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要想賺多少錢先問自己能賠多少

每個人都是想著自己能賺多少多少錢,但是從來也不會問問自己如果自己要賺那麼多錢需要承擔的風險是否可以承受。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在追求財富的時候不斷冒險,最終因為投資失敗而一蹶不振。所以,投資之前都要問問自己是否準備好賠錢,要賺先想賠。

巴菲特投資之都會做好萬全的準備。他總是選擇有著長期競爭力,發展前景良好,投資價值比較高的公司。投資之前他都會在心裡打個算盤。將即將投資的公司進行計算,可能的虧損,可能的風險,可能的收益都會做出一定的判斷,然後決定是否投資,投資多少。

巴菲特在投資吉利剃鬚刀的時候,就反覆計算其在全球各個地方的收益,可能的銷售量,可能的營業額。如果計算,他就可以知道自己能把握多少的機會,以及可能承擔的風險。

任何的投資都是會伴隨這風險。就算你發現地上有鈔票,彎腰撿起的時候也要考慮背後的風險和機會成本。投資市場是變幻莫測的,隨時需要準備的失敗的情況。在投資之前需要問問自己到底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如果要把投資者進行分類的話,大致可以分為這四類:

第一類:梭哈型。這種人是不管什麼風險,什麼損失。只要聽到利好消息或者推薦或者心情好了,一把梭哈。這種類型投資真的是全部靠運氣,運氣好真的能賺大錢,運氣不好跳樓的都有。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有好運氣。多數情況都是以傾家蕩產告終。

第二類:毒販型。之所以叫毒販型,是因為只要收益超過一定風險,不管風險多大都會去賭一賭,天生的賭徒心理。而且是越賭越大,因為他總是想把套牢的部分再贏回來。可是結果總是適得其反,一旦一次賭輸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不撞南牆不回頭。

第三類:會計型。我們都知道財務工作者都是非常謹慎。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則絕對不會冒一絲風險。這種類型一般是不會出什麼岔子,但是也不要妄想獲得超額的回報,只能是獲得穩定的低收益。

第四類:巴菲特型。

不斷考慮收益,也同時考慮風險。在投資之前會想好安全距離。在能把握的安全範圍能投資。如果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能承擔的最小的損失離場。這種操作一般是比較難的,他需要十足的經驗和冷靜的頭腦,這也是為什麼投資那麼迷人所在。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切記,不要加槓桿

我們都知道槓桿效應,很少的投資在槓桿的作用下能得到成倍的收益。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槓桿是一般雙刃劍。能獲得成倍的收益也可能獲得成倍的損失。

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中就算是非常大的收益,如果乘以零結果還是零。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加槓桿。我們知道的德隆系,在開始很風光,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鉅額的財富,但是最後因為不斷的槓桿下資金斷裂,前面的所有的一切瞬間沒了。

彼得林奇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嚴格控制倉位。在我們進行投資之前,請計算好生活的必要開支。生活費,日常開支等等。在這些都能滿足後再有閒錢進行投資。所以,我是堅決不贊成辭職全職投資,除非你的水平足夠高,能成為職業的投資人。否則還是在滿足基本生活後進行投資學習。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能力圈內投資

巴菲特一直以來都是推崇在能力圈內投資。他曾經表示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股票我熟悉的就只會投資這百分之一的股票內的,其他的不會投資。其實這也有道理的,熟悉的東西才知道公司目前的情況,以及更準確預測未來的情況。

在我們以散戶為主的投資環境裡,很多人都是盲目投資,根本不會了解所投資的標的。甚至公司的法人,主營業都不清楚。而在這種連基本情況都清楚下投資多半是會血本無歸。很多消息都我們面前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最後一手資料了,如果最後一手資料都能賺錢的話,那麼誰來接最後一棒?我們知道巴菲特投資基本以快消品,日常品。這些基本上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的公司和企業。很簡單,因為是日常的,可以很快很直接做直觀的瞭解和研究。

比如投資的可口可樂,通過日常的觀察進行簡單的庇古效應推理,得出未來可能的現金流。但是一些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可能很難觀察,可能觀察的不明顯,很難推測未來現金流。有些行業,比如互聯網可能都沒有現金流。

對不熟悉不瞭解的標的不要輕易投資,這樣會規避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和風險。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投資市考慮護城河

風險無處不在,很難預測。如何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最好的辦法之一是考慮護城河,就是在預測投資標的的時候打一定的風險折扣,如果在風險折扣範圍內那麼投資,這樣會有一定的安全邊際。

跟著巴菲特學投資第一課:安全(下)

制定好操作規則

一個完整的投資,是瞭解投資標的,研究投資標的,估值,制定操作規則。最後一步就是在哪個時點賣出。

巴菲特說過:不管投資獲得多大收益還是接受多大的損失,一旦出現了退出理由就要堅決退出。而很多投資者就不會制定類似的策略,一般遵循的是追漲殺跌策略。

巴菲特曾經退出迪斯尼的理由是迪斯尼的管理層開始不控制成本,不斷投資一些低收益的項目,拖累公司業績

沒有想好退路,行為就會變得盲目,不是退得太晚被套牢,就是退得太早失去機會,沒有一貫堅持的規則,就會被情緒所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