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我們大致都看到信佛學佛的人,寺廟禪堂學佛拜佛的人,看到一般中老年人佔大多數,為什麼如此多?民間都流行一句諺語“薑還是老的辣,棗還是紅的甜”,個人經驗感受,一般學佛信佛的中老年人都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看到得也多了,經歷的也多了,對人生的感悟體會更多了。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年輕人學佛信佛為什麼少呢?甚至還有的人還毀謗,拿嗤之以鼻的態度待之,真是可憐。因為因緣不夠,參考佛的“三不能”一、“無緣不度”。二、“定也不轉”。三、“眾生不盡”。南懷瑾老師說——以宗教性的名詞來說,基督教、天主教叫它“上帝”、“主宰”、“神”,伊斯蘭教叫它“阿拉”,佛教則以“如來”、“佛”稱之。像這一類的宗教性字眼,一般人很容易根據自己的知識、習慣以及下意識觀念,在自己的心理意識上,構成另一種偏離原意的想象概念,混淆不清,甚至還蒙上一層濃得化不開的神秘色彩。這種單憑一己的好惡與想象所形成對形而上真理的認識,其中牽涉的問題是相當嚴重的。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以我個人來講,學佛以來,好處大了去了。拿生理來講,首先相貌發生了大改變,臉盤越來越圓了,也變得慈祥多了,心也沒有那麼浮躁了,最起碼能靜下來。一點沒有胡言亂語和誇大其談,不打妄語,打妄語這個因果挺厲害的。自己沒有學好,不要出來亂講,包括我,要畏因果。所以各位法師、和尚、居士再三強調佛法的六波羅蜜——一、“佈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重中之重,不容易的。比喻持戒,我們今天覺得手機好玩,沉迷其中。正如辛嫁軒居士的一首詩:“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直至心散亂昏沉到極致,才想到佛法,然後修了一段時間,覺得枯燥乏味。人啊,都喜歡追求刺激,感官享受快樂,要懂得“物極必反”這個道理。一定要看得到這個因果,持戒做到,哪怕今天看上一頁書,也有益處。大致說一下這個,說禪定又牽涉到醫學氣脈了。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管是學佛修道,還是做事業職業也好,要做到孟子的“不動心”,不為境轉,這個都是功夫。人為什麼那麼多煩惱,大致都是動心。一動心這個慾望就有了。一動心,就半途而廢了。都得下苦、立志。即黃檗禪師所說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歷一番苦行,怎能看見成就。人生本來就是苦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都是境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沒有什麼成就是一蹴而成的,都是慢慢積累的,慢慢修的。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說到“道”“天人合一”,都太深了。看那些古聖先賢,近代的佛教界的“虛雲高僧大德”、“夢參長老”、“印光法師”、“弘一法師”等……,道家的真人“米晶子道長”……,為何有如此大成就。我的個人愚見,他們都悟道了,掌握了道,他們的言語思想行為都達到了符合自然,達到了“天人合一”,太深了,一句話兩句話講不完的。


鄙人拙筆,水平有限,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學者、讀者斧正、指教。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 虛老,隔著屏幕都能感覺氣場的強大。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 夢參長老與南老師,多麼慈眉善目。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 道家的米晶子真人。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 南老師學生,恆南書院院長李慈雄先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