兩捆大蔥;

②山東人從小就會展現出非凡的挖掘機駕駛天賦,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報挖掘機花式駕駛大賽,獎品是五斤陳醋;

③過年期間,山東省搶劫率為全國最低,因為每一個山東爺們都能一個人手刃三個歹徒,與東北人並列為中國最不能惹的男人排行榜首。


實際上的山東人過年,蔥只是一種寄託,醋只是一種符號,都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中國人,認真你就輸了,講文明樹新風,能動口咱絕不動手


No6.河北人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別人眼裡的河北人,過年=放炮+喝酒+搓麻……


①放炮就要震天響那種,什麼二踢腳、竄天猴、禮花彈都是按箱買;

②全國各省喝酒排行榜:河北排第二,僅次於山東。要說河北哪的人能喝,那肯定是邯鄲了,邯鄲人酒量在河北省內排第一應是無可爭議,眾望所歸!邯鄲喝酒的規矩,大家一起先喝三杯,然後桌上從主家或者長者開始挨個端酒,最少的也是喝四個端兩個吧,然後每個人都要起來端一圈,之後進入集體遊戲階段,最後再進入單挑階段……酒量無上限!無上限!無上限!

③過年沒搓兩把兒麻將?那你肯定過了個假年……


其實,傳統打鐵花和電子煙花早已代替汙染嚴重的“點火放炮”;


河北、內蒙、東北、廣西……那些關於春節的誤會

△正定電子煙花


喝酒全看心情和身體,這年頭傻喝的人不多了。至於麻將……這是真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因為地域遼闊,各地的春節習俗差異十分巨大,有時候相鄰的兩個縣,習俗都不同,也因此大家對每個省份都有過誤解。


然而,這些地域特色似乎成為了年味的一種符號,也寄託了不同地方的人的濃厚鄉情。


不論你來自何地,回家過年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擺脫平日裡繁忙與不快,都是為了和久別的家人們再次舉杯相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