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房子明明過剩, 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房地產開發商說了大實話

眼看2019年就要過去,樓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依然讓人捉摸不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不清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在一些地方,房價持續上漲,優質住房供不應求,而在一些地方,交易量急劇下降。事實上,市場分化仍在加劇。我們必須認識到,房地產市場目前的趨勢與區域化有關。根據幾十年的發展規律,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更加分化,超級城市群比單一的中心城市更有價值。

房子明明過剩, 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房地產開發商說了大實話


目前房地產過剩的程度如何?

潘石屹給出一組數據,讓剛需明白了!潘石屹曾說:“我國房地產總市值超過65萬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大概是440萬億元,按照2018年全國的平均房價8000元/平計算,我國房地產總面積約為550億平米,如果按照每套房子100平計算,那麼我國的房地產總套數為5.5億套!

房子明明過剩, 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房地產開發商說了大實話


但中國現在只有14億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經買了房子。如果他們想在未來賣掉這5.5億套空房子,無論是房產公司還是炒房者都不會面臨太大的壓力。畢竟,在剛需有限和房價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去庫存註定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明明房產過剩,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決定房價水平的主要是供求關係。如果市場上的住房供給大於需求,房價就會下降,反之,房價就會上升。不過照目前情況來看,房價似乎並沒有降多少。

雖然統計數據顯示已經出現了住房過剩,但這是全國的總體現象,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在一、二線城市,新建房屋較多,但人口淨流入也較多,所以供求關係比較均衡,房價不會下降。更重要的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有小幅上漲。

即使價格下降,消費者也不會購買,因為消費者是向上購買而不是向下購買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房價漲得越高,就會有越多的消費者急於購買,因為他們擔心不能再買。另一方面,如果房價下跌,消費者會認為房價可能會下跌,所以買房子會更便宜。所以開發商寧願讓房子空著也不降價,因為房價越低,買房子的人就越少。另外,如果房子降價,老業主不願意接盤,因為他們高價買的房子沒過多久就縮水了放誰身上也不舒服。近年來,由於房價上漲,業主到售樓處搗亂的事件不少。

房子明明過剩, 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房地產開發商說了大實話


最後,開發商害怕降價,因為降價會對社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下降的不僅僅是房價。它還涉及鋼鐵、建材、水泥、家居、家電等行業。如果房價下跌,這些行業將受到沉重打擊。因此,房價下調涉及的範圍很廣,開發商不敢降價,這是他們無法承擔的責任。

總而言之,在現在的大背景下,想讓房價大幅度下跌幾乎不可能,樓市平穩發展並不意味房價斷崖式下跌。

即便下跌也不會超過底線

作為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一直對房地產市場有著客觀的看法。為了解決房價下跌的問題,他在去年的中期金融數據會議上說:“對開發商來說,20%是中國房價下跌的底線。”除此之外,大多數房地產公司將不復存在。這是潘石屹的觀點,在考慮企業存活率的前提下,即在保證房地產不會崩盤的前提下,房價會下跌20%以上。

房子明明過剩, 為何房價還在“死撐”? 房地產開發商說了大實話


從兩個方面看,現在大多數人買房是通過貸款,而首付佔到總房款的30%,加上已償還貸款的利息,銀行可以承受40%的降幅。當然,這是最理想的。如果房價下跌20-30%,銀行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銀行和開發商有一個共同的底線,那就是房價下跌不會超過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