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可是,怎樣做批註才有效,怎樣才能高效讀書,怎樣才能增強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很多同學頭疼的問題。

好多同學在書上亂畫一氣就算做批註了,這對自己的閱讀是毫無幫助的,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看起來更凌亂。

其實做批註是有規範和要求的,一是方便自己返回來找材料找重點,方便增強記憶,二是方便別人閱讀,輔助別人增強對文章的認識,讓別人少走彎路。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一、什麼是批註?

在閱讀時,把自己讀書的感想、疑難的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深入思考。

批註可以是批語、註釋,也可以是你的心得體會。

二、批註的三種形式

根據批註的位置,可以分為眉批、旁批和尾批。眉批就是將批註寫在文章的開頭。旁批則是指將批註寫在自然段或句子旁邊的空白處。

尾批是將批註寫在一段或全文之後。要想做好批註,首先要學會使用批註符號。

三、什麼是批註符號

波浪線~~~~~(也叫曲線)可以畫在文中精闢重要、文采斐然、寫作可以借鑑的句子下面。

圈。。。。。。標在文章的難詞下面。

直線 標在文章中需要著重領會,加深記憶、理解的語句下面。

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語句末尾。

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四、批什麼,注什麼?

1.批標題,註明含義和作用。

例如:(1)爸爸的花兒落了。批註:標題語義雙關,一方面指爸爸種的花敗落了,一方面象徵愛花的爸爸離開了人世。(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批註:從題目來看,課文是按空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

2.批詞語,註明拼音、解釋或表達效果。

例如:母親是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批註:“創造了”是說勞動人民過去已經創造的歷史,“創造著”是說勞動人民如今仍在繼續創造中國的歷史。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表示已經發生了,一個表示正在發生。

3.批語句,註明含義和作用或表達效果。

例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蟬鳴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

批註:兩個“不必說” 先從整體上寫百草園絢麗多彩的景色,一個“單是”再寫“泥牆根一帶”的“無限趣味”,這樣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來寫,層次分明,言之有序,詳略有致,突出了百草園時一個樂園,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4.批段落,註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例如:(1)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熱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批註:開篇直接抒情,在確定全文感情基調的同時,既呼應了題目,又引出了下文,一舉三得。

(2)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裡去,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我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講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 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批註:該段為過渡段,承上啟下,將內容從寫百草園過渡到寫三味書屋,表達了“我”離別百草園時濃濃的傷感和依依惜別之情。文中連用三個“也許是因為……”形成排比句,展示了一個孩子的天真推測,表明“我”是多麼不願離開百草園的心態。又用呼告句式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達“我”對百草園裡動植物等小生命的無限依戀之情。

5.批結構,註明文章的行文思路。

6.批寫法,註明對寫作技巧的簡要分析。

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樹葉開始騷動,然後整個樹都在顫抖。要不是我使勁地抓牢樹枝的話,一陣強風早就把我從樹上刮下來了。狂風怒吼,樹不停地、猛烈地搖晃著。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周圍的小樹枝都打斷了,我想從樹上跳下來,但周圍的恐怖氣氛使我動彈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樹上。我感到一陣轟鳴聲,似乎有什麼重物掉下來,我坐的樹枝搖晃得更厲害了。我想樹和我會一起倒下來。正巧這時,老師來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從樹上下來。我緊緊摟住老師,感到非常高興,我的腳又重新踏在堅實的土地上了。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大自然並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

批註:

①作者用了“騷動、刮、怒吼、搖晃、打斷、跳下來、動彈不得、留在、倒下來、抓、扶、摟住、踏”等動詞來描寫暴風雨,使景物的描寫生動傳神,既渲染了環境氣氛,又生動地寫出了海倫當時感到陌生、無助、害怕、孤獨的心境。

②正巧?——莎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更加充分地認識自然,故意安排了這一幕。

③“堅實”寫出了海倫重獲安全之後的高興心情和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

7.批感悟,註明體會和啟示。

例如: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

批註:“爸爸的花兒落了”語義雙關,既指爸爸養的花兒敗落了,也指爸爸永遠地離開了自己。爸爸的離去讓年幼的英子過早地品嚐到了人生的苦澀,過早地成長為早熟多思的少年——已準備承擔起父親去世後家庭與人生的責任。因此前一句雖然有些低沉憂傷,但後一句卻鎮靜堅定,含蓄地表達了她“長大”的感受。

8.批主旨,註明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

文章主旨的表述:

①寫人為主:本文記敘了……(事),讚揚了……(行為、品質),表達了……(情感、看法)。

②記事為主:本文記敘了……(事),批評(歌頌)了……(行為、品質),表現了……(思想、觀點、看法)。

③寫景狀物:本文采用了……手法,藉助……描寫,讚揚了……,表達了……。

總之,文章中的字詞句段的思想內容,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藝術效果以及文章的結構、思路、主旨等,任何方面都可批註上自己的看法。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五、批註的七種類型

根據批註的內容、角度的不同,我們可以將批註式閱讀大致分為:闡釋型批註、賞析型批註、質疑式批註、評價式批註、補充式批註、感受式批註和聯想式批註等七種類型。

第一種:闡釋型批註。

這種批註用來闡釋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著重解決讀懂“寫什麼”的問題。

其中包括:對詞語的闡釋——學生閱讀文本, 勾畫出含義深刻的詞語,寫出詞語的本義和在語境中的意義;

對句子的理解——當文中出現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時,學生要能理解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

對段落的概括——段落是 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時需要概括段落大意,進而瞭解作者的寫作思路;

對主題的把握——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第二種: 賞析型批註。

這種批註用來欣賞分析文章的表達技巧,著重解決讀懂“怎麼寫”的問題。

其中包括:詞句——詞語和句子運用的巧妙之處;

段落——段落在文章內容和結構中的作用:篇章——整篇文章在構 思和表達上的精妙之處。

第三種:質疑式批註。

質疑式批註就是在閱讀時記下自己的疑問。只有帶著問題讀書,閱讀者才能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

一首詩、一個人或者一件事。讓閱讀者能夠由此及彼的將知識遷移、拓展到文外。這種批註是對原文內容和表達的探究。

無論是文章的內容還是表達,都需要用探究的目光去審視。內容有沒有漏洞?遣詞造句是否準確?有沒有更好的表達?

以這樣的視角觀照一篇文章, 實際上是對文章進行更深層面的品讀,在“信任一懷疑—探究—明晰”的心理和思維經歷中完成讀者與作者的深度對話。

第四種:評價式批註。

評價式批註是我們針對文章的內容、情感、語言特點、人物塑造、表現手法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評價式批註是個性化閱讀的獨特之處。

例如有位同學在《雨港基隆》一文這句話的旁邊,通過賞析寫作手法、表達情感寫出瞭如下批註:這個句子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細雨中雨點的形狀和動態美,帶給人無限的遐想。句子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

又例如有位同學在《普羅米修斯》一文旁時,針對人物形象寫下這樣的批註:你,勇敢、堅強、博愛、無私。是你,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是你,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你,甘願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於水火。是你,深受酷刑卻無怨無悔。“學貴有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第五種:補充式批註。

補充式批註就是讀者順著作者的寫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寫作方法,根據原文的主題和思路,遵循作者的寫作風格,對文章進行擴展補充。

例如,敘事類文本可以補充人物的言行心理,補充故事發生的場景,補充情節的發展變化等。說理性文本可以補充作者論述的道理,或者補充支撐道理所需的論據,等等。

又例如在閱讀了《凡卡》一文,大家可以將凡卡把信寄出後的情景補充在文後,做補充式批註。

第六種: 感受式批註。

感受式批註即記下讀文章時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收穫。

如果一個人用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或深或淺的感想。這種感受式的批註能幫助閱讀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在句子“我們的青春,必得要經歷許多令人難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憂傷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豐盈。”一句旁我們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又例如有的學生在讀了《送東陽馬生序》 的第一段後 寫下這樣的批註:“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為他能經受得惡劣的環境的考驗。現在正值冬天, 這幾天所處的環境有點和書中的環境相似,但我有時候卻想打退堂鼓,看來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為人上人啊!”

第七種:聯想式批註。

聯想式批註就是寫下由文章而聯想到的文外知識。 閱讀最大的樂趣引起聯想,能夠由此及彼,能夠自覺的由文本遷移到文外。

這種批註有助於知識的遷移、信息的歸類整合。做到把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觸類旁通,真正的把知識學活,內化成自己的一種能力。從而使課內牽一髮課外動一身。

聯想的內容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詩歌、文章、圖片、歌曲、視頻等等。例如在閱讀古詩文時,我們就可以將自己閱讀詩句所聯想到的情景、景象寫在詩句的旁邊。很多文章的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

批註3種形式7種類型8種批法你知道幾種?真沒想到批註也有大學問

這七種類型的批註可以分為兩組,前四種(闡釋型批註、賞析型批註、質疑型批註、評價式批註)側重対文本的“讀”,是対文本的接受;後三種(補充型批註、感受型型批註、聯想型批註)由“讀”轉向在此基礎上的“寫”,是對文本的再創造。其中體現了讀者對文本“讀一思一悟"的過程。

前四種批註的能力層級是逐步提升的。闡釋型批註僅僅是感知文本的寫作內容,能力層級相對較低,是學生與文本的淺層對話,賞析型批註需要在此基礎上對文本進行欣賞,能力層級有所提升,對話也漸漸走向深入;質疑型批註則需要對文本內容和表達進行探究和質疑,是一種較高層級的閱讀能力,能使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達到一個新境界。

在思維水平上,四種批註既表現出不同層次,又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共同完成讀者與文本的全方位、高水平對活。

最後注意:

新課直接批註在課本,舊課句、段、篇摘抄下來,在旁批註。自己的新書直接批註,借來的書摘抄下來批註。

做批註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準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 在原書地方寫你的真實的感受,寫不下可用其他紙張。有什麼寫什麼,不拘一格。


阿三教育,超強專注家庭教育和課外教育,助力孩子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