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黃埔軍校是近代中國軍官的搖籃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自1924年至1949年間,黃埔軍校共舉辦了23期。25年間,為中國培養了大量軍事指揮人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許多高級將領都出身於此校。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在解放軍這邊,黃埔軍校學習過的高級將領就有30多人,其中10大元帥中就有5人與黃埔有關。在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這些黃埔軍官在中國大地上縱橫馳騁,建功立業,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林彪:黃埔四期;

徐向前:黃埔一期;

葉劍英: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

聶榮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

陳毅: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部文書

黃埔軍校由孫中山先生一手創辦,1924年建校初期叫做“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名符其實的國民黨學校,但是就是這樣一所國民黨學校卻與共產黨蘇聯有著莫大的淵源。

孫中山與社會主義

毛主席曾經說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意義深遠,不僅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還對當時身陷困境的孫中山產生了重大影響。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孫中山早年曾嚮往社會主義,也曾以社會主義者自居,1905年,更曾專程前往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第二國際書記處,要求接納他為“黨的成員。”

當時的孫中山還是個小人物,他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孫中山與列寧

孫中山注意到列寧,是通過俄國的十月革命;列寧注意到孫中山,是通過中國的辛亥革命。

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一篇臨別演講,給列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這是”偉大的中國民主派的綱領“,列寧把對中國革命的希望,主要的放在了孫中山身上。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1917年11月,孫中山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消息後,馬上致函列寧,代表國民黨向布爾什維克黨人表示高度的敬意,並希望中俄兩國革命黨人團結在一起,共同鬥爭。

列寧看到孫中山信函後,稱這封信為“東方的曙光”,顯然列寧把孫中山的國民黨當做革命同志來看待。

列寧的使者

1920年,列寧的第一個使者維經斯基來到中國,他的任務既包括推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包括幫助國民黨進一步發展。

1921年,列寧的第二個使者馬林來到中國。馬林,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頗得列寧賞識,為推動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但他對初生的中國共產黨並不看好,反而對中國國民黨充滿了樂觀和希望。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馬林參加完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後,馬上南下去找孫中山。1921年12月,馬林在廣西桂林對孫中山提出了三條建議:

  • 改組國民黨,廣泛聯合工農大眾;
  • 創辦軍校,建立革命武裝;
  • 與中國共產黨合作。

這三條建議,成為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起源。

孫中山與越飛

1922年8月,又一名俄國人來到了中國,他叫越飛。越飛是老資格的革命黨人,真名叫艾布拉姆.阿道夫.亞伯拉罕維奇,克里米亞人,1908年就同托洛茨基在維也納編輯《真理報》,1917年十月革命時是彼得格勒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越飛以副外交人民委員的身份來華擔任全權大使,當時肩負兩個方向的使命

①在北方與吳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實際解決兩國懸而未決的中東路和外蒙古問題,維護蘇維埃國家利益

②如果北方受挫,就在南方幫助孫中山的革命政府

顯然,北方的吳佩孚並不讓他滿意,1923年1月,越飛到上海,與孫中山公開發表了《孫文越飛宣言》。這份宣言的簽署,代表著孫中山與蘇聯關係的正式建立。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孫文越飛聯合宣言》簽署後,越飛赴日本,從日本致電馬林轉告孫中山,宣佈向國民黨提供200萬盧布的款項和8000支步槍、15挺機槍、4門火炮、2輛裝甲車的援助,並派遣教練員幫助建立軍校。

蘇聯對軍校的援助

正是有了蘇聯資助的200萬盧布作為開辦經費,加上提供的大批槍械,才使國民黨獲得了建軍校的基礎。

軍校開辦前,孫中山曾批了300支粵造毛瑟槍給軍校,但是當時的軍工廠一心巴結軍閥,不以軍校為重,開學時僅僅30支,勉強夠衛兵用,廖仲愷反覆交涉也無濟於事。正在此時,蘇聯援助的槍械船隻到岸,一下運來8000支步槍,而且全帶刺刀,每支槍配500發子彈,還有10支手槍。

此後,蘇聯繼續運來槍支彈藥。

1925年,運到廣州的軍火價值56.4萬盧布。

1926年又將各種軍火分四批運來廣州。

  • 第一批,日造來復槍4000支,子彈400萬發,軍刀1000把;
  • 第二批,蘇造來復槍9000支,子彈300萬發;
  • 第三批,機關槍40挺,子彈帶4000個,大炮12門,炮彈1000發;
  • 第四批,來復槍5000支,子彈500萬發,機關槍50挺,大炮12門。

除了經費和武器,蘇聯還派來了大批軍事顧問,除了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顧問的鮑羅廷和軍事顧問的加倫將軍外,專門派到軍校工作的還有總顧問切列潘諾夫、步兵顧問白裡別列夫、炮兵顧問嘉列裡、工兵顧問瓦林、政治顧問卡夫喬夫等。

他們指導軍事、政治訓練工作,編訂了典、範、令和戰術、兵器、築城、地形與交通通訊五大教程,成為黃埔軍校後來堅強戰鬥力的基礎。


結語


可以說,沒有蘇聯就沒有黃埔軍校的建立。是蘇聯首先倡議國民黨創辦軍官學校,是蘇聯在軍校開辦的關鍵時刻送來了寶貴的資金及槍支彈藥,是蘇聯為軍校提供了大量軍事教員及教材。不管蘇聯的初衷為何,黃埔軍校的創辦,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北伐戰爭的勝利,為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養了大批將領,為中國抵抗外部侵略、促進國家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民黨創建的黃埔軍校,為何得到共產黨蘇聯的大力支援

#黃埔軍校##孫中山##蘇聯#

參考書目:《苦難輝煌》--金一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