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車行在寬闊、平坦的通村公路上,沿途蒼松吐翠、林木葳蕤,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民居靚麗、打眼,好一幅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和諧景象……這是春節期間記者在會東縣馬頭山村採風時見到的一幕。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馬頭山村是會東縣鰺魚河鎮的一個彝族聚居村。全村7個社270餘戶人家星羅棋佈般散居在平均海拔1800餘米的高山臺地上。有史以來,當地群眾過著刀耕火種、食不果腹的窮困生活。解放後,特別是近年來,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吃水靠背,照明靠柴,上一趟縣城要步行四、五十里山路。”同行的村支部書記趙發榮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國家減免了農業稅,種地有補貼,修通了通村入社公路,還千方百計為我們找致富項目,我們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在村口,我們遇到開著車剛從山上拉毛石回來加工的趙國友。據瞭解,趙國友勤勞、肯動腦,是村裡的致富能手。2011年,他投資30餘萬元購置了切割機、農用車,建起了石材廠。他喜滋滋地說:“我們祖輩走的是懸崖上的羊腸小道,現在路通、水通、電通,為創業提供了條件,我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該村5社李天順家是馬頭山村養豬大戶。這是一戶普通的彝族人家,碧瓦飛簷、椽柱相依的房屋獨具特色。再看房前屋後,綠樹成蔭,果樹成行。踏進庭院,映入眼簾的是潔白的牆、光滑的水泥地。客廳裡的陳設更讓人眼前一亮:高檔沙發、液晶電視、音響設備,一應俱全。採訪中得知,李天順家的養豬場總投資近50萬元,佔地面積近15畝。“2019年,出欄商品豬100餘頭,價值40餘萬元;銷售仔豬收入10餘萬元。兩項總收入50餘萬元。”李天順滔滔不絕地介紹。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我家養了100來只山羊,每年可出欄20多隻,收入近40000元。”該村另一養殖大戶舒達有喜滋滋地說。群羊過河頭羊帶。在馬頭山村,50只以上的規模養羊戶有近20戶。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錢包鼓起來了,生活富裕了,賭博、酗酒現象卻不見了。群眾見面,交流的是種養技術、致富信息;節日、嫁娶,唱歌跳舞成了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該村一社社長趙國友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偌大的場壩裡,姑娘、小夥正在踏著音樂節奏翩翩起舞。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生活觀念也悄然發生了改變。世世代代,當地群眾做飯用木柴,取暖、照明用木柴,甚至種地也用木柴燒成灰做肥料。近年來,馬頭山村幹群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保護環境,綠化荒山”寫進村規民約,嚴格執行“誰栽誰受益”的原則,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植樹種草熱潮。山青了,水綠了,生態得到了修復,持續發展有了保障,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據悉,該村近80%的人家安裝了太陽能洗澡器,近90%的人家買了摩托,100%的人家用上了手機等通訊工具,部分人家還買了拖拉機、農用車等交通運輸工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變成了現實。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唱起來,跳起來;歌唱新生活,歌唱新風尚。”和諧、幸福的歌聲久久迴盪在這個美麗、富裕的彝寨上空。

馬頭山村: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趙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