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他,38年沒有離開過文化崗位。

他,執著於群眾文化,撒下了文化的種子。

他,一直身體力行悄然點亮鄉村精神文化之燈。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他是:懷安縣渡口堡鄉文化站站長、“強強藝術團”名譽團長馮秀琦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馮秀琦, 今年58歲,渡口堡鄉滿洲坡村人。1985年參加工作,擔任渡口堡鄉文化站長,至今已經有35個年頭了。這期間,他經歷了農村群眾文化的起起落落,感受到了文化站工作的艱苦,同時也看到了貧瘠鄉村群眾對文化的渴求。

要想真正把群眾文化搞起來,除了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文化修養外,還需要有引導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能力,具備做好群眾文化的藝術素養,因此,馮秀琦不僅學習寫作,而且也練習表演,熟悉各種藝術門類的技能。經過不斷給自己充電,他不單單是寫作上的好手,同時在琴棋書畫、吹拉彈唱上更是收穫頗多。在1988前後,他收集、整理、撰寫民間故事30餘篇,其中15篇被縣文聯出版的《懷安民間故事》錄入,兩篇民間故事發表在《山西民間文學》上;有100多篇新聞作品發表在《張家口日報》《河北農民報》等報紙上;書法作品也在《國慶書法展》獲獎。這期間,他還經常被邀請為鄉鎮書寫宣傳標語,繪畫文化牆。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從1983年開始,馮秀琦動員全鄉的文藝好者組建了臨時文藝團隊,既排練歌舞也排練小戲,當地青年人紛紛參與到團隊中來,為渡口堡鄉群眾文化的開展培養了一批文藝骨幹,留下了火種。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民間文藝團隊盛行,那個時候文化工作面臨著與婚喪嫁娶中低俗文藝表演爭奪陣地的困惑,於是,馮秀琦走鄉串戶,動員那些當年的文藝骨幹組建農村廣場舞隊伍,全鄉村村都建起了,同時他積極動員有表演能力和愛好表演的農民搞起了鄉村劇團,吸引了很多農家婦女和青年人的積極響應。一年時間,各個村廣場舞文藝隊都紅紅火火搞了起來。他的劇團不僅在本鄉進行演出,而且也被邀請到其他鄉鎮進行演出。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對群眾文化的重視,群眾自發的文藝活動更加紅火起來,馮秀琦與文藝骨幹一道組建了“懷安縣強強藝術團”,他輔導的舞蹈隊在這幾年幾乎年年獲獎。2015年全縣廣場舞大賽中,渡口堡鄉一舉囊括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在2020年懷安縣“我要上春晚”中選拔賽中,馮秀琦編排的原創作品《扶貧情緣》獲得一等獎。藝術團也在去年為鄉村演出30多場。如今,渡口堡鄉群眾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藝術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演員不斷增加,隊伍不斷壯大,演出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他先後創作了戲劇小品、二人臺節目10多個,其中《摩登老媽》《看看咱鄉的新面貌》《戒賭》等節目在市縣展演中受到好評。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成績的背後浸染著勞動者的付出和血汗。為了文化工作,馮秀琦犧牲了很多,但是他對工作充滿了激情。他患有糖尿病,又承擔著繁重的扶貧工作,愛人又癱瘓在床。這些困難並沒有壓到他,照顧愛人、脫貧攻堅、節目排練,無怨無悔,從來沒有停止過。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在採訪結束時,體重只有90多斤的他總是面帶微笑,看著他清瘦的身體,我們肅然起敬!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懷安38載農民逐夢人

總監製:趙明元

責 編:王金江

編 輯:程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