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怒江大峽谷深處,有一個古樸的小鎮,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名叫丙中洛。這裡地處“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是中國第8條進藏路線丙察察線的起點,也是目前茶馬古道唯一“活著的”有馬幫運輸的地方。小鎮還有整個怒江州唯一的一座寺院——普化寺,在這裡,我遇見了人世間最和善的微笑。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丙中洛被群山環抱,其中有名有姓的神山有10座。東有5080米的碧羅雪山,西有5128米的高黎貢山主峰嘎瓦嘎普雪山(丙中洛10大神山之首,也是怒江州的最高峰),南有貢當神山,北有石門雄關。眾多山脈交縱,怒江奔騰至此,水急灘高,落差大。從山頂到谷底,3000米的海拔落差,使得丙中洛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未通公路前,這裡是個進出僅有人馬驛道的封閉之地。它雖沒有陶淵明筆下“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景象,但深入丙中洛中,便能看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畫面。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除了神奇的自然景觀外,丙中洛還有眾多奇特的人文景觀。丙中洛鎮所有人口加起來只有6000多人,其中有怒族,傈僳族,藏族,獨龍族、白族、納西族等16個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98.57%,只有2.43%是漢族。因此,在這裡,漢族屬於少數民族。這裡的人似乎沒有民族的概念,雖然不同民族有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但他們之間互相通婚,生活和諧平靜。除了不同民族間的和睦相處,這裡信仰也非常自由,藏傳佛教、喇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包容共存。最奇特的則是存在一家庭戶多教的現象,堪稱“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在丙中洛的各個宗教中,最早流行的是藏傳佛教,不過現在卻不是在當地最具影響的宗教,因而這裡的喇嘛廟只有普化寺這麼一座。所以到丙中洛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普化寺。位於坎桶村的普化寺,座落在嘎娃嘎普神山東南角下,距離重丁天主教堂不到一小時的路程。與怒江地區的天主教堂一樣,普化寺相當簡樸,與藏地金碧輝煌的寺院風格完全不一樣,卻有一種古樸氣息,令人心生敬意。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史料記載,普化寺原隸屬四川省德格縣的佐欽寺,與中甸縣的承恩喇嘛寺關係密切,同屬藏傳佛教噶舉派。清朝乾隆初年,由佐欽寺喇嘛杜建功傳人。松婁喇嘛在貢山甲查姆桶地正式建寺,取名“飛來寺”。光緒年間,蘭雀活格喇嘛由外地請來工匠,重新建寺。將原草房改為瓦房土木結構。於1783年建成了金碧輝煌的喇嘛寺。並改名為“普化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原址上重建。普化寺廊下和內壁繪壁畫11幅,另有小幅“聳吉”計2000幅,寺內有泥塑佛像,位於兩虎一獅的中間,古樸精美。整個寺院因人少面顯得十分寧靜,在一碧如洗的藍天下,映襯著皚皚雪峰,給人以無窮的想象。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普化寺坐西朝東,倚山面水,居高臨下。寺南怒山蜿蜒起伏,後山高聳青翠,寺北怒江兩岸高山奔躍江中,有石門關之稱。普化寺四周山水神奇清幽,雅靜怡然,雲海霧裹,時隱時現。普化寺活佛是採用轉世繼承。普化寺活佛相承五世,第一世杜建功,是怒江喇嘛教的傳人人;第二世松婁,由佐欽寺派來;第三世熊動,由佐欽寺派來;第四世蘭雀活格,是從維西白濟汛河邊尋來;第五世鱉世臘楚,是維西康普土司禾園柱之子執寺。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丙中洛的喇嘛教與其他地方不同,例如,西藏的察隅縣,信仰喇嘛教就不能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不能搞祭神打鬼活動,否則被認為是褻瀆神靈是有罪的。而在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可以到寺廟打鼓唸經,還可以請巫師打鬼祭神。所以說這是一種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融為一體的民間宗教。只要你喜歡,只要你信奉,丙中洛的16個民族都可以來這裡祈福。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普化寺在農曆臘月25至29日舉行祭奠活動,跳戴著面具的舞蹈祈求風調雨順;正月14至16日也有祭奠活動,叫“擇起坐”;農曆6月15日的遊經節,也是普化寺的主要活動。此外,每年農曆3月15日,是怒族最為盛大的仙女節,普化寺的喇嘛們會到帕姆乃仙女洞,誦經祈福,祭祀神靈。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第8條進藏路起點,16個民族的信仰,怒江唯一的寺院什麼樣?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