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導讀:本文翻譯&彙編自日本早稻田大學商業金融研究中心顧問,知名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的專題文章,討論日本未來經濟走向以及和中國的對比。

第十經濟觀察室不贊成本文的絕大部分結論,因為野口悠紀雄以及OECD(世界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把勞動力人口以及它的增長率看做了絕對的經濟第一推動力,預測的各國GDP和人均GDP均是在現有各國科技生產力的水準下,比照未來各國年輕人口的增長潛力;而把第四次工業革命(最有可能在中美兩國率先開始)帶來的爆炸式生產效率的增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單體市場的規模經濟優勢愈發顯現,以及可能在攻佔歐美日韓部分高端工業市場後,帶來日韓和歐洲生產效率斷崖式的下降等等因素,統統忽視,或者在其預測結果中起到了的不大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往往能帶來顛覆式的經濟大變局,猶如IT革命讓美國甩掉蘇聯,日本和歐洲,一騎絕塵。

不過本文,仍有一部分意義,因為野口悠紀雄作為《戰後日本經濟史》的作者,醉心研究國家歷史經濟學和日本經濟論,他的看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日本精英對中國未來的看法,傲慢也罷,無知也好,姑且一看,知道對手如何看待自己,可以更好的迷惑對手,擊敗對手。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在今後的20-40年中 ,中國經濟將會放緩,但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毫無疑問的。

印度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超過日本,和美國經濟規模一較高下。

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首先我們要了解國家的經濟規模和發達程度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第一,人口對此有很大的影響。

年輕人口的增加率越高,能夠參加工作,創造財富的勞動力的增加率也就越高,經濟增長率隨著水漲船高,反之亦然。

在歐洲和日本,年輕人口的增加率很低(甚至是負數),所以經濟增長率會變低。同理,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和少子化社會,經濟增長率也會下降。

而在印度,年輕人口的增長率依然很高,所以未來可預測經濟增長率也會變高。

PS:2017年,中國的生育率為1.68,逐步滑落接近日本的1.43,而印度的生育率為2.24.

第二:國民教育水平和社會科技與知識水準的進步也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巨大的作用,畢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非洲各國,即使年輕人增加率雄踞全球前列,但它們的經濟卻在往貧困化發展。

因為多種各樣的因素交織在一起,所以對經濟的預測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總有人試圖做不可能的事情。

以下,根據OECD(世界經濟與合作開發組織)的長期經濟預測數據為主要參考,對未來20-40年(截止到206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前景做一下預測。

OECD: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由36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成員國主要有:美國、日本、西歐、澳新等提倡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1

世界經濟重心向中印轉移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猶如上圖,OECD預測,2060年,全球實際GDP將是2020年的2.62倍;2040年,全球GDP將是2020年的1.72倍。

從年均增長率來看,全球實際GDP,2020年到2040年間預測增長2.74%,2020年到2060年預測增長2.44%。

歐盟、美國的經濟增長將在大部分時間裡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只比日本略高。

而中國、印度的經濟增長將在大部分時間裡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一高一低,水滴石穿,累積40年之奮進,到2060年,中國、印度將在全球GDP中佔據最大份額,歐美不再是全球經濟的中心,日本的經濟地位更為尷尬,是不是重新脫歐入亞,需要東洋人民重新考慮。

2

中國將受到少子化的影響 經濟增長放緩

不過,儘管中國在2060年將毫無懸念的成為全球經濟第一國,不過,受到少子化和勞動力增加放緩的影響,中國2020-2060年的實際GDP增長率將比2020-2040年明顯下降三分之一。

2020-2060年,中國實際GDP年均增長率預測為2.33%,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44%,相比印度的4.4%,更相形見絀。

印度在2020-2060年任何一段世界內,都將高於世界平均增長率,這得益於印度未來,較好的年輕人口增長預期。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3

2060年:中國名義GDP達到美國1.3倍,印度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以上所看到的都是增長率,但是GDP的數額本身會是怎樣的呢?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根據OECD和早稻田金融研究所推算:

204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名義GDP達到57.35萬億美元,美國為47.23萬億,中國是美國的1.2倍。

2060年,中國名義GDP達到139.98萬億美元,美國為104.50萬億美元,中國進一步拉大對美國的優勢,是美國的1.3倍。

另外,204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名義GDP達到日本的2倍,達到美國的44.5%,2060年達到美國的86.1%,成為和美國規模相當的超級經濟大國。

從上述預測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成長,印度的增長最為震撼,當然了,歐美一向對印度的前途看好,只是印度從未實現過歐美的預言。

4

日本不可遏制的滑落

遺憾的是,日本的相對地位會下降。

中國的GDP,到2020年將是日本GDP的3.1倍,而到2040年將擴大到5.6倍,到2060年則會擴展到7.2倍。

第十經濟觀察室:不過,我們必須明白OECD的推算,日本的名義增長率,2020-2060年,約3%左右。

但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2020~2023年的推算值,只有1.77%;這說明,OECD的推算有可能是誇大,是最好想象的日本。

如果按照IMF的預測,中國的GDP在2060年,將是日本的15以上。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5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人口多的國家GDP會變大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雖說未來中國和印度的GDP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經濟上,人均GDP更重要。這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指標。

第十經濟觀察室:這裡感受到了野口悠紀雄胸中的醋意和菊刀民族強烈的自尊。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根據OECD的推算,從人均實際GDP(2010年購買力平價的美元)來看:

中國的人均GDP將在2020年達到1.78萬美元,為日本的44.1%;2040年達到3.34萬美元,為日本的61.5%;2060年達到4.94萬美元,為日本的63.9%。

當然了,上文也說了,OECD對日本的推測,是想象中最好的預測,如果按照IMF的標準,日本的2060年人均GDP將掉落一半,中國人均GDP將超越日本,為日本的1.4倍。

韓國人均GDP在2060年將達到8.33萬美元,比日本高出7.8%左右;美國人均GDP,2060年將是日本的1.2倍,是中國的1.92倍。

像這樣,從人均GDP來看,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到2060年都會低於日本的水平。

但是,與日本的差距一定會縮小。

野口悠紀雄:所以40年內,我東洋依然在富裕程度上領先中國,各位倪虹君放心吧,我們依然強大。


2060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