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朝陽千佛洞,古稱白虎關。坐落在遼寧省朝陽市南35公里的南雙廟鎮,從朝陽市區出發,自駕車大約需半小時,朝陽市去往建昌的公路上有明顯的指引標識。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這裡是1.5億年前燕山山脈造山運動而形成的獨特地理地貌。巖性特徵為古海底沉積的漂礫岩,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等顆粒填充,特殊地層還含有古生物化石。在1.5億年前,火山噴發造山運動中,地売變遷,海底凸起形成高山,海底的藻類微生物和生物經過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分解氧化,隨水流失,形成了一個個天然巨大石窟。石窟沿山脈條形分佈,貫穿整個景區,猶如巨龍蜿蜒,遠遠望去,點將臺恰似龍頭。石窟是由古海底石瞧形成的神秘世界,是一座典型的海底遺址博物館,令人驚奇。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在紅山文化活動區域內,是中華文明源頭之地,佛教文化在三燕時期即已聞名,是中國去西天取經第一人、也是關外去印度取經唯一的大德高僧釋曇無竭講經的道場。到唐朝時香火更加興旺。這裡出土了十餘個石棺和經幢。據記載,經幢是東晉大書法家王曦之第七代子孫智勇大師所刻,此人書法奇妙,一生素食。專家考證,經幢屬遼代遺物。2009年初,點將臺下出土了138樽古石佛,造型各異,古樸傳神,現供奉於古佛殿內。還出土有石器、陶器、古錢幣等珍貴文物。這裡流傳著唐朝大將薛禮東征時在此安營紮寨,並與遼國大將蘇蓋文決戰,大唐天子李世民也親臨這裡,為戰死的2000餘名將士舉行祭典儀式。這裡流傳著薛禮救唐王,薛禮鞭打石佛,金雞石與蜈蚣石等千古傳說。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這裡風景獨特,景區內鬱郁叢叢,植被繁茂。春夏之交,一眼望去,滿眼綠色,景點和行人都掩映在叢林之中,散發著高負氧離子,是養生、避暑休閒的理想場所。秋天,景區層林盡染,古楓樹、古槡樹、山杏樹、蒙古櫟,紅、黃、藍、綠、紫,五彩繽紛,交相輝映,形成了天然的山水畫廊。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朝陽千佛洞,美的讓人只顧流連不願歸


景區分五部分:一是薛禮徵東點將臺。景點有環臺路、歲月有痕、海枯石爛,通天洞,一線天,吻石、石床、夾板石、石來運轉、上臺路、柱角石窩、大腳印、水槽、日月石、官印石等。

二是古佛洞,供奉千年古佛。途經景點有千佛小溪、小橋流水、古滕芝徑、黿神、八卦圖、天下第一大福、博物館、蜈蚣石等。三是賜福洞。供奉西方三聖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右脅侍大勢至菩薩。相傳這裡是塞外大德高僧釋曇無謁講經的道場。四是南海觀音朝北海。沿途主要欣賞石雕石刻和享受林中高負氧離子的環境。五是抗日英雄趙尚志影視基地。主要有茅草屋、影視道具陳列、鄉村美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