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在您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火種三農”每天推送的內容。感謝您的關注!


7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夏糧生產數據: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比去年減少306萬噸;其中谷物產量12984萬噸,比去年減少310萬噸。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夏糧包括穀物類(小麥、大麥、燕麥)、豆類(蠶豆、豌豆)和薯類(馬鈴薯、甘薯),其中,小麥是夏糧的主體。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報道:截止8月10日,我國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004.9萬噸,同比減少1968.5萬噸,即收購量相比去年下降了近一半

小麥的收購量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國家今年對小麥的保底收購價調低了,而保底收購對小麥的品質卻提高了,這必然導致收購量減少,尤其是安徽、河南等地,今年收購量比去年減少了過半;另一方面是今年主產區小麥的產量確實下降了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小麥作為中國的三大主糧之一,產量下降,很多人就開始擔心了,會不會導致國內糧食危機?鬧饑荒?糧價暴漲?

當然是……不存在的

其實夏糧在全年糧食總產量中佔比只到1/5,秋糧才是我國糧食的主要來源。從下圖也可以看出,這些年我國糧食總產量一直處於穩步上升的趨勢,糧食儲備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我國目前小麥的臨儲庫存高達7400萬噸之多,拿出一半來都夠彌補今年的小麥減產空缺。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另外,在2016年我國提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其中指出,小麥需求已基本達到平穩較高的水平,即供給量已經大大滿足需求。因此,農業供給側改革在小麥上表現為去產能去庫存,即減少小麥的產量,清理庫存積壓。

所以說,在小麥減產的今年,由於庫存十分充足,國家才能"膽大"地將小麥的收購價下調,減少小麥的收購。同時這也足以說明今年小麥的產量波動並不會影響到國家糧食的安全,圍觀群眾們也可以將心好好放在肚子裡了,只是苦了種小麥的農民啊,今年種植效益又低了。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那麼,今年小麥的產量為什麼會下降呢?國家統計局的專家稱,主要是由於小麥播種面積減少小麥的平均單產下降有關。

小麥播種面積減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①首先,就是各地在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夏糧播種面積,增加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

②上年秋冬播期間部分地區遭遇持續陰雨天氣,江淮等部分地區水稻不能及時收割騰茬,影響了小麥播種。

③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的實施,促使新疆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提高,更多農戶傾向於擴棉減麥。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小麥單產下降也受三方面原因影響:

①秋冬播種期間,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續降雨天氣,部分麥田播期推遲15~20天,小麥冬前積溫不足,不利於形成冬前壯苗和安全越冬。

②清明時節,正值小麥生長的拔節孕穗關鍵期,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遭受了一次大範圍大幅度降溫天氣,影響小麥穗粒數形成。

③灌漿收穫期間,安徽等部分地區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僅影響小麥灌漿和產量的進一步形成,還導致小麥出芽黴變,影響品質。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總的來說,今年夏糧的減產,主要原因是由於小麥的產量下降了。一方面是小麥庫存充足,國家有計劃地在進行調控,將種植面積減少了;另一方面是今年小麥的幾個主產區遭受幾次連雨天災,導致了小麥單產下降。苦的還是老百姓啊……

今年小麥的產量雖然下降了,但庫存依舊充足,況且夏糧在糧食總量中佔比不大,因此,夏糧的減產目前並不會影響到國內糧食的供應和價格,圍觀群眾們暫時先安心吃瓜吧。

小麥減產,或將導致糧價暴漲,難道糧食危機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