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輕悅化、數據新聞化、社群化聯盟化,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這樣進行

5月25日至27日,第五屆河南高校校園新媒體論壇在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舉行。本次論壇以“匯聚網絡正能量,唱響育人主旋律”為主題

,知名新媒體組織代表、河南高校新媒體指導教師、省內高校新媒體團隊代表等共80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清博大數據副總裁張丹峰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基於輿論大數據服務者——清博大數據的研究成果,為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提出建議。

新媒體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連接師生溝通橋樑的新途徑和新陣地,利用高校校園新媒體為清朗網絡貢獻力量已成為重要命題,眾多高校開始佈局新媒體平臺、建設校園新媒體矩陣

輕悅化、數據新聞化、社群化聯盟化,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這樣進行

清博大數據副總裁張丹峰發表演講

清博大數據副總裁張丹峰認為,當前,教育新媒體矩陣化發展趨勢有三大特點:多平臺、多維度、多元化。新媒體開放平臺朝著多元差異化方向發展,高校校園新媒體也需要注意平臺的特性,研究受眾在不同平臺中的主要信息需求,根據不同平臺上的關注焦點,調整內容調性,以產出多維度內容滿足受眾。

從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來看,張丹峰表示,高校校園新媒體可以從四個方向發力:一是輕悅化,學習瞭解年輕群體的流行文化,以親和的姿態傳播趣味性內容;二是數據新聞化,如“微言教育”開設專題,用可視化方式解讀教育政策、行業動態,在讀圖時代為受眾提供風格活潑、清晰明瞭的內容服務;三是社群化,在社群運營中化大群為小群,化小群為具有核心價值的垂直群,激發社群活力,充分發揮社群價值;四是聯盟化,整合校園新媒體資源,打破社群壁壘,優化傳播推動行業共建。

張丹峰認為,大數據正在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大數據正在重塑教育新聞的表達,校園新媒體可以利用新媒體大數據分析全網關注熱點,也可以通過清博指數量化傳播影響力,如全國省級教育部門及教育部直屬高校新媒體周榜,對比分析與其他校園新媒體之間的優勢差異,提升自身運營能力;另一方面,教育時弊引起的輿論風波頻頻發生,高校校園新媒體作為發聲口,也是信息公開、信息共享和信息治理的重要平臺,需要活用輿論大數據輔助決策,建立相關預案機制,發揮校園媒體的影響力優勢,填補信息鴻溝。

輕悅化、數據新聞化、社群化聯盟化,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這樣進行

論壇合影

目前,清博大數據已為國內眾多知名高校提供輿論大數據分析、新媒體大數據研究等服務。張丹峰表示,未來,清博也將繼續關注高校新媒體建設,以更好的服務助力校園新媒體發展,收穫全場熱烈掌聲。

輕悅化、數據新聞化、社群化聯盟化,高校校園新媒體建設這樣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