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該如何分析?

我昨天提到了高盛下調了油價預期。很多人說高盛反買,別墅靠海,那麼高盛的分析應該相信麼?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高盛下調油價預期的內容:

高盛認為2020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2.1百萬桶/日,對第二季度布倫特油價的預測從57美元/桶下調至47美元,整整下調了1​0美元。(由於WTI價格一般低於布倫特5-7美元,那麼WTI價格第二季度可能只有40至42美元。)

高盛認為布倫特油價在4月築底,築底在45美元,然後到年底會逐步恢復至60美元。(同理推測,WTI價格可能會築底在38-40美元左右,然後逐步恢復至53​-55美元左右。)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該如何分析?

判斷一:油價不一定精確地在4月築底

高盛認為油價會在4月築底,這一點其實並不一定很精確,高盛認為是4月築底大概是判斷疫情在4月隨著天氣轉暖會得到控制。從EIA下調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來看,石油需求負面影響較大的月份會一直持續到5月、6月。所以保守點估計,油價如果不能在4月築底,那麼也可能會推遲至5、6月份築底。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該如何分析?

按照EIA 2月短期能源展望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整體寬鬆,注意下面2020年Q1和Q2的產量高於消費量,下半年好轉。所以油價可能會在Q2結束之際(5、6月份)加快反彈。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該如何分析?


判斷二:油價不一定繼續大幅下跌

雖然油價不能排除短期內再次尋底的風險,但是油價當前的點位已經是偏低了,縱觀油價的多年走勢,油價的底部整體還是抬升的。

布倫特油價15年走勢如下。

高盛下調油價預期,該如何分析?

在這十五年間,布倫特油價長期低於50美元的時間只有兩次,一次是2008年底2009年初,當時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大概持續了5個月左右,其間油價還有過突破50美元的時候。第二次是2015年底2016年初,這次是原油市場的供大於求在2014年下半年得到集中反映,原油價格腰斬,2016年上半年全球石油供給下降才把油價給拉回來,這段時間持續時間比較長,大概持續了一年左右。

當前的下跌很明顯是因為疫情恐慌帶來的下跌,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的經濟增速普遍認為不會差於2019年。疫情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擔憂情緒,價格也已經有所反應。所以只要對疫情有信心,價格會很快反彈。目前的積極信號是,中國疫情得到了控制,而且在積極復工。只要世界對中國有信心,油價就不會崩到哪裡去,不排除繼續有小跌,但大跌的可能性較小。從上面的EIA調整石油需求的圖中可以看到,中國因素在受衝擊的幾個月份都佔到一半或一半以上。中國穩住,油價就會穩住。

此外,各國可能紛紛跟進美國進行降息,應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然這裡也存在風險,那就是需求下降的風險超出當前預期。


判斷三、高盛預測的點位最好從趨勢上去理解

高盛認為布倫特油價在4月築底,築底在45美元,然後到年底會逐步恢復至60美元。這種點位分析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市場無法形成如此精確的群體認同。

因此高盛預測的點位最好從趨勢上去理解,也就是說它認為油價在短期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可能會再次探底,然後開始慢慢反彈,理解了這一點就夠了,至於點位,從來沒有誰是神準的,否則也不會有高盛反買別墅靠海這句話的流行。

總之,高盛的分析由它一定的道理,但最終的判斷還需要投資者自己去獨立判斷。


————————————



期貨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有產生損失的風險。因此,交易者應該僅僅投入他們可以承擔損失的錢,這些錢損失掉以後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每次僅應投入這些錢的一部分,因為他們不能指望每筆交易都賺錢。所有在這裡討論的例子都是假設的情景,僅是出於解釋的目的,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本號對於市場、天氣、庫存、技術面等的所有觀點僅是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實操建議,也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號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機構和個人的報酬,純屬於一個實操小散的獨立觀點。基於個人愛好,經常發文。


本號一直聚焦基本面知識分享,本號從來沒有喊過單,以後也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莫測。


未來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如果不是隨機的,那麼未來就能用公式預測出來,能麼?不能。


————————————

本文僅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