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舌尖上的陝西---賈三灌湯包子

名中國的“賈三灌湯包子”是陝西省著名清真飲食技師賈三先生髮揚民族傳統飲食一技之長,研究、吸收南北各地穆斯林風味小吃的優點後創制。隨後,數家仿效,逐步形成古城西安清真名小吃。眾家之中,“賈三包子”獨具風味,它“皮薄如紙,陷嫩含湯,調料香濃”,人稱“三絕”,被譽為古城第一籠。賈三正宗灌湯包子,工藝考究,用料精細。選用白麵粉制皮,秦川黃牛肉為陷,將牛骨髓原湯打入陷內,以小籠強火蒸出。

簡介

縱觀中國小吃行業,西安小吃多,品種全,花樣多等特色,但真正具有“西安特色”的卻未必很多;大都是家常化、粗食化、雜食化的營銷品種,缺少具有鮮明個性的、品質優良的小吃品牌。賈三是西安小吃苑的一朵奇葩,夠得上貨真價實,也夠得上獨道獨行;在展示西安小吃區域特色的同時,更多展示了西安穆斯林飲食文化的特色。 進了位於西安回族聚居區的北院門仿古一條街,在古雅端莊的牌樓和廊棟之間,就會看到賈三灌湯包子的金字招牌,會感受到一份撲面而來的熱情和周到。站在店裡,四壁懸掛著許許多多很熟悉的名人、名家的題詞和照片,幾乎中國所有的名人都光顧、品嚐過“賈三灌湯包子”,而且會從中發現——在賈三的營銷思路里,文化品味和文化品格佔有很大的比重。只有在“賈三灌湯包子”的店堂裡,才能真正地發現——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來到西安,都該去品嚐“賈三灌湯包子”的,去領略那裡的民族風情,去品味那裡的文化色彩,賈三灌湯包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故事傳說

舌尖上的陝西---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灌湯包

最早的時候,西安的灌湯包子鋪有很多家,李家、楊家等等。但是賈家只有一個,老賈和三個兒子把賈家的灌湯包子做到了回民街最大的包子鋪,遠近聞名。

後來老賈走了,三個兒子就開始鬧分家,於是一條街多出了三個賈家包子鋪:賈大、賈二和賈三;三個賈家在回民街一字排開,氣勢頗為壯觀。可惜好景不長,作為小弟弟的賈三慢慢的一支獨秀,名氣起來了,其他家灌湯包子鋪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慢慢的一家家開始消失了。而作為老賈家繁衍出來的賈大、賈二儘管也感受到來自小弟弟的威脅,但是畢竟還有老賈家的招牌,還能夠保持生存的狀態。

終於有一天,回民街不再有賈家之外的灌湯包子鋪了,賈三終於直接威脅到兩個哥哥了。這個時候,賈大和賈二開始感受到來自小弟弟的競爭壓力,他們在謀求反抗。在其他地方開分店等等方式都用過了。但是賈三這個時候羽毛已經硬了、品牌已經做出來了,它成為了灌湯包子的代名詞。賈大和賈二的牌子,在回民街消失了。

文化底蘊

舌尖上的陝西---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灌湯包店的涼皮

傳統的小吃多大以“頂盤挑架”、“沿街呼號”形式買賣,進一步發展也就出現了“明鍋亮灶”、“前店後家”的店鋪和街市格局,而賈三灌湯包子是以“集團化”的營銷思路進入市場的。賈三名下有自己的專業研究隊伍、營銷策劃隊伍和產業開發隊伍。可以說,賈三以“灌湯包子”響名享譽,同時,賦予“灌湯包子”無限的價值和意義。賈三本著中國文化“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傳統理論,用小小湯包做出了無限大的事業。我們不能簡單化地理解賈三,也不能簡單化地理解“灌湯包子”,他所提供給是思想層面的啟發,同時,他也從價值觀念和營銷理念兩個方面給了深刻的啟迪。

品牌形象

舌尖上的陝西---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灌湯包近圖

賈三正宗灌湯包子,工藝考究,用料精細。選用白麵粉制皮,秦川黃牛肉為陷,將牛骨髓原湯打入陷內,以小籠強火蒸出。不僅口感好,味道佳,而且含鈣量高,長期食用能壯骨生精,滋補強身,極具營養價值。 賈三包子以它佳美的品質,精湛的技藝贏得各界人士的好評。從平民百姓到文人名士無不交口稱讚,紛紛題詞贈畫,盛讚賈三包子“食中妙品”、“清真美食”、“名貫九州”。1993年賈三灌湯包子在北京被國家輕工業部評為“中國最暢銷食品”,1995年被首屆中國優質清真食品推薦會認定為“中國優質清真食品”,1997年又被中國名牌事業發展評論中心評為“中國名牌”食品。

名人留影

舌尖上的陝西---賈三灌湯包子

精緻的賈三灌湯包

走紅西北、聞名中國的“賈三灌湯包子”,是改革開放後西安新出現的清真名優小吃之一。它與西安老牌名特小吃“牛羊肉泡饃”一樣,經濟實惠,風味獨特,深受群眾喜愛。 賈三創制的灌湯包子,選用精白麵粉做皮,秦川黃牛肉為餡,鳳翔大紅袍花椒調味,配以純牛骨髓原湯為汁,以小籠強火蒸出,用料精細,工藝考究,具有“皮薄如紙,餡嫩含湯,調料香濃”的特點,人稱“三絕”。據營養專家分析,牛肉及牛骨髓湯含鈣質極高,長期食用壯骨生津,滋補強身。具體操作方法:皮用燙麵,百斤麵粉公燙7斤水,隨季節加減;主料牛羊肉,先用骨頭湯與調料湯打肉,直到肉湯一體,再加菜和餡。冬選大蔥、白菜,夏用洋蔥、菜花。還有一種三鮮餡,配以蝦仁、香菇。要求皮薄面軟,不厚不硬,包子才能晶瑩透亮。吃時,用筷子將包子提出起來,包子即呈鼓鼓的花藍形,而且不破皮,不流汁,皮包一團肉,不汪油,這樣才算合格。若皮厚、硬,筷提必破;如包子內肉湯分離,湯含肉渣、絕非正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