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帶著患有癌症的父親去重生(一)

帶著患有癌症的父親去重生(一)

入駐今日頭條,我在認真思考,我該如何書寫在頭條的生活,我想傳達什麼正能量?也許是堅強、是力量,是夾縫中尋找生存的希望,是暴風雨後期待靠岸的一艘小船。目前我的身份是女兒,是在校學生,也是在困境中自強自立,為家庭生活必須頂起半邊天的一個30歲的單身女性。


帶著患有癌症的父親去重生(一)


我的故事該如何開始?從我陪著患有肺癌的父親重生,這四年的生活和感受談起吧!


2016年3月8日,父親在當地醫院的體檢報告讓我們幸福的家庭頓時蒙上了陰影,一向健康的父親被查出患有右肺鱗癌中後期。確診的時候,我正在杭州參加浙江大學的博士考試,為了不讓我分心,父母瞞著我很久,當博士考試正式結束,我才獲知我心中一向是巨人的父親生病了,而且是農村人認為“絕症”——癌症。


父親在農村勞累了一輩子,培養了兩個研究生(當時我還未正式讀博,雖然已知北航錄取了;弟弟研究生也馬上畢業),還未真正享福,“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砸鍋賣鐵、千金散盡、傾家蕩產,我也要帶著父親看病。於是,我帶著生病的父親和不識字、身體也不是很好的母親開始了艱難的“求生”之路。


往事縮成一粒沙,手指尖的歲月是黑色的,回憶是清晰的也是痛苦的。雖然作為癌症病人的家屬精神上飽受過折磨,但是經歷了三年多的陪伴,我卻一次次感受到了寒冬裡的暖陽,陽光照進來的地方是親屬給的鼓勵,是醫生在夾縫中給的生存希望,是國家政策給了我們活下去的勇氣(醫療報銷和新藥的一代代產生)。


三年半的時間裡,我從最初聽到父親生病時候天崩地裂的哭泣到現在平靜對待生活中的磨難,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步步握著父親的手走來,手心裡的溫度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也許每一個有癌症病人的家庭都有這樣的經歷,每一個醫學名詞、每一個症狀都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從一個“化學”專業的學生開始一步步查閱醫學的文獻,追蹤肺癌最新的治療方法和國家的最新癌症優惠政策。


“中醫保守治療、手術、化療、放療、介入治療、免疫治療”等等一系列癌症的治療方式慢慢進入我的視野。

“活檢、血常規、彩超、平掃、增強CT、核磁共振、全身骨掃描、基因突變檢測”等等一系列的癌症檢查名詞一步步開始瞭解。

“地塞米松、杜冷丁、卡鉑、順鉑、紫杉醇、安羅替尼等靶向藥、PD-1”等等一系列的治療癌症的藥物漸漸進入我們的生活。

“商業保險報銷、新農合報銷、大病救助、二次報銷”等等一系列的報銷方式和途徑我也開始了深入調查,因為窮,我們必須求助於國家、求助於政策。

“咳嗽、胸痛、嘔吐、頭暈、掉頭髮、失語、偏癱”等一系列的

肺癌症狀都敲擊著我的心臟,我開始真正接受父親身體一點點的變化,同時也在提醒每一天的活著都是上天給予的恩賜。

“普通病房、加護病房、走廊加床、重症監護室”這些我們統統都經歷過,真正的家像是驛站,醫院病房像是第二個家,每一次“搬家”都有撕心裂肺的疼痛,但我從未真正絕望過。


從“地市級醫院”到“省級醫院”再到“北京腫瘤醫院”,這一步步的求醫之路,讓我對“何為偉大、病友情誼、錢、醫患關係”等有了真正的人生感悟。


“癌症的預防和篩查、誘發癌症的原因”這些相關報道和“癌症的發病率、五年的生存率”這些一個個統計學數字都是我關注的焦點。朋友的家屬、親戚等等接二連三出現惡性腫瘤的情況,讓我們開始思考這種“井噴”式癌症。


“水滴籌”“輕鬆籌”“愛心籌”“為民籌”等等已經形成了新的產業鏈,為民的朋友圈時不時被這種信息刷屏,我們該如何真正面對?


有人說:如果你心情真的不好,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不妨去醫院、火車站、墓地走走,因為只有在這些地方才能感知生活的不易和差距,才明白生活真正的艱辛。真正進過重症監護室(ICU)方知生死,只有經歷過生死方能看清人生。


不要抱怨人生,不要抱怨命運,即使被命運無情的選擇了,也只能硬著頭皮、微笑著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讓當下的生活過的更順心,才能更有利於疾病的治療,不是嗎?


作為癌症病人,他們也不願被選中;作為家屬,也許最好的治療就是溫柔的陪伴。對於癌症病人而言,藥物治療能夠給予他們30%希望的話,病人好的心態能給予他們50%的希望,剩下的那20%則是交給命運。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句承諾,讓我從一個任性的小女孩變成了陪著父親重生的女性,三年多的時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的價值觀。


生活中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來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堅強的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困難,過好當下的生活。


在今日頭條,我願意慢慢的把我三年來走過的歷程,陪父親每次治療的方式、報銷方式、決定選擇時候的心態一點點的寫出來,希望能夠給予那些和我同樣有過困境的家庭和朋友一丁點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