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臨時不敷衍,認真履職盡責,在抗疫一線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在哪裡!”這是三分院黨員幹部下沉“疫”線作戰的錚錚誓言。第三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分別值守於河西區、南開區、東麗區、津南區、寧河區等多個轄區的社區,累計執勤時間三百餘小時,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測量體溫……不漏一車、一人,嚴防死守構築起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他們主動履職擔當、發揮主觀能動性,當好社區的“守門員”,用責任和擔當守護疫情防控“最後一百米”。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踏實擔當的於文雙同志。自下沉到寧河區蘆臺鎮建國社區之後,於文雙每日三次進行巡邏,工作細緻的她發現社區防護網人為破壞嚴重,很可能成為安全隱患,便不厭其煩多次與社區書記及主任溝通,最終將該小區和周圍小區所有防護網改成牢固的鐵板,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無私奉獻的李長春同志。李長春同志老家在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其老父親患有腦梗癱瘓在床,今年春節前病情加重。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含淚告別病重的老父親,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之後,他被安排下沉社區,每天堅持5個小時值守,受到街道社區的好評。直到接到父親病危通知,他才連夜趕回老家,只為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安葬好父親後,他收起眼淚又踏上了回津的路。在抗擊疫情面前,他職責為先,舍小家顧大家,默默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恪盡職守的榮慧珍同志。這是一個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平時身體一直不好,血壓、心臟總是在提醒她需要休息。然而,作為下沉社區臨時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她克服身體的種種不適,在長達16天的志願服務中累計值守60多個小時。面對每天上百次出入人員的體溫檢測,她一絲不苟,細緻貼心,嚴格執行相關制度,經受了多次暗訪檢查,展現了一名老黨員的責任擔當。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任勞任怨的劉揚同志。為了減輕其他值守人員的負擔,劉揚主動承擔起每天晚上的值守任務,披星戴月、寒風凜冽,他默默地堅守著,從未間斷,從無抱怨。他配合登記發放出入證明、張貼宣傳畫,一雙手總是紅紅的......。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積極主動的劉庚同志。作為檢察戰線的新兵,雖然沒有接到值守任務的通知,他主動聯繫社區要求參加值守工作。從值守的那天開始每天早上七點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說:我還年輕,請組織把最苦最累的任務交給我。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自告奮勇的只璐同志。這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疫情期間,她沒有因為孩子小而放棄值守,每天上午她安頓好孩子後馬上趕到社區點位,配合居委會及物業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檢查出入證等工作,把好小區關口,保衛社區居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安全。她要為孩子們築起一道安全屏障,想到這兒,她幹勁十足。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忠於職守的戚琳同志。這個年輕的90後,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絲嬌氣勁兒,下沉社區後,她主動到詹濱西里社區南門參加11點至1點值守活動,避免在社區人員吃午飯換崗時期出現檢查漏洞。因部門人員全部下沉社區,她還要同時兼顧單位的工作,經常加班加點。下沉社區期間,總計完成文字報送四萬餘字,為這個姑娘點贊!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毛遂自薦的田軍同志。按照社區領導要求參與鉑津灣社區南苑北苑的值守,主要負責測溫及津門戰役App掃碼指導及檢查。在掃碼、辦證過程中,多次遇到社區居民不理解或者不熟悉掃碼流程等情況,對此他都是耐心解答,並耐心幫助老年人完成操作,得到了群眾的充分認可。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幹勁十足的鄧沛勇同志。主動到氣象里社區報道,主要負責測溫、外來人員登記、津門戰役App掃碼指導等工作。在值守結束時發現一名接班的志願者遲遲未到,正值人流密集時刻,他主動延長服務時間避免出現漏崗漏檢。由於工作需要以及承辦案件到期,多次回院辦理部門事務和結案,真正做到值守、工作兩不誤。


【戰“疫”日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勇挑重擔的張春同志。張春自2月25日起從事企業復工復產幫扶工作。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敏感度高、政策性強,張春同志一方面發揮法律工作者優勢儘快熟悉相關政策規定;一方面深入企業,在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累計幫扶企業18個,其中產值1000萬企業5個,為企業復工復產切實解決問題,得到管委會有關部門和幫扶企業的好評。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疫情依然嚴峻,戰鬥仍在進行,第三黨臨時支部全體黨員將在院黨組領導下,持續堅守陣地,為打贏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而繼續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