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樑建章:移民政策與生育政策改革哪個更緊迫?

1 既然外國人永久居留權的改革已經進入議事日程,那麼,完全放開生育限制的日子是否也越來越近了呢?

梁建章:移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改革哪个更紧迫?

梁建章 |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副理事長、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最近,司法部全文公佈了《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在社會各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該《條例》迅速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得到了很多經濟學家的肯定,但網上也出現了不少反對和誤解的聲音。

很多人習慣將永久居留權稱為“綠卡”,這顯然是受到了美國製度的影響。但有意思的是,以往國人如果對美國“綠卡”制度發表評論,通常都是抱怨門檻太高導致難以申請。可如今面對中國的“綠卡”制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卻是抱怨門檻降低,擔心會導致大量外國移民湧向中國,從而擠佔原本有可能屬於自身的資源。

那麼,《條例》中規定的門檻到底高不高呢?仔細閱讀全文的話,會發現絕對不低。比如外國人要想選擇投資移民的話,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在中國境內投資摺合人民幣一千萬以上”,通過比較不難發現,這一金額要高過很多發達國家的標準;又比如,如果選擇技術移民的話,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者從國際知名高校畢業,在中國境內工作滿三年,其間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一年。總體而言,中國“綠卡”依然處於世界最難申請的行列,區別無非是從過去的近乎不可能,逐漸放開到有可能實現的高門檻。

實際上,在中國推出《條例》之前,早就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國工作和生活。問題在於,由於當時的永久居留權可望不可及,導致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無法享受社保和醫保,無論個人購房還是子女入學都會遇到很多麻煩,甚至購買飛機票和高鐵票都要比普通的中國人複雜很多。《條例》的出臺,既是為了降低這些本不該存在的麻煩,同時也有利於對在中國長期居留的外國人進行規範管理。

01 移民的悖論

或許是由於傳統思維和個人立場的緣故,很多人仍然會對將永久居留權授予外國人這件事心存牴觸,並且提出了一系列質疑。

有人會問:

計劃生育還沒有放開,怎麼可以給外國人永居?

戶籍政策還沒有取消,怎麼可以讓外國人永居?

兒女們上名校那麼難,怎麼可以讓外國人永居?

大學生們找不到工作,怎麼可以讓外國人永居?

房地產貴得那麼離譜,怎麼可以讓外國人永居?

國內還存在貧困人口,怎麼可以讓外國人永居?

以上提到的很多問題的確存在,但是,在國內的社會問題尚未完全得到解決之前,是否就不能向外國人開放永居呢?其實兩者之間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更有甚者,還有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聲音--中國的男性人口本來就比女性多出那麼多,現在再來一幫外國小夥子“搶”老婆的話,國內的光棍會不會變得更多?對於這種並非純粹出於玩笑的態度,我倒是想反問一句,那為什麼不允許更多的外國女性獲得永久居留權呢?

02 人口是負擔還是資源

其實,以上提到的很多擔憂,都是過度考慮可能存在的消極因素,卻對蘊藏的積極因素選擇性無視。至於這些邏輯在更深層次的問題,則是默認來華的外國人都是來瓜分存量資源的,卻忽視了他們有可能為增量資源做出的貢獻。其實,這種想法就和計劃生育政策存在的錯誤一樣,始終把人口當成一種負擔,而不是作為資源來加以重視。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決定了政策導向上的區別。如果是負擔,那麼當然是越少越好。但如果是資源,就應當是多多益善。打個比方,中國目前需不需要優秀的高科技人才?單就這個問題而言,相信所有人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既然需要,又何必太在意英雄的出處?是本土人才固然好,是歸國留學人員也不錯,要是華僑回來報效祖國更是一段佳話。那麼,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吸引那些金髮碧眼的科技人才呢?

如果《條例》有助於引進更多優秀的外國創新人才,那麼中國公司的國際競爭力可以得到大大增強,在國內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仍然會令大量本土人才受益。同時,這些高科技人才所繳納的稅收,也有利於充實政府的財政收入,可以開辦更多的學校,建設更多的醫院,包括給更多的貧困人口提供支持。說得直白一點,中國從這些外來人才身上賺到的東西,要比給予他們的多得多。

03 全面清理超國民待遇

其實,很多人對於《條例》的反感,並非完全想不明白這些道理。只是外國人永久居留權這個話題,引發了人們對於現有的生育、戶籍以及涉外政策的思考,並且將部分不滿情緒直接指向了《條例》。

比如很多人最擔心的就是,如果有更多的外國人獲得永久居留權,會不會造就更多的“超國民待遇”。以戶籍政策為例,一個普通河南人在北京工作三十年,也難以取得當地戶口。如果換成一個荷蘭人,通過《條例》輕鬆獲得比河南人多得多的權益和福利,民眾當然無法接受。還有在高校裡面,外國留學生經常擁有比本土學生好得多的條件,也是很容易引發不滿的現象。

我們對此的態度,當然是反對任何歧視政策和超國民待遇。但我們也並不認為《條例》會讓問題變得更悲觀,恰恰相反,如果所有事務都有法可依的話,會更有利於實現公平公正,讓“永久居留權”成為“國民待遇”的同義詞。比如原先在有些部門那裡,覺得必須給外國人提供不見於明文規定的好處才算是對外友善,那麼在《條例》出臺之後,按照規定授予對方永久居留權,本身已經是最大的優待,沒必要再施加那些會令國人感到不公平的額外恩惠。《條例》的出臺,應當成為在國內全面清理“超國民待遇”的一次重要契機。

還有很多人擔心,一旦移民政策放開之後,會不會出現很多外國混混專門來中國騙取社會保障?那麼,不妨對照一下目前《條例》中的規定,看看哪些低素質人群能夠達到其中的高門檻?至於有些人擔心的外國人通過“假結婚”方式獲得永久居留權,其實仔細看一下《條例》第十七條,發現即便和中國人結婚之後,也必須同時滿足“婚後已在中國境內與配偶共同生活五年”、“每年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九個月”、“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等多項條件,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般輕鬆。

實際上,《條例》所出臺的標準,非但事關永久居留權,同時也在為各部門引進外來人才時提供重要標準。用這些硬性指標來衡量,恰恰能夠排除那些魚目混珠的“外國偽人才”。更進一步來看,隨著《條例》的出臺,以及國家移民管理局的設立,中國未來在引進更多外國優秀人才的同時,勢必對於非法移民以及違法犯罪的外國人加大打擊力度。在這個問題上,有《條例》要比沒《條例》好。

當然,目前的《條例》的確可能不完美,所以才需要對外徵求意見。與其在還沒看全條文之前就高呼反對,不如從頭到尾好好閱讀一下,看看有哪些漏洞必須在立法和執法層面予以彌補。比如既然學歷會成為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重要標準,那就更需要對外國留學生的入學標準嚴格把關。總之,如果能夠有更多措施來清除那些“外國偽人才”,那麼對於經過篩選的外國真人才,大家是否歡迎呢?如果是,那麼我們現在應當做的,就是儘量對《條例》進行完善而非徹底否定。

04 解決中國人口問題既需要引進人才,更要靠放開生育

人們對於《條例》的質疑,還有歷史因素的羈絆。因為中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阻止了數以億計的本民族的嬰兒出生,現在卻允許外國人獲得永久居留權,這讓普通民眾情感上難以接受,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樣做是要“騰籠換鳥”。

但在現實的情況下,我們既需要生更多小孩,也需要引進更多人才。要解決國內現存的大部分問題,最終都要依靠更多的人力資源。引進外國人才,可以為中國補充部分人力資源,進而提升中國經濟的競爭力。

在這方面,美國已經提供了很多成功經驗。在發達國家中,美國是人口最多的,而移民佔據了人口中的相當大比例。歷史上,美國就是一個建立在移民基礎上的國家,而且移民現在更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其獲得的創新專利量佔據了總量的1/3。移民創業發揮了經濟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雙重作用。在美國,移民創建了佔總量1/4的高科技公司;美國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創建或共同創建的;在硅谷,36.4%的人口出生於國外。

中國要創新發展,尤其是要在世界創新活動中居於主導地位,需要開放的土壤,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是讓人來工作,還要讓他們願意來這裡安居樂業、繁衍後代。由於選擇性差異,移民一般會更願意冒險、更勤勞、更具創新力。引進外國高層次人才可以在我國科研、教育、產業創新等各個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並促進國際化。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有更多的國際交流,也有更多更好的英語人才和英語環境,需要更加開放地容納海外人才。更多相同和不同背景的人才集聚在一起,就會有更旺盛的創造力,就會創造更多的機會,就會帶來更高的效率。由於世界上的高技能人才數量很少,而且會來自於很多國家,所以這類移民在中國不可能形成足以威脅主體人群的社區規模。

當然,中國不可能直接照搬美國的成功。即便《條例》對放寬移民有所幫助,但中國幾乎是唯一一個不能完全靠移民來解決人口問題的國家。這是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實在太大,即使《條例》把移民的門檻從投資1000萬降到了100萬,把學位從博士降到了學士,也無法從世界各地引進足夠多的移民來彌補中國人口的巨大缺口。

實際上,相對於中國現有的14億人口,未來的移民佔比會很小,不會產生外界目前擔心的種種巨大沖擊。真正需要思考的,倒是如何幫助這些移民更好地融入中華文明,曾經在網上成為笑話段子的“漢語託福”,未來完全可以成為另一個衡量標準。從文化自信的角度來看,沒必要過度擔心外來移民會衝擊本土文化,反倒是可以藉此讓中華文明獲得更廣泛的影響力。

無論從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力競爭還是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還是對其擁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人民。我們認為,生育政策改革比移民政策改革更加迫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比上年減少58萬。這是繼2017年以來,出生人口連續第三年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去年出生的二孩中有一半以上,還是靠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效應。如果去除暫時性的生育堆積,中國的自然生育率僅有1.1左右。1.1的生育率,就是平均每個婦女只有1.1個小孩,意味每代人會將近減半。中國的新出生人口未來幾年將會斷崖式下降到1000萬以下,由此帶來的老齡化和創新規模效應的削弱,將是中國經濟的最大隱患。

由於中國長期的低生育率,中國未來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危機。這顯然是目前考慮對外放開移民的重要原因。但相比之下,儘快放開生育政策才是更重要的決策。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必須人丁興旺,人丁興旺主要當然靠自己多子多孫,同時也要廣納天下人才,兩者一點也不矛盾。所以,既然外國人永久居留權的改革已經進入議事日程,那麼,完全放開生育限制的日子是否也越來越近了呢?

梁建章:移民政策與生育政策改革哪個更緊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