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Offer拿到手軟,程序員面試時要記得,一定要熟悉你負責的業務


對於求職者"經驗才是王道"


現在是年初,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在想著如何才能招到符合企業文化和優秀的人才而努力著,在這樣的一條招聘要求中這樣寫道:


有互聯網金融經驗優先


其實關於這種不成文的規矩,很多崗位的JD種或多或少有一些,尤其是一些比較專業的領域,如電商,支付,金融等。

包括招聘網站上,也有一條篩選條件是行業領域,


Offer拿到手軟,程序員面試時要記得,一定要熟悉你負責的業務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公司,都喜歡招有從事相關背景的求職者,比如程序開發,在一些大的公司都希望自己所剛招進來的開發有做過相關的業務。而且很多開發人員在換工作更傾向於自己所熟知的行業。

例如某支付領域的企業在招聘時會比較關注數據一致性相關的問題,電商領域的則比較關注如何設計高併發系統,


Offer拿到手軟,程序員面試時要記得,一定要熟悉你負責的業務


之所以會這樣,我認為有這兩個原因:

1、技術為業務服務。就像前幾天我在公眾號轉發過的一篇文章《世界上沒有技術驅動的公司》,雖然裡面的觀點我不全都認同,但是我認可作者說的:技術是服務於業務的,尤其是一個業務開發,如果自己做的業務都不瞭解,只是機械的完成自己負責的小功能的話,那麼我不認為他是一個好的開發人員。2、面試官熟悉這個領域。如果一個面試官在一短時間內都專注於某個業務領域的話,那麼他會對這個領域更加熟悉,更加了解這個領域的難點是什麼,坑有哪些,通過問一些問題,就可以大體掌握一個技術人員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最近我在做關於金融的項目多一些,所以對這部分內容比較瞭解,如果有遇到相關領域者的面試者我會非常願意和他探討一些關於金融的問題。


比如,我曾經遇到一個做過貸款業務中還款模塊的開發人員,我可能會圍繞著這一問題提問:

1、你們有多少種還款類型?(主動還款、到期系統扣款)

2、還款扣款的渠道是什麼?(網銀、支付寶、平臺賬戶餘額)

3、如何解決網銀大額通道關閉的情況,扣款失敗怎麼辦?

4、你們是不是有逾期,逾期是不是要算罰息。那如果因為銀行大額通道關閉了,導致用戶逾期,這種情況怎麼辦?

5、向銀行發起了扣款指令,但是銀行一致沒有明確的返回,比如返回系統繁忙,這種情況如何處理?6、多個渠道之間的扣款順序是如何處理的?怎麼避免多扣錢?

7、網銀大額轉賬,錢先從A賬戶轉到人行,人行受理成功後返回A髮卡行成功,然後系統就認為成功了。但是人行再給B賬戶轉賬的時候,有可能由於B賬戶受限,如司法凍結等原因導致轉賬失敗,人行會把錢退還給A銀行,那麼作為外部系統,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8、如何解決用戶的主動還款和系統扣款之間的併發問題?

9、和銀行之間的對賬是怎麼做的?如果對不齊,以誰的賬單為準?


經過這一系列的提問,從他的回答中,我可以基本的掌握他對業務問題的處理能力。

我問了很多關於遇到一些異常問題怎麼辦?一方面是因為我都踩過這些坑,想知道求職者處理這類情況的所採用的思路,這其實對於我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有時候求職者在處理某些問題上比我更出色,那樣我會對這位求職者更感興趣。

另外一方面,通過拋出一些實際的問題,也更加全面的考察一個開發人員的能力。我們在選擇技術方案的時候如果不能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各種異常,邊界情況,或則特殊情況,而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的話,肯定會給項目帶來不可預知的損失。

還有的時候,如果面試者只是負責還款功能,那麼我也會嘗試問一些相關的話題:


1、你們的授信是怎麼做的?風控模型是怎樣的?

2、你們貸款支用的時候,如果有多加擔保機構的話,你們怎麼做路由的,算法是怎麼樣的?


問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要知道應聘者是否有整體意識,是否瞭解自己的上下游、合作方和整個產品。因為這些也是業務的一部分。


有些人可能認為我問的這些問題很難。求職者在工作中沒有遇過該怎麼辦?

其實,我並不是一定要聽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如果沒遇到過,那麼大可以把這個問題當做一個實際場景,讓候選人可以想辦法試著去解決。


我更想知道的是,與我面對面的求職者對問題的分析、定位和解決是否有很好的想法。

今天聊在這,其實最後我想說的是,面試官真的會在意你真的非常熟悉業務嗎?這樣你的面試幾率會大得多。

我比較贊同的是,程序員的進步不僅在於技術上的提升,還在於對負責過的業務的思考,以及整個過程中面對問題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

如果連自己做過的業務都說不清楚,我很懷疑你的項目經歷是否真實。


作為面試官,我每次都是問小夥伴對業務理解的深度和業務本身專業性的掌握。技術知識點,都可以短時間堆出來。業務才是關鍵。


Offer拿到手軟,程序員面試時要記得,一定要熟悉你負責的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