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隨著小孩長到四五歲,家長們開始增添了一種新的煩惱:小孩子開始特別貪玩。

每每出去玩,路過玩具攤、賣氣球的、套圈圈的等等小店,都會忍不住盯著看,想要玩想要買。一次兩次還可以滿足他們,多幾次就不合適一直慣著了。可是不帶他們去,又要哭要鬧,搞得非常難看,令無數父母苦惱。

阿林家的小寶就是這個樣子。每每一出門,四歲的小傢伙就開始東張西望,尋找有什麼好玩的。但凡給他碰見捏糖人的、打氣球的、買玩具的,就邁不動腿了。如果不依著他,立馬坐在地上,開始哭,開始鬧,開始述說委屈。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阿林夫婦哪頂得住這個,只能依著。可是,隨著家裡的玩具越來越多,漸漸的要放不下了。並且,每次出門都要多處很多額外的開銷,家裡也不是什麼富裕家庭,怎麼能一直如此呢。於是,他想了一個妙招。

一次出門,阿林就用手遮著小傢伙最喜歡的那幾家攤子方向,不讓他看。俗話說,眼不見為淨嘛,不看,就也不會起心動念了。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幾次出門,小傢伙都乖乖的沒有拖著大人買東買西玩東玩西。小傢伙的爸爸發現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拍下了阿林“出招”的一幕,分享到網上給寶媽寶爸們借鑑,得到廣大網友一致好評: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其中一條高贊評論時:“好機智的媽媽,我家寶也是這樣,每次出門又哭又鬧的要買玩具,這招學會了。”看來不少父母為孩子這種舉動操碎了心。

“要是我,打一頓就好了。小孩子家家,哪可以這麼慣著?”,”說是說要管,可孩子真鬧起來,心都軟了,哪還管得動啊“,“唉…家長難做啊”。不少網友藉著話題聊起看法來,字裡行間都是一行行心酸的淚啊。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當孩子鬧脾氣想買東西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做?


1、引導


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是天性,但是孩子聽父母的話也是天性。第一步,父母要做的不是跟著鬧跟著嚷嚷,而是先拉著小傢伙先哄再勸導,告訴他這個玩具我們暫時不買。告訴他已經擁有的玩具很多了,寶寶不能喜新厭舊,老買新的,舊的會不開心的。以及,跟寶寶說清楚,不是所有的好東西,都得屬於你。讓孩子早早的知道,我們可以擁有的東西是有限的。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2、訓斥


要教育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某些行為是不對的。喜歡玩具沒有錯,但是為了玩具鬧脾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要進行嚴厲的訓斥。

父母在孩子眼裡都是有權威的,用訓斥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深刻的記得,哪些事情是會讓爸爸媽媽生氣的,是不可以做的不可取的。不能一昧的只哄只慣著,在需要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訓斥一定的嚴厲的。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3、談條件


孩子有喜歡的東西是一件好事,是最適合談條件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做一些平時不願意做,但是可以學著做的事情。比如,讀英文,做家務,吃蔬菜等等。把孩子的喜歡作為一種獎勵賦予孩子,一方面能讓孩子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是想要就可以索取來的,需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另一方面讓孩子做那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的時候,不會那麼的抗拒。最後,有利於父母今後與孩子的溝通,下次他有想要的,就會問爸爸媽媽,寶寶需要做到什麼,才可以得到想要的玩具,這不是一舉N得。

媽媽帶孩子出門,剛出小區就捂住孩子雙眼,結果受網友稱讚機智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