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作者丨小朋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電影《菊豆》劇照

電影《菊豆》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上的染坊主楊金山續絃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為傳宗接代但其性無能,後侄子楊天青與菊豆愛慕生子天百。楊金山死後,漸已成人的天白後怒殺與母通姦的生父楊天青。菊豆萬念俱灰,縱火燒掉楊家世代相傳的祖業楊家染坊。

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繼《代號“美洲豹”》之後的第二部作品。作為大陸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劇情直勾人心,鞏俐將菊豆一角演繹的十分鮮活。

《菊豆》以女主角菊豆為人物主線,演繹了社會底層人士的愛恨情仇。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菊豆

菊豆是被楊金山花大價錢買來的媳婦兒,在此之前金山已經虐死了2個老婆,年紀大的金山有些性變態,可能由於他有生理缺陷,導致他喜歡在夜深人靜時折磨菊豆,他說只要菊豆能為他生個兒子,他寧願當牛做馬。在沒有生出兒子之前,他把菊豆當牲口來對待,晚上像性奴,白天是幹活的。

天青是金山的侄子,天青父母早逝,被金山養了30年。但他也不把天青當人看,天青是金山染坊裡的長工,一直住在染坊裡。

劇情中的主角菊豆和天青都屬於社會的底層人物,菊豆是買來的,而天青近40歲了也未婚配,一直在染坊裡做長工,金山也沒有要為他娶妻的意思。

如果菊豆生不出兒子,恐怕她的命運就和金山的前2個媳婦兒一樣被虐死。她不甘於自己的命運就這樣任人宰割,就百般引誘對她有意思的天青,骨子裡時,她也很渴望被男人關懷。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天青

天青是個老實人,他沒什麼反抗意識,即便是菊豆生了他的兒子天白,他也不敢承認,只能偷著樂,天白叫他哥哥。金山在時,他和菊豆是侄子和嬸子的關係,金山不在時,他倆就像小夫妻男歡女愛。在菊豆心裡,天青才是他真正的丈夫。

劇情發生轉變是從金山癱瘓開始的,天青和菊豆開始肆無忌憚的相親相愛,原來金山虐菊豆時的慘叫聲,變成了天青和菊豆愉快爽朗的笑聲。這聲音也極為諷刺和具有攻擊性。

兒子出生後,金山大喜,也許這才是他命運的高光時刻,哪知這一切就像是噩夢的開始。知道兒子不是自己的之後,金山心如死灰,只想魚死網破。他想燒燬這個染坊,也想弄死天白,都一一失敗了。直到天白喊了他一聲爹爹,他死了的心又活了,他利用天白和自己的親近,報復菊豆和天青。天白也因此一直對天青心懷恨意,直到最後殺了和母親偷情的天青。

整個一家人的故事,幾乎都是以染坊為背景發生的。而且劇情中有很多情慾化的內容,但我想張藝謀真正想描述的是情慾背後,一個人和命運之間的抗衡。如果不是買賣和交易菊豆肯定不會嫁給老頭,整個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菊豆和天青

1、菊豆和天青之間,是兩個苦命人的相互取暖

天青透過小洞偷看菊豆洗澡,這個時候他們的命運才開始交織在一起,兩個人的感情持續升溫,做起了暗地裡的夫妻。後來金山死了,家族決議讓天青搬離染坊,菊豆永不能嫁。這意味著他和菊豆再也不可能有機會能去做明面上的夫妻,兩個人只能躲躲藏藏,他們鑽進山洞裡的依偎,命運是緊緊的連在了一起。也只有在洞裡,他們才能感覺到是自由的。

菊豆和天青的關係是愛嗎?是情慾嗎?我想都不是。他們的結合更像是與命運之間的抵抗,是兩個苦命人之間的取暖。

天白的出生,救了菊豆一命,不然她會死於金山的折磨之中。但天白的出生,只是續了菊豆的命而已,如果命運不能由自己做主,那和死了有什麼區別,她早就想死了。

最後一次在窯洞裡做夫妻時,菊豆和天青能夠感覺空氣越來越稀薄,但他們這次不再想搏鬥了,他們累了,他們知道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過正常夫妻的生活。

一個幽暗的開始,也註定著此生一直幽暗的結束,直到生命的盡頭。

如果這樣結束於他們兩個也好,可是從始至終他們沒有真正顧及過天白的感受。直接來說,他們是不具備做父母的條件的,因為他們一直生活在維持求生存的狀態裡,給不了天白正常的父母之愛。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天白

2、理想化的破滅

菊豆和天青毫不顧及天白的感受,釋放情慾天性。這讓天白更加憎恨天青,那個時候,菊豆說的是,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後自然會明白,她以為她一五一十的把事情原由講給孩子聽,孩子就會承認天青這個父親。

這是菊豆的理想化,這個理想化註定會破滅。

至於天白,他生長在一個混亂的家庭裡,他叫著的爹爹不是親爹,叫著他弟弟的哥哥才是親爹,這樣的關係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所以他都很大了還不會說話,在我看來這也是符合常理的,因為他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混亂的,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天白是不可能會承認天青是自己父親的,要承認這一點,就意味著要他承認自己的出生就是不道德的開始。這個背景放在上個世紀如此,放在現在也是如此。

天白憎恨天青是必然的,沒有他,或許他不會覺得自己是個恥辱,況且這是一個無能的父親。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金山和天白

從生理的角度來講,天青確實是天白的父親,從名義上來講,金山也是自己的父親。但天白並沒有認同任何一個父親,也就是說天白等於沒有父親,甚至比無父無母還要可憐的多。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他總是一臉陰森,看上去那麼陰暗。

從始至終,天青和菊豆沒有為這個兒子盤算過未來,即便菊豆讓天青帶著他和天白離開這裡的時候,天青說為了兒子的染坊。可他從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沒有考慮,在這樣的背景下生出來的孩子,該是多麼的撕裂。

貪戀染坊的不是天白,而是天青自己,他懦弱溫順的性格,註定要被命運捉弄。

3、情慾化,是活著的一種象徵,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自由的靈魂

天青和菊豆雖然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但他倆的思想意識還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遇見菊豆,天青的命運有可能一直被人安排,一生平凡。而菊豆,她不甘於自己死在老男人的虐待下,她必須反抗,才能給自己留條活路,才發展出了亂倫之情。

《菊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渴望擁有自由的靈魂

菊豆和天青

劇情中有很多情慾化的畫面,天青與菊豆纏綿,也就是在那一刻,兩個底層人物才活了起來,而不是像奴隸一樣,任人擺佈。

情慾化,是他們活著的一種象徵,如果沒有這個,天青就和牲口沒什麼區別,菊豆也一樣。男歡女愛,不只是他們生理的需要,更是對自由靈魂的追求。

他們對命運的反抗,並不是以一種直接的方式進行,而是暗地裡進行。這也是劇中主角的悲哀之處,菊豆再有反抗意識,也經不起天青的拖累,天青是個沒什麼思想的人,他舍不下那間染坊,就註定他們要活在其他人的指指點點之下。畢竟,他們的感情是不倫之戀,不可能在那個時代好好的活下去。

天白在窯洞裡找到了因偷情而窒息的母親和天青,他滿懷怒火的把天青摔到了染缸裡,天青死了,菊豆一把火燒了染坊。這不會被世人接納的一家三口,最終葬身火海。也許真正接納不了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不能主動掌握命運的人,只能任命運吞噬。我想菊豆應該不會後悔,她如此努力的活過。


作者:小朋,二級心理諮詢師,用簡單的文字,書寫普通人的心靈世界。願你好好生活,好好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