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實慘,26件商標申請只通過1件

都說商標註冊難,沒想到會有這麼具體的例子。


百度用同一名稱註冊了26件商標,竟然只成功註冊1件,究竟是哪一步錯了?


26件商標被駁回25件


2018年11月6日,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26件“懂啦”商標,涉及13個類別。


百度實慘,26件商標申請只通過1件


尷尬的是,這麼多註冊,至今為止僅有1件註冊成功。


這件註冊成功的商標是第34505192號商標,核准註冊於35類計算機數據庫信息系統化; 為推銷優化搜索引擎; 網站流量優化; 人員招收; 藥用、獸醫用、衛生用製劑和醫療用品的零售服務; 商業企業遷移; 繪製賬單、賬目報表; 自動售貨機出租; 尋找贊助服務上。


百度實慘,26件商標申請只通過1件


為什麼26件商標申請,有25件被駁回,還要從“懂啦”這個名字說起。


懂啦是百度旗下的秒懂百科旗下的面向少兒的輕科普知識短視頻產品,簡單來說就是百度的孫兒輩產品。涵蓋科普百科、文學詩歌、啟蒙益智等多個類目,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中,更好地認知世界,開拓視野,培養學習興趣。


百度實慘,26件商標申請只通過1件


“懂啦”這個產品名字配上產品內容,也是相得益彰。


可惜這個名字有個重要的缺陷,根據商評委給的說法,“申請商標使用在指定服務上,缺乏顯著特徵,已構成《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情形。”


於是這25件未能註冊成功的商標,要麼還在駁回複審路上,要麼已經駁回複審不成功而被無效。


如何合理避開因“顯著性”被駁回


因“缺乏顯著性”被駁回註冊的商標不計其數,這個原因在駁回理由中出現頻率排名應該有前三。


如何避開因“顯著性”被駁回,阿毛有幾點小建議。


1.儘量避免常見、大眾的詞彙


事實上,常見大眾的詞彙確實更方便記憶,利於傳播。也確實有諸如“蘋果”這樣的公司。但是大多數大眾詞彙要麼就是被註冊過,要麼就是因為被太多人所熟知,反而喪失了顯著性。


2.不要使用表示產品性能、特點的詞彙


雖然這麼做的確可以很直觀的體現產品的優勢,加深消費者的印象。但這種很明顯是缺乏顯著性和不公平的行為。


商標註冊時間長,前期準備能夠避開的風險就儘量避開,這樣才能快速拿到商標,畢竟公司發展也講究時機,不要因為商標問題而錯過一絲一毫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