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情況,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家長會給孩子讀故事書,同樣都是學這本故事書,有的孩子反應不一樣,家長的感受也會不同。

通過講故事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會出現較大差異,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好這一點。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小李在寶寶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讀故事書了,胎教的過程讓小李掌握了許多給孩子講故事的妙招,比如借用身邊的玩具來當做道具使用,加強孩子的理解,也讓講故事不變成一件枯燥的事情。

慢慢的,寶媽開始聽孩子講故事,有的時候,值得故事是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有的時候也會是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從媽媽那兒聽說了之後,自己再向媽媽複述一遍,又或者跑到爸爸那兒講給爸爸聽。

簡單的一個故事變成了一家人的樂趣,孩子喜歡說,家長們聽起來也高興。別小看了講故事這一教育,你的孩子會再無形中成長。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一、讓孩子講故事,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思考力

同事家的女兒年前參加了一個小主持人大賽,孩子們紛紛商場,有的人妙語連珠,一看就知道準備非常充分,孩子的自信心也比較強。

有的孩子顯得有些生澀,雖然內容記得滾瓜爛熟,但是講述的過程並沒有其他的小朋友看起來有趣自然。

這是因為他們在思考的時候反應不同,臨場的表達也受到了限制。

別看是簡單的說話,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可是需要用到很多能力的。

講故事雖然是內容的重複,但是在講故事時,孩子需要思考和回憶。

一邊思考一邊表述,在思維邏輯能力訓練的同時,孩子的語言系統也在運轉。

這是家長們所沒有注意到的一面,因而,別覺得講故事簡單,只是消遣娛樂,講故事中的教育,我們可要好好了解。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二、會講好故事的孩子更聰明

1、 可以適當的反駁孩子

為什麼我們都覺得會辯論的人思維縝密,語言表達能力強呢?

這是因為在辯論的時候不僅有信息的輸出,還有信息內容的處理與輸入,面對隨機的問題,辯手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轉化。

這樣高強度的思考體系,很難讓人不提升思考能力。

所以,在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適當的反駁孩子,這樣可以讓孩子打破自己原有的想法,獲得新的認知,也能加強印象,提高思維能力。

2、 充滿耐心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引導孩子講好一個故事,家長的耐心是必須的。

這是因為在剛開始講故事的時候,孩子會出現結巴、不自信、不敢開口等情況,就算孩子沒有出現這樣的表現,我們也需要慢慢的引導孩子開口,把話說完。

很多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都容易急於求,短時間沒有成效就覺得孩子太笨了,這樣打擊了孩子的信心,再想讓孩子開口,就不太可能了。因而,培養孩子良好的講故事能力,家長的耐心不可或缺。

3、 建立邏輯關係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喜羊羊和灰太狼鬥了幾百集,為什麼他們彼此沒有成功的一方,沒有得逞的一方,也沒有做出犧牲的一方呢?這是因為,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想要告訴我們的不是弱肉強食,而是在自然界,每個生物、種族的存在都是獨立而必然的,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尊重自然。

每一個故事的存在,同樣也具有這樣的教育意義,在教孩子講故事,引導孩子表達時,家長們要記得在故事裡外,建立邏輯關係,從字面深入瞭解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麼,而我們又看出了什麼。

4、 鼓勵孩子多開口

語言的魅力讓人沉醉,有的人說,聰明的人可以把一句死話給說活了,可是不會說話的人,再好聽的話從他們的嘴裡說出來,立刻就會變味。這告訴我們,講故事是一種能力,說話又是另外一種能力。二者相輔相成,無法割離。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鼓勵孩子多開口,講故事的初步是教孩子張口說話,誰都不是天生的演說家,但是因為後期的努力和引導,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演說家。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嗎?培養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讓孩子更聰明。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