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尊重自己的性格,才是高情商。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旅行中》,別人聊的熱火聊天,有一個人總是在一邊不說話,安安靜靜的聽,或者默默的看手機,這個人就是穎兒。

習慣性不喜歡麻煩別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習慣性的去做大家不願意做的事情,收拾碗筷打掃衛生......

就這樣,網上一股腦兒的噴子,“情商低,不懂得合群”。

曾幾何時,性格內向的人被貼上了“情商低”的標籤,並輿論使然。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情商嗎?

我想很多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理解過什麼是“情商”,只是覺得這是一個用起來很高級的詞。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說過:

情商,不是跟別人相處,而是懂得跟自己的情緒相處。

情商,就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能跟它好好相處。

即便專業的情商定義,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所以,真正的情商是對情緒的認知和處理,尤其是對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說,你遇到事情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有能力讓自己感到舒服和快樂。那麼你的情商就是高的,與你的性格如何沒有關係。

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從來不是情商低,而是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他們更喜歡安靜帶來的恬然自得。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性格,是一種天然的存在。

性格內向,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個人舒適的生存狀態,與情商無關。

當今,很多人認為那些能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侃侃而談的人才是情商高,甚至把性格內向認為是一種性格缺陷,導致教師和家長對性格內向的孩子也是極力糾正。

這是一種畸形的社會認知,蘇珊·凱恩就曾經說過:

大眾之所以認為高情商的人就是外向的人,很多時候是由外在社會營造的一種價值觀決定的。

所以,認為外向的人情商高是一種假象,內向的人情商低更是一種誤區。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情商高不高與性格沒有實質的關係。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天性使然,每種性格都值得優待。

就像每天都有黑天和白天一樣正常,世上有黑人和白人一樣自然,不能因為性格外向更討人喜歡,就武斷的認為性格內向是情商低。

不懂,就沒有判斷的權利。

你不懂我卻隨便定義我,你才是情商低。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如果,非要論情商高低的話,反而有些性格內向的人更技高一籌,因為他們更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跟自己的情緒相處。

在專業上,性格內向是這樣被定義的:

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傾向於做事有計劃,瞻前顧後,不憑一時衝動。日常生活有規律,嚴謹。遵循倫理觀念。做事可靠。

如此看來,性格內向的人心理其實更豐富,更善於處理自己的情緒,情商可能更高。

一個能夠在嘈雜中屏蔽浮躁安靜下來的人,情商必定低不了哪裡去,而一個耐不住安靜,總是在熱鬧中尋求被肯定的人,又能情商高到哪裡去。

一個享受獨處,善於自省的人,如果不是情商高,能夠跟自己的情緒相處,又怎能在喧囂的世界安放自己的靈魂。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其實更有先天的情緒處理優勢。

你,心思細膩敏感,不但能夠靜享自己的世界,更懂得傾聽,能及時覺察到別人的情緒,並感同身受,這就是一種高情商。

你,擁有一顆寧靜而豐富的內心,懂得品味生活的真諦,更容易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快樂,這就是一種高情商。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尊重自己的性格,做舒服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情商高。

其實,不管內向還是外向,接受真實的自己,並肯定自己,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

一個高情商的人,首當其衝的是尊重自己的性格,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違背自己的內心,刻意去迎合外界的聲音。

所以,性格內向的你無需刻意糾正自己的性格,更無需感到自卑,做自己就是最高級的情商。

的確,高情商能夠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但這個前提首先是做真實的自己,做喜歡的自己,而且真正意義上的相處也不是膚淺的合群、懂得取悅。

客觀的認識自己,不要拿別人的標準衡量自己,更不要生活在別人的眼光裡,自信的做自己,你可以覺察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態度,但無需迎合他人,傾聽更是一種智慧,有時候溝通之道在於少說話。

忠於自己的內心,活出真正的自己,這才是情商高的真正意義。

性格內向的人,情商從來不低


性格內向的人只是在用安靜的方式同這個世界相處,靜默安然,內心繁花似錦,有著自己的天地,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請不要情商綁架。

做真實的自己,就是最高級的情商。

最後把周國平先生的一句話,送給你:

人世間的一切責任中,最根本的責任是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真正成為你自己。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