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柏油路修到家門口,高寒彝村正在蛻變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黃克超)“感謝共產黨”“黨的政策好”“我們做夢也想不到柏油路會修到家門口”這是木掌鄉親們發自肺腑的心裡話。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高寒彝村正在蜕变

通往木掌村的柏油路

從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牛街彝族鄉鄉政府出發,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往南驅車七十分鐘便到彌渡縣最南端,彌渡歷史上最貧困的行政村之一木掌村。木掌村有12個村民小組,307戶1125人,93%人口為彝族同胞 ,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4戶540人。這裡群山環抱,山高箐深,屬高寒山區,自然條件十分艱苦。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高寒彝村正在蜕变

木掌村新貌

以前,全村基礎設施薄弱,交通閉塞,飲水、用電、住房等方面都相對落後,扶貧工作難度大。為了貧困的彝族同胞在小康路上不掉隊,大理州志辦、彌渡縣人社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作用,頂在前面、幹在難處、掛鉤幫扶,積極穩步推進各項扶貧工作。

2014年開始,通過派駐村扶貧工作隊精準扶貧、積極協調配合村“三委”推進扶貧項目實施、動員群眾投工投勞做好扶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分期舉辦勞動力轉移和種養殖技術技能培訓做實做強種養植產業、擴大勞務輸出等方式,大山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高寒彝村正在蜕变

12個自然村鋪起了平坦的石板路

一條投資3200萬元新建的柏油路通到行政村,徹底解決了鄉親們幾輩人出行難的問題,修通了鄉親們的致富路,點燃了彝鄉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投資370萬元啟動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讓12個自然村鋪起了平坦的石板路,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投資40多萬元抓實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建設,讓家家戶戶用上了清潔乾淨的自來水;投資500多萬元蓋起了嶄新的學校,每天早晨校園裡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在雲霧繚繞的山谷之間迴盪,不斷完善的電力設施點亮了彝山燈火和希望……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高寒彝村正在蜕变

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

綠水青山間柏油路和希望還在延伸,掩映在核桃樹下安全穩固的青瓦白牆住房異常耀眼,打整得乾淨整潔美麗農家小院種滿各種奇花異草芳香樸面;太陽能、洗澡間、家用電器、衛生廁走進了尋常人家;孩子有學上、生病有醫保、房前屋後有產業、人人有謀生技能,人人有安全住房,這是木掌彝村的真實寫照。恍如夢境,往日閉塞、髒亂差的木掌村整體風貌和群眾的精神面貌一天一個變化,一天一個模樣。一個充滿勃勃生機、人民安居樂業、和諧幸福走出哀老大山的彝家“世外桃源”正油畫般展現在人們面前。

聽,在走向新生活,勤勞致富路上新成立的彝家文藝打歌隊正在用彝家打歌和調子吶喊出新時代的最強音,用自已的方式詮釋著彝家兒女在奔小康路上信心百倍,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相信彝家兒女幸福的打歌會跳得更響,調子會唱得更亮,木掌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