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現在“娘炮”那麼多?家有兒子,應該這樣加強陽剛之氣

家長嬌生慣養,父親角色缺失;幼兒園教師多為女性,缺乏適合男孩玩耍的設備和遊戲;傳統的讀寫表達教育模式更適合女孩的智力特點,再加上社會環境對遵守規章制度的要求,人們更喜歡“好寶寶”等。這一系列因素促使一些小男孩的氣質趨於女性化,即“太娘”,所以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娘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停止他們的行為。如果父母保護得過多,孩子做事就會膽小,獨立性就會差。與溺愛相反,一些父親的專制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負面影響。對此,有專家解釋說,在嚴格的要求下,如果孩子達不到目標,他會逐漸選擇放棄,這對男孩的自信心是很大的打擊。那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鍛鍊男孩的陽剛之氣呢?

為啥現在“娘炮”那麼多?家有兒子,應該這樣加強陽剛之氣

1、父母多進行性別教育。

心理學研究指出,孩子在三歲左右就有了性別意識。為了避免兒童性格發展的偏差,最好在3歲前培養兒童的性別意識,比如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異。建議家長的性別教育的內容,應使男生了解健康男生的個性特徵是什麼,男女之間的人際關係和愛好有什麼不同。

2、爸爸承擔起教育責任。

孩子是從媽媽身體裡分離出來的,在他兩歲之前,他主要與母親建立了一種可靠和安全的關係。3-5歲是爸爸進駐的最佳時機。父親應該引導孩子外向的興趣、遊戲、挑戰和創新,包括幫助脫離對媽媽的過分依賴。

為啥現在“娘炮”那麼多?家有兒子,應該這樣加強陽剛之氣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把自己的興趣轉向外界,爸爸會和孩子玩遊戲,與孩子建立信任。建議爸爸可以和兒子玩一些刺激性的遊戲,和兒子一起看英雄電影和電視作品。男孩子們應該多和爸爸交流討論問題,這樣爸爸的陽剛之氣才能反映給男孩子們。

3、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讓孩子們多參加集體活動,鍛鍊他們的競爭意識、抗壓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克服運動困難和對抗的勇氣。通常,書本上所學的知識是抽象的,沒有具體的結合,在大腦中的粘附力也不強。

為啥現在“娘炮”那麼多?家有兒子,應該這樣加強陽剛之氣

而通過典型的體驗式的活動學習方法,場景可以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孩子們很容易記住自己的知識。此外,團隊活動中互相鼓勵的情緒也容易刺激大腦形成印象,有利於記憶。

4、讓孩子承擔家務勞動。

如今,家庭和學校向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只要學習好就行了,這會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責任感不強。父母應該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家的責任,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在家務勞動中的獨立生活能力。

在家政工作中,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鍛鍊他們分析、判斷、安排事物的能力,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事物。

為啥現在“娘炮”那麼多?家有兒子,應該這樣加強陽剛之氣

5、父母多進行心理暗示。

從小就要讓男孩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不斷暗示男孩自己是強大的。平時出門,找路,坐地鐵,儘量把責任交給孩子。 當爸爸出差或外出時,可以對寶寶說:“當我不在的時候,你需要幫助照顧你的媽媽,保護你的媽媽”等等。當他們表現出陽剛之氣時,我們應該及時鼓勵他們,多誇耀他們是“男子漢”。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陽光向上。

各位寶媽,你家是男孩嗎?你是怎樣培養他的陽剛之氣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