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華為啟動第2波智能手機砍單,由年初的4G機種延伸至5G手機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把很多人都強迫在家裡面待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生活裡,很多人生活的都坐立難安,不用起早貪黑、不用聽上司嘮叨,明明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為何會讓很多人坐立難安呢?想必這個答案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瞭吧?因為“我窮”二字,戳中了多少人坐立難安之心呢?

網傳華為啟動第2波智能手機砍單,由年初的4G機種延伸至5G手機

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下,近日有業內人士傳出,華為啟動第2波智能手機砍單消息,並且還由年初的4G機種延伸至5G手機,此消息讓眾多供應鏈廠商都將受波及,如去化高達四、臺積電、穩懋、五千萬支庫存等等。

在今年的2月初左右,根據IDC發佈的《2019年四季度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瞭解,華為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庫存積壓,已經導致公司的出貨量,在第四季度出現了預期中的嚴重下滑。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的1月初之際,就有業內消息傳出,表示華為因為無法使用谷歌GMS服務,再加上庫存積壓的影響,華為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在上、下游全面性削減了訂單。

隨後的不久還有消息透露,2020年的“第一季度華為海思半導體”,在臺積電的智能手機AP晶圓產量就減少了10%-15%。在2020年全年,海思半導體在臺積電的7nm、還有5nm的晶圓產能都將削減20%,不過也有消息表示,這是臺積電主動削減的華為訂單。

對於華為來說,疫情下的嚴峻也是一次艱難的考驗,一月下旬的疫情大爆發,讓今年一季度整個手機市場可謂是非常慘淡。對此,有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表看法,郭明錤表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手機出貨量直接衰退了50–60%,以至於目前產生了大約5000–6000萬部的高水位庫存,預計2020年中國手機出貨量將會衰退15%(3.1–3.3億部)。

郭明錤還說“消化庫存,就是中國安卓品牌手機的當務之急”,所以一時之間,各個品牌都展開了積極促銷,如果一些順利的話,庫存水位可能在2020年第二季度、或者第三季度降就可以降到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去化庫存的過程,將不利於中國品牌的新機出貨和相關產業鏈發展。

顯眼已經,在當下的國產手機品牌廠商裡,一方面是要努力去消化庫存,另一方面去消化庫存的動作,可能又會影響新機的銷售額。

雖然國內的新冠病毒目前已逐漸得到了控制,但何時才能正式結束還真是不好說,並且國內的第二季度手機市場,還是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再加上海外的疫情開始爆發,這也勢必會影響到3月、乃至二月份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度。華為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在如此大的背景之下,再度傳出砍單的消息也並非什麼奇怪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