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2019年賺錢的、盈利超20%的基民有多少

敢問客官:證券投資是什麼?業內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比賽。

當下,在國內,上至監管層,下至金融機構中的巴菲特的門徒們,都在倡導長期投資。他們的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幾乎都認可諸如“短期的得意並不代表業績一直好”的看法。在他們看來,長期業績好,才是真正為投資者賺到了錢。


猜一猜,2019年賺錢的、盈利超20%的基民有多少


1、基民的真實收益

2019年是A股市場大幅上漲的一年。科技、醫療等板塊紛紛演繹出了結構性牛市。

在這一年股市上漲過程中,相對高倉位以及善用指數增強策略的公募基金,較為輕鬆地跑贏了指數。業績好的基金,年收益超過50%的,比比皆是。

歲末年初之際,在賺錢效應的影響下,新基金的發行勢頭異常火爆。而領了年終獎的筒子們,”成群集結”,成了跑步入市的重要力量。

看著此情此景,資管君心裡犯嘀咕:基金投資者真的賺錢了嗎?


猜一猜,2019年賺錢的、盈利超20%的基民有多少


一項來自市場化權威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有6成多的基民實現了盈利;但是,也沒賺多少。

日前,景順長城基金與螞蟻財富、頭條財經等機構聯合發起了一場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的調研活動。它們通過深圳、重慶、大連、唐山、上海五個城市10場投資者線下深度訪談、回收逾3萬份線上答卷,得到的調研結果為:2019年權益基金投資中,

· 39%的基民是虧損的。

· 35%的基民,盈利小於10%。

· 21%的基民,盈利在10%-20%之間。

相比往年,這樣的數據顯然是好的。只不過,盈利超過20%的基民,佔比只有微不足道的5%。這就是說:絕大多數基金投資者,在過去一年,其實沒掙幾個錢。


2、權益基金大發展


猜一猜,2019年賺錢的、盈利超20%的基民有多少


往事已逝,沒有後悔藥。眼下,新基金髮行異常火爆,也預示著早些時候贖回的基民陸續在迴歸。

基金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隨著時間的後移,不斷增長。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末,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合計為14.77億元。而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大陸人口突破了14億。也就是說,平均每戶基民的持倉規模,超過了1萬元。

截至目前,基金行業的大頭仍是貨幣基金。而未來的幾年,“上下一心”,權益類基金或將實現快速發展。

在社保、養老金、銀行理財以及散戶跑步入市等利好帶動下,權益類基金和中國股市的2020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