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管下信息披露更透明 “無法表示意見”公司驟增70%

目前,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基本收官,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7家上市公司年報被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嚴監管下信息披露更透明 “無法表示意見”公司驟增70%

記者通過查閱數據發現,2017年被出具“無法發表意見”的上市公司年報相比於去年的10家而言,同比驟增70%。專家分析稱,隨著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盡責要求持續加強,審計機構加大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力度,信息披露將更加透明,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table><tbody>

序號

代碼

簡稱

審計單位

2017年淨利潤億元)

1

002188

*ST巴士

中匯

-20.33

2

002604

*ST龍力

亞太

-34.86

3

002018

*ST華信

上會

4.86

4

600289

*ST信通

致同

-24.8

5

300104

樂視網

立信

-181.84

6

300063

天龍集團

天職

-3.25

7

002122

天馬股份

普華永道

1.32

8

600074

ST保千里

立信

-78.76

9

600701

工大高新

中準

1.3

10

600807

天業股份

瑞華

-2.28

11

000511

*ST烯碳

中興華

0.64

12

000893

東凌國際

中勤萬信

-26.61

13

600634

富控互動

眾華

2.07

14

600401

ST海潤

大華

-24.65

15

300023

寶德股份

立信

0.39

16

002427

ST尤夫

眾華

4.36

17

002070

*ST眾和

福建華興

10.4

/<tbody>/<table>

 14家會計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經具體梳理,共有14家會計事務所對上述上市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比如立信會計事務所對樂視網(300104)、ST保千里(600074)、寶德股份(300023)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眾華會計事務所對富控互動(600634)、ST尤夫(002427)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等。

另外,*ST巴士(002188)、*ST華信(002018)、*ST烯碳(000511)、天馬股份(002122)、*ST海潤(600401)等12家上市公司也分別被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對於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理由,上述會計師事務所均指向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比如立信會計事務所指出,無法就樂視網年報中披露的應收款項的壞賬準備的計提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徵集;眾華會計事務所認為,因ST尤夫並未將2017年與之進行大宗交易、資金往來的公司視為關聯方,故無法判斷上述交易的真實目的和性質,進而給財務審計帶來困難。

“公司財務報表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說明公司財務報表可信度存在很大問題。”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新登進一步指出,註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計意見通常分為5種類型,分別是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後四種均屬於“非標”審計意見。其中,“無法表示意見”表明審計師的審計範圍受到限制,且可能產生影響重大而廣泛,審計師不能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

“從上述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公司看,財務數據異常、債務事項、涉訴成為被審計機構質疑的主要因素。”他說。

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成關注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因素也被審計機構頻頻提及。

在上述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上市公司中,樂視網、ST保千里、*ST海潤、*ST烯碳等9家公司審計報告,都提出了“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這一質疑。其中,ST保千里和樂視網成為市場廣泛關注的重點。

立信會計事務所指出,保千里目前大部分銀行賬戶及重要資產被司法凍結,銀行借款、公司債券及供應商欠款等均出現逾期,員工大量離職並已拖欠工資,生產經營停滯。“以上情況表明該公司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因此無法判斷保千里運用持續經營假設編制的 2017 年度財務報表是否適當。”

而樂視網審計報告顯示,該公司2017年發生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約138.78億元。“受流動性風波影響,社會輿論持續發酵並不斷擴大,對其聲譽和信用度造成較大影響,現金流進一步緊張導致其存在償債壓力。”立信認為,這表明存在可能導致對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監管持續加強 越來越多職業看門人說“不”

“年報中‘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成為了關注重點,一定程度表明了它們存在嚴重風險,希望相關投資者引起注意,謹慎對待。”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表示。

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從側面印證在監管層對審計機構要求日益趨嚴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會計事務所有效發揮“職業看門人”的作用,對上市公司說“不”。

“監管持續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將更加透明化、規範化。”董新登說。

此前的4月下旬,證監會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4號--非標準審計意見及其涉及事項的處理》,對“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念及其類型進行了明確界定,並針對不同的非標審計意見類型提出具體的、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強化對註冊會計師發表恰當審計意見的監管。

證監會發言人高莉也曾表示:“為進一步規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行為,將結合新審計準則的變化並考慮資本市場現實情況,改進和完善了非標準審計意見涉及事項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

據統計,截至5月2日,共有123家公司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創6年來新高。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上市公司由去年的10家上升至17家,同比增加70%。

業內人士分析稱,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勤勉盡責的要求持續加強,審計機構加大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力度。“部分上市公司灰色地帶的資本運作難以持續,風險集中暴露,經營業績不佳,財務調整空間壓縮。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了‘非標’年報數量大幅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