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頭條號

“古建築設計師”後面長期更新中華民族建築文化,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文物修繕設計,寺廟規劃設計,仿古街改造項目,祠堂項目等仿古建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請認準古建築設計師,專項古建築設計二十年!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平面規劃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平面規劃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功能分析圖


一、工程概況

本二期工程 寺位於

風景區內的山地上,總建築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由遊客中心、山門廣場、各類佛殿、僧侶院、附屬建築以及亭臺、迴廊組成。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室外照明佈置總平面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室外強電佈置總平面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交通分析圖


二、寺廟總體規劃佈局

1、總體定位根據本項目地理地貌的特點,在西北第一高峰(海拔321m)彌勒峰建兜率天宮,在兜率天宮南跨過天湖500m處的山峰(海拔280 m)上建道場

寺,一南一北形成大香林景區的中軸主線。天宮景區為上生彌勒菩薩道場,龍華寺景區為下生彌勒佛與今世釋迦佛、古佛道場。2、總體風格歷史上的東西方宗教建築往往集中了建造時最為精湛的建築技術,體現著當時的文化理念及審美觀念。因而在“彌勒聖境”設計之初最先需要考慮的是建築的形態問題。經過業主和創作團隊近一年時間的思考及素材收集,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指導下,確定在歷經興廢的 寺原址上重新修建寺廟。根據下生彌勒佛、今世釋迦佛及未來佛的禮佛文化,3、重新定義了禮佛流線,並將建築風格確定為清式仿古建築.3.總體佈局整座龍華寺寺廟依山勢而建,建築面積超過20000m區,按皇家寺院規格建設。依次為遊客中心、山門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龍華閣及配殿。整座寺廟以建築內供奉的不同對象來表達佛教中過去、現在、未來時空演化的意境。作為山地建築群,整座寺廟的佈局受兩大因素影響,即軸線及地形,其空間組織必須根據基地情況,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因整座寺廟所處山頭較小,山勢較為平緩,我們將整個山頭分成中軸、西軸、東軸3條軸線(圖2).中軸線:三大禮佛殿堂一釋迦殿、法堂(地藏殿)及寶塔各佔據三層平臺,根據殿的制式設置大面積廣場,氣勢恢宏。其間沿山勢修建踏步護欄,禮佛者拾級而上,在感受這雕樑畫棟之美與悠然靜謐的自然環境之時,頂禮恭敬之心油然而生。西軸線:僧侶院,為僧人住宿、研習、修行的場所。對外功能佈置為法物流通處及公共服務設施。東軸線:方丈院及居士院,為方丈及居士住宿、研習、修行、用餐的場所。東西軸處因山勢已往下,高處與低處落差為5~9m,制定垂直關係圖後,我們按院落將其平整成2~3個平臺,運用小型山地建築的設計手法,富有江南風韻的白牆、黛瓦,曲曲折折的連廊將所有功能空間貫通,成為一個修行靜心的場所。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室外給水佈置總平面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室外排水佈置總平面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規劃鳥瞰圖


三、各單體設計

歷史上,山門殿重簷歇山頂牌樓,稜頂設仙人走獸,梁枋上飾以金龍和璽彩畫。天王殿是整座寺廟的第一座殿堂,架構於1m左右的基座上。面寬五開間、進深四間,供奉的是世界上首尊身穿金縷衣的接引彌勒形佛像。大雄寶殿(即釋迦殿),坐落於2.4 m高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之上。重簷廡殿頂,殿正脊高17.5m,屋簷投影寬26 m。承皇家規制,九開間,彰顯九五至尊的皇家氣勢,金廂鬥底槽,副階周匝,建築面積約1200m.室內外梁枋上飾以金龍和璽彩畫;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南面有進深為22m多的廣場,供禮佛儀式使用。臥佛殿架構於1 m左右的基座上,單簷五開間歇山頂,南面入口處設軒廊,呈現了佛祖涅槃時的情景。龍華閣是一幢“山”字形的二層樓閣建築,坐落在0.6 m高的基座上。正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偏殿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歇山十字脊。殿前設月臺,月臺寬23m,進深13.8m。這既是彌勒佛樹下說法的經臺,也是可入內禮佛、具有修行功能的建築。整座寺廟的建築風格融合了皇家寺院的大氣恢宏和江南園林的婉約靈動。紅牆、琉璃瓦組成的殿堂群與白牆、黛瓦組成的輔助樓閣群相輔相成,雕樑畫棟、層層疊疊,體現了“二十一世紀皇家寺院”"的建築風範。從山門到寶塔,禮佛者最後經北面的天橋離開婆娑世界,前往兜率天宮聽佛法。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四柱五樓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山門殿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山門殿平面圖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山門殿立面圖


四、設計技術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歷史悠久,建築物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宏偉中不失細膩,莊嚴中不失優雅。現代的仿古建築如何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有所變化,做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將今天與明天結合、將人文與自然結合,這是當代設計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中國古代建築最首要的特點是以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採用構架制原則,以木材、土或其他材料為圍護結構。建築中以木柱負重、梁枋橫向連接、再通過斗拱支撐樑架飛簷,整座建築疏密有致,線條優美,防震效果好但防火、防腐、防蟲效果差。現代社會,新技術、新材料,尤其是鋼筋混凝土建材的出現,使人類的建築技術發展實現了飛躍。在仿古建築中大量運用鋼筋混凝土,以現代結構技術結合古建築形式,再現古建築的文化,成為必然的趨勢。1.斗拱斗拱是中國傳統古建築特有的受力構件,起著承接、傳遞屋面荷載、令出簷深遠、縮短樑架跨度、減震等結構作用,同時又具有特殊的裝飾作用。在現代的框架結構體系中,斗拱僅為裝飾構件。為了達到裝飾效果,設計對其埋件所在部位(墊拱板)進行了特殊處理,將其做成120 mm寬的鋼筋砼結構板,但同時剛性的混凝土結構被削弱了,所以在進行結構計算時通過特定技術處理來滿足抗震要求,並使其符合其他結構規範,從而滿足現代結構體系的要求,斗拱則分成內外兩部分,僅僅作為裝飾構件,依靠鋼埋件安裝在室內外兩側。2.屋頂在中國古建築的臺基、屋身、屋頂立面三要素中,不難發現屋頂部分在立面上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從形式看,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捲棚等各種造型。中國古建築的斜屋面呈現出其特有的反曲面。從《營造法原》中所寫的“舉折”和“柱生起”可以看到,中國古建築的屋面和簷口曲線均有制式的規定,其飛簷在空中形成一道道優美的弧線。仿古建築設計中利用塑造性強的鋼筋混凝土將不同的屋頂形式(重簷廡殿、歇山、十字脊頂、硬山等),依建築的大小、等級和檁數的多少按一定的架折進行計算,通過結構隨坡的折梁,塑造出上陡下緩的屋面曲線。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天王殿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大雄寶殿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法堂(藏經樓)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功德堂


中國古建築中的戧角是由角柱生起,向外逐漸加高,飛椽附著在簷椽上,在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仿古建築設計中在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處設梁建立可靠支撐,用鋼筋混凝土塑造出飛椽、望角,營造出層層疊疊又靈動輕快的韻律。3.裝飾中國古建築中的裝修、裝飾特別講究,所有建築部位或構件上所選用的形象、色彩依部位與構件性質進行設計。臺基和臺階上的雕飾、欄杆,彰顯建築的莊嚴;屋面裝飾以脊飾(如正吻、套獸等)美化建築輪廓;門窗、隔扇以密方格輔以各種圖案花紋,使建築裡外有分有透,產生移步易景的效果,與園林造景相互映襯;井口天花、藻井構造、構圖、繪畫相得益彰。此次仿古設計中儘量以漢白玉做雕飾、欄杆;仿製的琉璃瓦、琉璃小獸、琉璃龍吻美輪美奐;至於門窗、隔扇則以菠蘿格打造大殿的門窗、以現代鋁合金工藝,打造需要節能的房間的門窗,富於節奏韻律感、大面積整齊劃一的裝飾,帶來視覺衝擊。油飾彩畫是古已有之的定製。設計團隊經過精心討論研究,並請專人進行了圖案設計,根據各殿制式繪製不同圖樣。同時設計提出了混凝土表面要求較搗光滑,為之後的地仗工藝帶來便利。因現澆混凝土無裂縫,比古建木質的地仗工藝節省了捉縫灰、撕縫、楦縫、下竹釘等工序,節省了人工、材料費,而後油漆、彩畫工藝均在地仗工藝基礎上進行,設計、施工均按傳統材料要求、工藝要求、質量要求嚴格控制,來確保最終效果的完美實施。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寮房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九層寶塔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發展民族建築事業!(寺廟設計規劃文本)


五、結論

中國古建築極具文化內涵,源遠流長,特徵明顯。因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給“仿古”帶來了很多有利的條件,但仿古建築既是用現代手段傳承傳統建築文化,又要進行一定的創新,需要精細設計而非粗製濫造,需要把握整體環境,營造庭院氛圍等。特定的時代造就特定的建築,建築師更需要在建築文化、歷史文化方面加強學習,使仿古建築能真正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國古典文化,彰顯歷史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