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不知什麼時候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鋪天蓋地的信息覆蓋了網絡,好評如潮,但我卻對這部電影產生了牴觸心理,一直沒有直面它的勇氣,直到後來的機緣巧合,最終還是走進了電影裡,為什麼會牴觸呢?因為我也曾是少年。

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但它卻又很複雜,學生、高考、暴力、自殺、輟學等等,都毫無疑問的將矛頭指向了校園,它不同於我們一直以來看到的校園故事,青春、朝氣蓬勃、翩翩少年,它更多的是講述了我們一直都知道,卻從未真正正視過的校園暴力,我也曾是少年,也曾知曉我們的暴力。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劇情我就不做過多的敘述了,整部電影的節奏,質感都是沒得挑的,電影運用了大量的近景,再加上演員頂級的演繹,可以說這是我近幾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了,即使他的題材並不是我想觸碰的,但它並不影響我對電影的喜愛。

陳念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眼裡都是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被設定為一名女孩子,叫做陳念,她是一名優等生,考上大學是她在這個年紀唯一憧憬的未來,這也是大部分在那個年紀孩子的夢想,不得不說的是,周冬雨的演繹真的是好到沒話說,在看完整個故事的過程中,我只記住了陳念,忘記了周冬雨,她從一個簡單的女孩變得沉默,甚至有些陰鬱,那個充滿陽光而又充滿悲傷的女孩,她是現實的寫照,是青春的傷疤,她是讓人心疼的過往。故事通過一系列的暴力將主人公陳念推向了不屬於自己年紀的剋制,陳唸的眼淚不是害怕,不是怯懦,更不是悲傷,而是一種無奈與不屑,導演用了很多近景來表達主人公的感情世界,這樣能夠直擊人心,更好的表達他所要表達的東西,這一點也很考驗演技,但還好陳唸的眼裡充滿了故事,充滿了青春。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我沒有想到電影刻畫了有如此複雜的感情世界,面對暴力,面對現實,面對愛時她所表達出來的一切,這都不應該是一個孩子所應有的世界,真的是讓人心疼,當她被警察帶進審訊室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結局,我以為成年人就可以代表這個世界,我錯了,那不是成年人的世界,那是陳念和小北的世界,換做是我,也許早就崩了。

小北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它像極了愛情,但也不是

其實我一度很懷疑易烊千璽的演技,覺得這部電影可能會表現平平,包括他在《長安十二城》裡的表現,還是稍微弱了一些,但他在這部劇裡的表現讓他完成了蛻變,他的剋制、他的內斂、他的不羈,他就是小北,他身上所散發的一切都沒有別人的影子,他就是他自己。同樣的近景,不同的視角,同樣表現出了充沛而剋制的感情,不得不佩服劇組和演員的專業。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我沒有想到易烊千璽會有如此稜角分明的演繹,故事其實很簡單,是他們的演繹讓觀眾無時無刻都在心痛,都在回想,我喜歡陳念,更喜歡小北,他的愛像極了愛情,但也不是,他的堅持也像極了固執,但又不是,整部劇的高潮就是從小北被捕開始的,情感在那一刻的爆發讓我也溼了雙眼,青春,到底有多少故事啊。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了,它是同類電影裡算得上優秀的作品了,他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他揭露了這個社會的瘡疤,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去面對的,甚至可以說是被很多人遺忘的,這其中也包括我。希望整個社會,每個家庭能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盡最大的努力,讓校園充滿陽光。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其實我們隔三差五就能看到關於校園的新聞熱點,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突發性事件呢?

《少年的你》主角其實不是陳念和小北,而是整個社會的少年們,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身邊好像總是繞不開所謂的問題少年們,尤其是在初高中時期,這是為什麼呢?結合中國的整體教育背景,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與考試,很少一部分人會堅持自己的愛好與特長,大部分的人都被淹沒在了高考這趟洪流中,這也是大環境下的必然,自然而然那些不屬於這條路上的少數孩子就被定義為了問題少年,而這些少年卻影響著很多的人,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些關於校園的數據統計。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每年最高人民法院都會發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件中,大約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因滿足個人私慾進行搶劫、敲詐勒索、強迫賣淫、侮辱、強姦等犯罪行為的案件佔18.08%。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傷;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輕傷;27.9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輕微傷。這些數字都是活生生的,你不關心並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所以小北和陳念只是眾多故事裡的一枚。

那麼我們就應該去思考一個問題,少年的你最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這部電影的結尾,它在努力告誡我們的其實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的人,在家長和整個學校的幫助下能夠通過法律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忍讓和僥倖,同時也希望那些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的人們,能放下過往,繼續生活,畢竟少年只是一生的開始。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電影裡的陳念有小北,可現實生活中,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的,很多同學在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是迷茫的,是隱忍的,甚至可以說是怯懦的,為什麼校園暴力一直都存在?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我在大城市和小縣城都讀過書,初高中時期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們的少年時代是《古惑仔》的鼎盛時期,所有的人一夜之間都認識了浩南,學生時代的心智畢竟是不成熟的,一些同學有的沒的就開始學著他們認為的模樣,但那時我們並沒有校園暴力這個概念,包括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都是以調皮學生和問題學生歸類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我,這是暴力,這是在觸犯法律,所以有些學生學會了理所應當,有的學會了隱忍,他們對此也只是一笑了之;還有個很顯然的問題,那就是家長,作為家長,都是很想去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我發現很多家長的意識也是不夠的,我曾見過一對學生家長,拿著磚塊滿操場的追著一孩子暴揍,最後是警察出面解決的;我也曾見過一家長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在抽打著老師,很多同學都在巨大的恐懼中瑟瑟發抖,同學們認為自己是弱者,不能和這位強大的家長抗衡,但卻沒有一個人學會報警,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缺失,讓很多少年喪失了勇氣,這些家長給我們樹立了很不好的榜樣,讓更多人認為這個社會就應該以暴制暴,沒有強大的家庭支撐,就沒有反抗暴力的資本,我不知道現在的教育如何,但那個年代確是如此。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也曾是少年•總有一個人就是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會讓很多人陷入深思,陷入回憶,它畢竟只是個藝術作品,對人們在現階段會有所震撼,少年時期雖然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是唯一,但卻可以決定很多一部分人的人生,所以大環境的輸出和完善的法律體系,是保護青少年們健康成長的最有效方式。

希望這個世界的陳念和小北們少一些,更多的孩子們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無論你曾經面對什麼,或者即將面對什麼,都希望少年的你依然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