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鄉鎮政治生態

目前,全國有41636個鄉鎮級建制,包括11個區公所,19522個鎮,14677個鄉,181個蘇木,1092個民族鄉,1個民族蘇木,6152個街道,總共有124908個鄉科級正職實職崗位。


鄉鎮政權是國家政權體系的基礎環節,承擔著管理轄區內鄉村各項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職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鄉鎮政權處在國家行政管理的前沿陣地,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與廣大農民群眾直接面對,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在農村落實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橋頭堡。當前,鄉鎮政權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發揮著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農村公共服務、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農村先進文化的重要作用。

鄉鎮一般設黨委、人大、政府三個領導機構。內設機構實行“大辦制”,將鄉鎮原有內設機構按相應職能重新合併,成立3-5個綜合性辦公室,如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等。規模較小的鄉鎮只設一個綜合性辦公室。極少數地方不設機構,只設若干崗位。個別地方規定,計劃生育辦公室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可在上述綜合性辦公室上掛牌子,不單獨設置機構,除這些辦公室外,鄉鎮不再掛其他牌子。

標準的鄉鎮編制一般是20-30人左右,規模小的鄉鎮行政編制一般在20人左右,大的一般在30人左右。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實行兼職和黨政交叉任職,黨委副書記一般設2名左右,人大副主席、紀檢書記、武裝部長由黨政領導兼任。這樣,領導職數總體上精簡到5—9名。如安徽由原來的10—15人精簡為6—8名,黑龍江由9—11名精簡為5名,湖北由原來的平均16人精簡為7—9名。一些省份如貴州、湖北的個別鄉鎮黨委不設專職副書記。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是黨在農村的戰鬥保壘,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樑。鄉鎮黨委書記既是鄉鎮黨委集體領導的“班長”,也是加快鄉鎮發展的“領路人”,擔負著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職責。鄉鎮發展狀況如何,關鍵要看鄉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尤其體現在鄉鎮黨委書記的能力和素質上。

增加鄉鎮財政實力、增強村社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基層幹部待遇、提高幹部群眾素質是擺在鄉鎮運營的首要課題。過度競爭和隱形臺階是鄉鎮政治生態的基本特徵。一方面,過度競爭往往造成官員晉升時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關鍵的機會就那麼一兩次,錯過了,這輩子的仕途也就到頭了—這使得縣鄉官員往往動用一切資源和手段來謀取早日晉升。另一方面,職位供需失衡的結果,就是在每一個級別之間和內部都衍生出大量的隱形臺階。過度競爭和隱形臺階演化的結果,是不僅不同級別的上位是晉升,就是隱形臺階的前移也是晉升。這就使得大部分縣鄉幹部的政治生涯,都在隱形臺階上度過。

鄉鎮建制一般包括3個正科級實職崗位,10多個副科級實職崗位。在垂直序列中包括鄉科級正職和鄉科級副職2級。鄉科級副職水平序列中,根據職務所含權力和資源的大小,以及排名先後,從小到大依次為:綜治辦主任、工會主席、人大副主席、鄉鎮長助理、武裝部長、黨委委員、副鄉鎮長、鄉鎮黨委副書記8級隱形臺階,而這些職務都是副科級。過度競爭和隱形臺階演化的結果,是不僅不同級別的上位是晉升,就是隱形臺階的前移也是晉升。這就使得大部分縣鄉幹部的政治生涯,都在隱形臺階上度過。

機關工作的官員,只要踏踏實實,在本系統升遷至處級幹部只是早晚的事,只要沒有大毛病。然而基層幹部不一樣,需要有群眾基礎,思路要開闊,能解決複雜尖銳的黨政、財政和社會問題,包括能跑項目,跟上面的職能部門要熟悉。

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包括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它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尤其是擔任正職的官員,基層經驗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而組織部門對官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亦越來越重視。而基層主要指的是有機會負責“全面工作”的官員,而在基層的全面工作和全面負責將是幹部成長最為寶貴的財富。基層和全面負責的結合造就了鄉鎮的黨委書記的重要性

2010年10月29日,中組部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市、縣、鄉黨委換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鄉鎮黨委領導班子年齡結構,也應在全縣範圍內形成合理比例;鄉鎮黨委書記要以35歲至50歲的幹部為主體,適當保留一部分富有經驗、工作得力的50歲以上的幹部,注意選拔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幹部。

鄉鎮政治運作中,鄉鎮真正的一把手是鄉鎮黨委書記,要對重大決策拍板和承擔責任,而鄉鎮長主要是執行。鄉鎮的黨委書記是基層的重要代表,是鄉鎮黨委的一把手,是鄉鎮領導班子的帶頭人,是班長。雖然鄉鎮長也屬於鄉鎮的正職,但黨委領導一切,鄉鎮長也必須在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所以,鄉鎮長,雖然都兼著黨委的副書記,但也只能是二把手。書記在鄉鎮來說是真正實權在握的一把手!為什麼?理由有三:第一,書記是黨委一把手。黨委領導一切,而鄉鎮的重要事情都是在黨委會議上決定,在會上大家看誰的?當然要看一把手的臉色。第二,書記官最大,權最大,能拍板!對於副職來說,雖然也有一些權利,但僅限於自己管轄的範圍並且事情不大,否則也得同書記通氣,不然出了事沒人負責,要麼不出事扣你個無組織無紀律目無領導也夠你受的。第三,書記管人。副職的提撥雖然需要縣常委會定,但書記有著舉薦權,如果一個書記極力向組織部門推薦你,上面會認真考慮的。另外,對於副職以上領導幹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班子成員的分工,書記是策劃者、最終決定人。此外,一般幹部任免、調用,書記佔有很大的決定權。

大鄉鎮經濟基礎好,場面大,官員獲得鍛鍊和提高的機會多。“年富力強”、業績突出的鄉鎮書記在升入區縣領導班子之前,往往會調任到少數重點鄉鎮任黨委書記,這通常是培養的徵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