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歷史文化名城 詩韻寶雞」「青陽峽」

一座城市的靈魂底蘊,在於她的歷史積澱所賦予的文化傳承意義。寶雞作為炎帝故里、周秦文明發祥地,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寶雞所在的渭水流域更是中國文學的搖籃。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淳樸的民風、傑出的人物,為詩歌的發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翻開寶雞厚重的歷史,歷代名人歌頌寶雞的詩詞歌賦更是璨若珠璣,讓我們看到中國文學的燦爛,感受到詩韻寶雞的魅力。

【青陽峽】

(唐)杜甫

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
岡巒相經亙,雲水氣參錯。
林迥峽角來,天窄壁面削。
磎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
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
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
昨憶逾隴坂,高秋視吳嶽。
東笑蓮花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
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寞。

【注】:

詩中描述了過青陽峽時的情景。峽在今隴縣西南,今名八渡峽。

「歷史文化名城 詩韻寶雞」「青陽峽」

【得家書】
(唐)杜甫

去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
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
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
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
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
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
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
農事空山裡,眷言終荷鋤。

【注】:

此詩為詩人在鳳翔行在得到家書後作。

選編自《歷代名人詠寶雞詩書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