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上期我們寫過抗凍神器羽絨服,會穿的人也可以穿出時髦和腔調(點擊查看曾經的“時尚災難”,如今的潮流單品,羽絨服不該只是抗凍那麼簡單)但肯定還會有人覺得羽絨服臃腫,非常...沒有範兒。沒關係,這期就為大家介紹功能與美觀並存的另一件單品。看起來略顯臃腫卻能給人強壯的硬漢感,它就是羊毛羔夾克B-3和CWU-45/P。

簡單理解,羊毛羔夾克就是皮夾克的加厚款。而且同皮夾克一樣,都是軍需用品出身。話不多說,就從B-3 Bomber Jacket (B3轟炸機夾克)說起吧。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說到夾克,我們一般會想到A-1、G-1等專門為飛行員設計的飛行夾克,而且很多人通常會稱它們為轟炸機夾克。但其實晚於它們出生的B-3,才是專門為轟炸機高海拔冷空氣飛行需求設計的夾克。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每一款軍用服飾的誕生必然是因為功能需求,B-3也是,它可不是給飛行員穿的,最早是專門為轟炸機上的機槍手設計的。B是Bomber的意思,也就是轟炸機。因為早期飛機艙都不是封閉的,而飛機裝載的M2機槍需要很大的射界,因此炮位上的窗口必須開得足夠大才能滿足射擊需求。這樣一來,機艙內的溫度就比普通的飛行機艙低很多,所以1934年,美軍考慮到擋風保暖需求,特別設計了更厚大、保暖的B-3皮夾克。適用溫度能從-30℃跨越到0℃,可見抗寒戰鬥力極強。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飛行員穿A-2,而更苦逼的機槍手則穿著B-3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B3轟炸機夾克成為美國陸軍航空兵和空軍轟炸機成員的標準飛行服。至於產品供應商,當然還是來自美國的著名飛行夾克、軍服制造商Alpha Industri啦。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既然是真正的轟炸機夾克,那當然要在保暖性和材質上更勝一籌了。B-3使用優質天然帶羊毛的綿羊皮製作而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皮毛一體”。再來個小知識點,“皮毛一體”是一種皮革處理工藝,即把羊皮連羊毛一起取下後進行加工處理,這樣處理的皮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柔軟緻密、透氣保暖的特性。而且毛和皮的牢固程度也很高,耐用且手感極佳。經過這種方式處理的羊毛被稱作“Shearling”。這感覺就像把羊皮披在了身上,你見過冬天的羊羔除了身上這張羊皮還需要別的衣服嗎?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B-3外層為皮革,內層為Shearling羊毛,保暖性毋庸置疑。專門為7千米以上的高空飛行保暖。再說個小野史,據說這個設計參考了“夏爾巴人”的傳統服飾。夏爾巴人是西藏的一個種族,因為高原極寒天氣,他們冬天常常穿一種毛裡翻毛邊的皮衣。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除了用料上極其下成本,在設計上也非常注重保暖功能。配有寬大毛皮衣領,衣領豎起來後,還可以用兩道牛皮皮帶把它束緊,防止風從衣領口灌進,更加保暖。重型氧化銅金屬拉鍊,全部採用了表面耐腐蝕處理。衣服所有接縫處都設計有可調節鬆緊的皮帶,熱了可以松一點通風,冷了可以緊一點保暖。沒有像一般飛行夾克那樣有針織袖口和下襬,而是以一圈外翻的毛邊代替,也沒有修身剪裁,卻以超強保暖性著稱。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有了B-3,環境再惡劣的戰場,也絲毫沒有減弱軍人們的帥氣,試問這樣的制服誘惑有誰能抵擋得住?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巴頓將軍就對B3羊毛夾克情有獨鍾。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不過後來由於B-3過於厚重,加上軍事費用緊缺,無法支付昂貴的皮毛材料,1939年美軍對其進行了更改設計,並定型為B-6配發軍隊。

B-6是介於重量較輕的A-2飛行夾克和重量較重的B-3飛行夾克中間的型號。它採用和B-3一樣的羊皮,但是羊皮和羊毛都更薄更短。然而B-6裝備並沒有像A-1、G-1,M65等夾克那樣廣為流傳,只在軍用夾克歷史上短暫地出現過一段時間。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只要你不是特別特別胖,羊毛夾克就是最有型的“保暖神器”了。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除了羊毛夾克,還有一款樣子看起來略顯單薄,卻極其保暖的夾克,CWU-45/P。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我們知道每一次的轉變都肯定源於新生事物的產生。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是歷史故事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正如瀕臨破產的哈雷因二戰重新崛起,工業革命興起帶起來的工裝時尚。飛行夾克在材質上的變革也隨著其他食物的節點發生變化。

1947年,試飛員查克·耶格爾Chuck Yeager突破了音障,開啟了美國空軍的全新噴氣機時代,導致皮革飛行夾克退居二線,尼龍夾克開始流行。隨後,尼龍飛行夾克在1970年代也出現了重大變革,改變的根源正是防火布料的幾個重大突破。沒想到飛機和布料的變革,會對人們的著裝方式產生影響。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儘管MA-1款式時至今日依然非常流行,但當時的舊款使用的是尼龍材質,雖然保暖,但是弱點是不防火,且易燃,這在作戰中是非常致命的。如果機身起火,衣服受熱後直接融化在穿著者身上了。

所以,為了更安全因素考慮,1972年,美國空軍設計出了MA-2,代替了MA-1長達20多年的服役歷史。MA-2採用聚芳酰胺Aromatic Polyamide來替代尼龍材質。這種材質可以抵抗400攝氏度的高溫,並且可以維持1分鐘不會變質。這防火力度可不是一般的厲害。不僅阻燃,還可以抵禦化學威脅和輻射。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哎,我們不是要聊CWU-45/P嘛,怎麼扯到MA-2了。別急,這塊說起來有點複雜。


MA-2飛行夾克,也稱為CWU夾克。CWU的意思就是“寒冷天氣制服”。該夾克有兩種版本,輕型CWU-36/P和更絕緣的CWU-45/P。遠看兩款夾克完全一樣,只是採用了不同物料的內裡。

其實在最終定型之前,這兩款還有個前身叫CWU-17/P,於1973年設計出來的。到了1977年,外套被重新名為CWU-45/P。沿自CWU-17/P的可拆除口袋被縮小了。1980年,領邊縮窄,後方的活褶縮窄。1984年,領口的車線被簡化。(很多喜歡收集復古軍服的愛好者可以從這些細節判斷年份)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直到現在CWU 45/P和CWU-36/P,依然是美軍的現役軍服。一般天氣比較溫暖的時候,空軍飛行員會穿重量較輕的CWU-36/P。而天氣較冷時,會穿較重的CWU 45/P。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MAGFORCE CWU-45/P飛行夾克

如今,CWU-45/P和MA-1一樣,不再單純只是軍服,而是備受軍服愛好者和潮流人士追捧的款型,多少硬漢明星穿上身過就不必我多說了。


B3羊毛夾克和CWU-45/P,到底誰是防寒的終點?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冬天可不是凹造型的“寒冬”,保證保暖基礎上,除了羽絨服,還有更多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