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說"不懂說不懂,懂了還說不懂",後一句很多人真不懂


南懷瑾先生說


對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來說,精通專業以內的知識是硬性要求,遇到難題,屬下無法攻克難關時,領導出馬便迎刃而解,才能在員工中建立威信,在公司中堅固地位。但身為領導只能主導局面不行,還需要有帶領屬下的本事。二者兼備才可稱為領導,否則只能算是一個光桿司令。這就要求做領導的不僅要自身素質夠格,還要善於用人。

老子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這是說,真是天縱睿智的人,絕不輕用自己的知能來處理天下大事。把這話套用在領導學上,就是說,優秀的領導,素質夠格,專業過硬當然好,但是遇到問題,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才是上等的領導智慧。

在南懷瑾先生看來,做人要平實,做領導要誠實,不懂的事,硬充自己懂,就是真愚蠢。他還舉例說,歷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反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人,硬充懂得,反而一事無成。

南懷瑾先生說


南懷瑾先生說


有成者,如漢高祖劉邦,南懷瑾先生不認為他懂得哪一樣,但有一處優於同時英雄,即能夠坦率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更懂得如何像張良這樣的能人請教,並讓他們死心塌地為自己。再如蜀國名相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什麼都懂,即便這樣,依然為了興復漢室、集思廣益,不恥下問,請教別人。

無成者,如趙括紙上談兵,衝陣戰死;袁紹剛愎自用,官渡兵敗。

是以南懷瑾先生慨嘆做領導"最怕的是自己認為什麼都懂",反而是自己即使懂了,寧可說不懂,才是做好的、最聰明的領導辦法。

不懂說不懂,懂了還說不懂,在南懷瑾先生看來就是"善於用人"的道理。所謂善於用人,就是給下屬發揮的機會,充分調動下屬的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在優勢,但是如果做領導的事事要露一手,摻一把,還要對部下大家責罵,罵了一次"笨"不夠,還要兩次、三次、次次地說,那麼總有一次部下即便有了好的意見也會唯唯諾諾,不敢說出來,到那時領導自己就要辛苦了。

南懷瑾先生說

真正的好領導,不一定自己懂得多,但一定懂得請教。南懷瑾先生嘆言,做領導最大的忌諱莫過於"不知而作",自己不知道,硬充內行。而且還提出,做領導的對自己的部下一定要了解,要信任。瞭解了部下才能任用部下,信任部下,部下才能真正為我所用。自己有本事當然再好不過,但是如果對所用的人,都希望對方像自己一樣有水平,只把屬下當陪襯,不給人家平臺,就會釀成"上面太能幹,下面就無人才可用"的尷尬局面。這樣去領導,事業是做不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