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在四川綿陽市安州區黃土鎮人民村岳飛廟裡,有七尊圓雕石像,分別是岳飛、牛皋、張保、王橫、湯懷和佞臣秦檜、妻子王氏。

岳飛廟多在岳飛家鄉湯陰縣,為何安州區會有岳飛廟呢?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人民村的岳飛廟又叫七龍廟。廟宇規模不大,但石像醒目。

採用原雕手法雕刻的石像部分比真人大,岳飛石像呈坐姿,牛皋等人的石像排列在岳飛左右。秦檜夫婦雙手反翦跪在岳飛面前,可惜的是,當地村民將石像表面塗抹成了彩色,失去了本來面目。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原安州區文化館長劉佑新認為,石像群雕刻精美,刀法圓潤,神態如生,歷史、藝術價值較高,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岳飛石像的建造時間是清咸豐年間,約160年左右。”村民蘇懷遠說,小時候聽父親說,建造岳飛石像時,他祖爺的父親參與了運石料。石料每塊重1000多斤,全是青砂石。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村民謝興其說,聽老輩人講,運石料時,全部是在地上安圓木,前拉後推,用了三個多月,才把石料運完。

蘇懷遠說,1974年,岳飛廟被拆除。之後岳飛等人的石像日曬雨淋。後來有村民給岳飛等5尊石像戴上了斗篷,披上了蓑衣。一天,二隊隊長陳某某(已去世多年)為了試手藝,撿了一坨石頭向岳飛石像擲去,把頭部打斷掉在了地上。當天下午,他把岳飛石像頭抱回家藏了起來。其他石像也被村民抬回家保存下來。直到1997年重新安置岳飛等7人的石像時,村民才把石像抬出來,把頭接起。但秦檜夫婦的石像底座被村民打了餵豬的食槽,所以石像整體要比岳飛等人矮1米多。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20多年前,有人找到我們,願意出資4000元買石像,我們拒絕了。”人民村老會計蘇懷餘說,“當時石像沒塗抹顏料,面部清晰可見,手藝很難模仿。”

是誰建了岳飛石像群雕?

據資料記載,岳飛被害後,其家屬均被趕到海南島,直到宋孝宗即位後,經岳飛的孫子岳珂呼冤,宋孝宗才在公元1163年下詔褒封后裔,敕建精忠祠。從海南島返回的岳家後人在浙江、山東、湖北等省落戶。明末清初,湖北孝感一支嶽姓移民遷到四川鹽亭縣二井子即現在的金雞鎮。數年後,金雞鎮一個分支又遷到蓬溪縣。目前除了在蓬溪縣文井鎮建有岳飛精忠祠(花祠堂)外,黃土鎮的岳飛石像群雕,在四川還是首次發現。

(原創)綿陽安州區岳飛群雕石像成謎

岳飛石像在當地有幾種說法。一是明末清初,岳飛的後裔或部將移民到這裡建造的。二是秦檜的後代痛恨秦檜陷害忠良,建了石像。三是反清義士為了鼓舞士氣建的。但都沒有依據佐證,誰能說清楚其中的緣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