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沒有性生活的人,多得去了

一個月過多少次性生活才算達標?

2 次?3 次?4 次?

性治療師甄宏麗提到一個計算公式: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9。

按照這個公式推算,20多歲的年輕夫妻,性愛公式為2×9=18。

18這個數字,要拆分成10和8來解讀,即20-29歲的夫妻,10天內有應該有8次性生活,平均1.25天1次。

依此類推:

30-39的人群,3×9=27,20天內7次性生活;

40-49的人群,4×9=36,30天內6次性生活;

50-59的人群,5×9=45,40天內5次性生活。

雖然很扎心,但還是想問一句:你,拖後腿了嗎?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不過,這個公式不太符合實際情況。


一項全國調查顯示,中國 20~64 歲已婚男女中,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數超過1/4。


社會學家認為,“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主動無性OR被動無性


看到這個公式時,網友們炸開了鍋,立馬開啟“嘲諷”技能。

“手機不好玩嗎?電視劇不好看嗎?健身房瘋狂流汗不爽嗎?自己跟自己耍。”

“自從有了娃,對老公完全沒了慾望。可以說是邪念全無,只有純潔的革命友誼。”


“比起房貸,比起老人的醫藥費,比起孩子的輔導費,性生活簡直不值一提。”


“我那老公,一回家就是看電視、打遊戲,無性的苦你們不懂。”


……


不難發現,性生活匱乏的人們要麼主動無性,要麼被動無性

主動無性的她們,認為性生活帶來的爽感,遠不如其他取悅自己、充實自己的事情。

調查顯示,有21.3%的網友表示,可以接受“無性婚姻”,因為婚姻中並非只有性;還有5.4%的網友表示,沒有性更好,省得麻煩。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被動無性的她們,要麼被生活、工作和孩子壓得無法喘息,要麼另一半主動冷落,很難對性生活保持激情。


調查顯示,54.6%的網友表示性很重要,且自己難以忍受“無性”的婚姻。


你,屬於哪一種?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主動無性的女人,照舊光芒萬丈


王小波說,當我們談論性時,沒必要裝神弄鬼。

但是,社會上對於無性生活有一些妖魔化的描述——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心理變態;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內分泌紊亂、滿臉長斑、失眠抑鬱;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甚至,知乎上曾有一個帶有歧視的提問,“有性生活的人和沒性生活的人,思維上有什麼差異?”


說實話,看到這些偏見我很無語。 


似乎一個女人不管在其他方面有多麼優秀,只要她沒有性生活,她的生命就沒有光彩。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這種語境下,難怪產生了“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脾氣這麼差,一定沒性生活吧”等惡意揣測。


事實上,時代早就變了。


一個面容精緻、有條不紊的女人,也許正在經歷無性的情感關係。


電影《將來的事》裡,女主說了這樣一句經典臺詞:“你知道嗎,精神世界豐富的女人不需要婚姻,連豔遇都不需要。”


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鼓勵女人放棄婚姻,而是無論做出何種選擇,努力修煉自己是每一個圍城內外的女人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


影片中,女主是一名哲學老師,理性而嚴謹。丈夫出軌後,她沒有哭天搶地,反而從容面對這些不幸,努力在自己身上找尋滿足感。


“中國性學教父”潘綏銘曾在專訪中表示,近30年的研究數據表明,在中國的女性群體中,文化程度越高,無性的人就越多,而且這個比例還在飆升。


這些女人,由身體到精神,越來越獨立。


雖然無性,但內心充盈,看上去光芒萬丈。


當她的世界越來越廣闊時,男人對於她來說,充其量只能算點綴。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被動無性的女人,缺的不是“性”


和主動無性不同,被動無性的女人不僅沒有光芒萬丈,反而備受煎熬。


日劇《晝顏》中,女主角紗和與丈夫俊介結婚5年,過著表面平靜的生活,心裡的委屈卻無人訴說——


明明丈夫不是同性戀,結婚前還是很正常地想要她,但是婚後早早地過上了無性生活。


慢慢地,紗和受夠了一潭死水的生活。


她出軌了,愛上了一個平平無奇的高中生物老師。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直到第六集,紗和的丈夫才說出不跟她做的原因,“對你是有愛的,但每天和一個穿同一件睡衣的人睡在一起,就……”


最後,儘管丈夫想挽回,紗和卻無法心安理得地迴歸家庭。


一切都遲了。


被動無性乃至出軌的紗和,缺的只是性生活嗎?


不見得。


英國著名性健康專家 Kevan Wylie博士說:“如果能與愛人無所不談,女人才可能找到更多方式來改善性生活質量。”


真正導致無性婚姻感情淡漠的,其實另有原因——他們已經沒有交流了。


結婚後,紗和和丈夫每天見面,說話超不過5句。


丈夫對她,不如對家裡的寵物那麼上心。


就這樣,事情才發展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一向對出軌零容忍的觀眾說了幾句軟話,“出軌當然不對,可是這樣的出軌,另一半是不是也要檢討?”


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要兩個人一起唱雙簧才行。


2012年,美國拍過《一週性愛改善實驗》紀錄片。


節目組一共邀請了10對夫妻,婚齡從1年半到20多年不等——他們都對婚姻現狀不滿意,且性生活貧乏。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都很醜”


實驗要求要求這些夫妻在一週內,無論白天如何爭吵,晚上都得過一次夫妻生活。


七天之後,這10對夫妻的關係明顯改善。


這個實驗,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性生活對婚姻的療愈作用。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前提——如果不是這10對夫妻都還愛著對方,他們根本不會配合實驗。


我見過有的夫妻,兩人一年也就親密4、5次卻恩愛如初,維繫他們感情的不是性,是愛。


夫妻之間,性只能算錦上添花,愛才是親密關係的底色。


不論男女,不要只是想怎麼做才快樂。


還包括,怎麼不做同時也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