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山清水秀亮麗縣城。

12月27日,湖南綏寧巫水河上,水清岸綠、時花織錦、綠樹成蔭,不管是近5公里長的沿河風光帶,還是河上的民族風雨橋景觀,都吸引大批市民前來拍照、遊玩,儼然鋪開一副“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綠中”的旖旎畫卷。原來雜草叢生、灘塗種菜的亂象不見了,代之以水榭亭臺、喬木成蔭的沿河風光帶;移步其間,反映綏寧特殊的地域特點和歷史文化底蘊的民族公園、兩江圍著縣城轉等元素應接不暇……這是綏寧縣全面推行河長制掛圖作戰後的美麗圖景。

河長制工作層層落實形成新局

湖南綏寧縣面積2927平方公里,轄8鎮9鄉,215個村19個社縣,總人口39萬。全縣河流分屬資水、沅水兩大水系,有溪澗2500餘條,其中5公里以上河流94條。水庫42座(中型水庫4座,小一型水庫6座,小二型水庫32座)。市管河道有巫水,縣管河道有蓼水、蒔竹水、平溪、曲溪等4條。巫水河系沅江一級支流,屬縣境內最大河流。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河長巡河。

2019年是綏寧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深入實施之年,也是從“有名”到“有實”的關鍵之年。該縣縣委書記、第一總河長唐淵強調:各級河長、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落實河長制工作的責任意識,全面貫徹落實“河長制”,認真履行河長職責,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流域治理;要加強巡查,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早處理,要加大河道巡查保潔力度,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作風統籌抓好河道“四亂”綜合治理,切實做到有人管事、有人辦事。縣委副書記、縣長、縣級總河長羅玉梅帶隊在巫水河開展河長制巡河工作,並現場督導河道環境綜合治理和巫水河沿線景觀規劃設計等工作。羅玉梅一行乘船沿著城區域內的巫水河段開展巡河,認真聽取相關工作彙報,現場瞭解巫水河道整治、河道保潔和打擊非法捕撈工作開展情況,並一一指出發現的問題,當場對問題進行交辦落實。

在縣領導的率先垂範、示範引領下,全縣河長密集開展巡河,縣鄉黨政“一把手”均開展了巡河督導,村級河長堅持日常巡護。截至今年11月底,該縣縣鄉河長累計巡河上萬餘次。河長常態化巡河,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河長治水新局面全面形成。該縣河長辦主任王世剛介紹:自2017年4月開展河長制工作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堤固”的總目標,重點抓好頂層設計、鎮鄉聯動和治理措施,以“1+1+7”治水體系為統領,全力推動水環境整治工作。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山、水、城市建築融為一體。

頂層設計“1+1+7”為河長制掛圖作戰護航

去年,為切實做好河長制有關工作,綏寧縣先後出臺《綏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明確水務、環保、交通工程建設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和《綏寧縣深化“1+1+7”治水體系三年行動方案》兩個重要文件,從頂層設計上為河長制掛圖作戰提供製度保障。與此同時,綏寧還配套實施了河長制工作督查、巡查、考核等七項制度,確保令有所行,監管到位。其中,所謂“1+1+7”治水體系,第一個“1”是強化短期治水措施,包括補水引水、生態修復、增氧曝氣等應急措施;第二個“1”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提標改造工程、河道綜合整治、農村分散式汙水處理、清淤等相關工程;“7”即7大整治方案,分別由環保、國土、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牽頭,包括工業農業汙染源整治、農莊整治及溼地公園保護、臨河餐飲整治、非法開採砂石整治、環境監測整治等7個方面。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古橋倒影綠水中。

該縣一方面督促鄉鎮落實河道管理範圍內的常態化保潔。另一方面,縣河長辦引導鄉鎮參加創建“樣板河”活動。縣河長辦統一制定了17鄉鎮樣“板河”公示牌、制定樣板河標準。縣財政投資60餘萬元,重點對蝦子溪、蒔竹水“樣板河”進行打造。各鄉鎮以“樣板”的標準開展河道保潔,起到“樣板河”輻射效應。再一方面,縣河長辦重點落實巫水縣城段的水面保潔工作。保潔船開展河面清潔80餘次,極大保障了界溪口電站庫區內水面清潔程度。“6.09洪災”過後,縣河長辦積極協調解決界溪口電站庫區內大量垃圾壩圍壩現象。

縣鎮聯動縣級抓統籌鎮鄉抓落實

農村生活汙水是河流汙染源之一,2018年開始綏寧啟動實施農村生活汙水分散式治理工程。目前,綏寧縣在建的農村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系統通過採用“複合濾池+人工溼地”的工藝,將農村生活汙水進行集中收集、集中處理、集中排放,實現農村生活汙水達到一級B類出水標準,一舉改變了生活汙水直排河道的現狀。預計到2020年底,綏寧將在縣內實現農村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系統全覆蓋。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河長制工作宣傳遍及每個角落。

該縣河長辦負責人說,縣鄉聯動作用在禽畜養殖場清理工作也得到充分體現,禽畜養殖場禁養區域由原來主幹河流兩旁30米擴大到500米範圍,禁養面積佔區域總面積的60%多,從去年9月開啟清理,通過縣鄉聯動,通力協作,深入做通做細養殖戶的工作,至今年基本完成清理,工作成效顯著。河長制工作從縣級層面予以統籌協調、督查指導,鄉鎮貫徹執行、推動落實,避免各自為戰,工作才能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針對治水多種專項整治行動梯次展開,交叉進行,聲勢浩大,一舉改變了全縣江河的基本面貌,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流成為當地風景線,群眾更加親水、愛水,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水環境治理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綏寧將更加壓實責任,加快完成已確定各項治理措施,消除存量汙染問題,防止問題新增和反彈,保持長治久安。

多項工作紮實推進

該縣今年自啟動河湖劃界方案編制工作以來。縣河長辦一方面制定《綏寧縣河道劃界確權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爭取得縣政府的支持;一方面積極核實應劃界河道基本情況,對接編制底圖,做好劃界準備工作。目前,巫水、蓼水、通道河的編制方案已完成,其餘河流方案編制方案工作預計12月底前完成。

綏寧:全面推行河長制 打造水清岸綠美景圖

打擊非法捕撈在行動。

今年該縣收到省、市河長辦交辦件共4起22項。針對交辦的問題,縣河長辦與相關承辦單位共同分析難點和重點,出點子、想辦法,督促承辦單位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改工作。目前,省市交辦的整改問題均已按照河長制“一單四制”的要求,全部完成整改銷號工作。

繼續開展河庫“清四亂”專項行動。針對全縣河庫管理範圍內“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各相關鄉鎮加強整改工作力度,2018年發現的10處“四亂”問題,均已完成整改銷號。為防止產生新的“四亂”問題,縣河長辦和各鄉鎮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同時以舉辦6·5世界環境日誌願者活動契機,集宣傳員、信息員、監督員、清潔員四個職責於一身,並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投身到河庫保護當中。

綏寧縣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進一步做好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整治,如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農村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等。此外,短期應急如生態修復、小型的水處理裝置,做好河岸線內外的生態提升和景觀提升。“城市的其中一個重要內涵就是以水為魂,以水環境改善提升為重要的標誌。所以我們要全面落實好河長制、庫長制,讓我們的綠水青山變得越來越多,真正體現綏寧‘城在水中、城在山中、城在綠中’,讓水點亮城市。”該縣河長辦主任王世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