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風能行業2019年火熱,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喜人

2019年以來,為了推動推動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實現2021年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平價上網的目標,國家相關部門發佈了一系列政策,如風電項目用地、上網電價、消納保障等。或是受此影響,多家風能行業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暴增。

這些風能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暴增

據有關統計,2019年,中國風電市場公開招標量達68GW(不包含民營企業未公開招標數據),較2018年的33GW增長1倍有餘,其中,陸上風電公開招標量為52GW。

2019年1-3季度國內新增風電招標量49.9GW,同比大幅增長47.20%;其中第三季度新增招標17.6GW,同比增速144.44%,招標量呈現不斷加速的趨勢。

風能行業2019年火熱,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喜人

根據國家能源發佈數據統計,2019年1-9月,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3.08GW,同比增加17.52GW,其中,9月新增風電併網容量1.99GW,同比大增128.74%。1-9月,全國風電發電量29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全國平均風電利用小時數1519小時,同比下降45小時。

與此同時,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持續“雙降”。2019年1-9月,全國棄風電量128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95.8%,平均棄風率4.2%,棄風率同比下降3.5%。

那麼,具體在公司層面,則表現為業績大增,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經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天順風能(002531.SZ)近日發佈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60.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31%。報告期內,儘管行業補貼退坡政策影響,但國內風電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公司抓住全球風電產業發展變化趨勢,適時通過新設生產中心和已有生產中心改擴建等方式進行提質增效,優化產能佈局和產品佈局。同時公司持有的已併網風電場規模較2018年有所提高,形成了各業務板塊協同、快速發展,經營業績取得了良好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52億元,同比增長57.86%;實現營業利潤8.72億元,同比增長64.80%;實現利潤總額8.80億元,同比增長66.5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3億元,同比增長60.3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增長64.01%。

再看天能重工(300569.SZ),公司近日發佈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24.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33%。該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抓住國內風電行業高景氣度機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合理利用產能,提升營銷能力,使得風機塔架及風電相關設備生產、銷售穩步增長,帶動公司經營業績實現良好增長。

此外,泰勝風能(300129.SZ)近日也披露了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實現營業利潤1.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8.3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4.73%。

泰勝風能表示,公司2019年度整體營業收入較2018年度增長50.7%,收入大幅增加,使得毛利的絕對金額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長,使得報告期內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有較大增加。

另外在海上風電業務板塊開展了積極的佈局,海上風電業務發展較快。南通泰勝藍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海上風電生產基地,其產能爬坡進展順利,並持續有效釋放。2019年度,海上風電業務營業收入較2018年度增長約89%,盈利能力大幅改善,為公司業績提升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報告期內,公司加強應收賬款管理,使得報告期內信用減值損失預計較上年同期減少,也對當期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起到了正向作用。

2020年或將迎來風電搶裝潮

隨著政策推進,2020年底固定電價補貼到期,風電將迎最大搶裝潮。2019年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固定電價上網),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

陸上風電方面,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I~Ⅳ類資源區新核准陸上風電指導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34元、0.39元、0.43元、0.52元;2020年新核准項目指導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29元、0.34元、0.38元、0.47元;2021年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

海上風電,對2018年底前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的,執行核准時的上網電價;在2022年及以後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的,執行併網年份的指導價。2019年新核准近海風電項目指導價調整為每千瓦時0.8元,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具體項目通過競爭方式確定上網電價,且不得高於上述指導價。

上述政策意味著,繼2015年搶裝之後,國內陸上風電有望在2020年底之前再次呈現搶裝;海上風電在2021年底之前有望呈現搶裝。市場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有望達35-40GW,同比增長約40%~60%。

上市公司如何分羹風電搶裝潮?

對於相關上市公司來看,可能在2020年迎來一場盛宴。

具體分析,金風科技2018年度國內新增裝機超過6.7GW(含海上400MW),市場佔有率達32%,連續八年國內排名第一,2018年全球排名第二。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全球累計裝機超過50GW、31000臺,其中中國超過48GW、30000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金風科技在手外部訂單合計22.8GW,同比增長25.1%。

明陽智能(601615.SH

)擁有全球領先的半直驅永磁混合驅動技術,是國內少數掌握該技術的風機制造商。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其半直驅風機相較直驅風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便於運輸和吊裝,同時效率也更高。2018年公司海上風電累計裝機133MW,連續兩年同比增長200%以上。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增5.5MW及以上海風機組訂單2.16GW,整體在手訂單超過4GW。2019年11月29日,公司MySE8-10MW海上風機平臺正式下線,其在海風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除了風機以外,海纜方面,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東方電纜(603606.SH)、亨通光電(600487.SH)、中天科技(600522.SH)等。其中,東方電纜主營海陸電力電纜業務,2018年海纜收入佔比超過35%,達10.72億元,毛利率為29.8%,遠高於陸纜的7.75%。截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海纜收入同比增長44.9%,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39.5%;中標訂單超過19.29億元,在手訂單合計超過25億元。

2019年6月,亨通光電發佈公告稱,擬收購華為旗下華為海洋51%股權,目前亨通光電的海纜製造產業已具有一定規模,公司下屬子公司海洋光網主要從事海底光纜的研發製造,公司在國際海洋市場上承接海底光纜訂單已突破了1萬公里,順利進入國際海底光纜市場體系。

中天科技方面,在2019年年末,公司公告稱收到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中標通知書》,確認中天海洋工程為三峽新能源江蘇如東800MW(H6、H10)海上風電項目第一批次風機基礎及安裝工程(I標段)中標人。今年2月20日,國家電投發佈江蘇公司如東H4#、H7#海上風電場項目招標結果公示,中天科技也在EPC總承包企業名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