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什麼是“好學生”和“壞學生”

好學生”和“壞學生”的定義是什麼?這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在社會主流觀點看來,“好學生”指的是那種成績很好還特別乖、聽老師和家長話的學生,“壞學生”指的是成績不好,還有著抽菸喝酒打架等不良嗜好的學生。

說這是社會主流觀點,說明我並不完全認同這種簡單粗暴的分類方式。

在說出我對“好學生”、“壞學生”的看法之前,我先講一些親身經歷的事。

我在小縣城讀的小學,那兒教育比較落後,學生普遍比較頑皮,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都是社會所說的“壞學生”,是被老師和家長都放棄的那一類。他們不愛學習,考試幾乎從來不及格,天天想著泡網吧、抽菸打架,惹點事兒出來。當然也有寥寥無幾的“好學生”,他們成績好,還特別乖,幾乎從來不讓老師操心。

我那時有個朋友,是“好學生”,可是特別不討全班人喜歡,大家說她傲嬌,走路鼻孔朝天,對待同學沒有情義;還有個朋友,偏“壞學生”,成績不好,愛玩,跟班裡其他惹事的同學十分混得開,可是在全班同學看來都是受歡迎的,因為她大方坦誠,為人慷慨。

有一天,那個“壞學生”朋友在班裡玩火柴,不小心把火柴彈到那個“好學生”身上了,“好學生”沒有受傷,“壞學生”也當即道歉了,可是“好學生”二話不說就上來給了“壞學生”一個耳刮子,特別響亮,特別理直氣壯,在場的人無不驚訝。

對此,你還覺得那位“好學生”是好學生,“壞學生”是好學生嗎?

到了初中,我更加發現,一些家長和教師眼中的“壞學生”,其實在班級和學校裡都非常受歡迎和喜愛。比如我初中有個哥們,抽菸喝酒打架,各種不良嗜好都沾一沾,可是他對人特別真誠、慷慨、守信用,還會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有一次他因為不守宿舍紀律險些被“遣送回家”,全班同學幾乎都不捨落淚。

這些“好學生”和“壞學生”與社會定義的差異性,帶給我的衝擊是很大的,使我開始學會跳出社會的桎梏獨立思考和評判別人。

看人,本來就是要依託多種標準的,不得不說以成績和部分行為習慣去判斷一個人是有失偏頗的。抽菸喝酒就是“壞”了嗎?那麼許許多多的名人都得被歸為壞人了。李小龍小時候因為喜歡打架,還被老師稱為“小流氓”。以成績來評判學生好壞就更不靠譜了,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思維。

個人認為,學生的“品性”在評判這個學生的好壞中是比較重要的。我前面說到的“壞學生”受歡迎和喜愛,無非是因為品性被肯定。

所以,家長和老師在給學生帖標籤的時候,要謹慎,避免過於武斷了。學生自己也不要因為被貼了標籤就自暴自棄了。


什麼是“好學生”和“壞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