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教導?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在寫這一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聲明一下我的身份:我既不是一個育兒方面權威的專家,我本人還沒有當父母

,所以這篇文章對我而言,我只能通過我自身成長的經歷和自己所想到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

先來說說當孩子犯了錯時,父母應該怎麼去教育

《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段:劉備關羽率兵出征,留下了張飛去守徐州。在臨行之前,劉備再三叮囑自己那個脾氣暴躁的三弟,讓他不要醉酒誤事。但是張飛沒有聽大哥的話,醉酒鞭打部將,結果被呂布偷襲徐州成功,劉備也丟失了自己的根據地和家眷。在張飛逃回劉備那裡時,關於一見面就要責備張飛醉酒失城的過失,弄得張飛差點羞愧難當,拔劍自刎……

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較於張飛這樣的成人來說,其實脆弱多了,何況張飛在犯了大錯了之後心理承受能力也沒有那麼的堅強。我們平時嚴格要求孩子不假,但是孩子也要有精心的呵護才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

小的時候我每次考試,作為一個當代教育培養的年輕人,我其實還是比較在乎自己的成績有沒有考好的,但是每次考試帶回家的成績裡,我就發現,我媽對我考到高分的卷子往往持有批判態度,相反對於我每次真要考的極差的成績,通常都給予的是安慰和鼓勵

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教導?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這種教育模式一直延續到我上大學之前。

教育的精緻與嚴格本身其實是對立統一的,就像每次在事情發生之前,家長總是會給我造成一種杞人憂天的錯覺:不是指責我這個不對就是我這個沒有做到位,但是往往在事情結果出來之後,好的咱們皆大歡喜,壞的我家長也不會說我沒有努力,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之類的風涼話。其實這樣做,現在想想是很有道理的,在自己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時,如果父母再對孩子橫加指責,那隻會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關係的衝突的對立。孩子的性格可謂是不在沉默中爆發收穫更多的戾氣和粗暴,就在沉默中滅亡收穫抑鬱了。

其實後來我看書了,大學正好也學管理學了,我才知道母親當時這樣做這其中其實是有很多很多原因的。

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教導?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根據管理學的理論:在下屬犯小錯誤的時候,要嚴格對待,讓下屬充分的認識到導致事情失敗的原因。《新唐書》有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意思是指:大的禍患往往是從細小的事情開始積累的,這個時候你掄起大棒,告訴下屬失敗的原因和事態如果不改變將會演變到災難的程度,他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避免將來出現更大的事故。但是,如果出現了重大的事故時,由於受到的損失已經足夠讓一個人刻骨銘心,還要面對別人接踵而來的嘲笑時,此時如果你再進行厲聲的呵斥,那麼你就可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時亡羊補牢最好的策略是:你要先將當事人的情緒給控制下來,以免會遭受更大的損失,待到事情的局勢到了自己能夠掌握的情況之下、當事人的心情平靜之後,你再跟他分析事情的成敗得失。

當年西路軍全軍覆沒,只有徐帥一個人回到了延安,毛主席卻熱情的對徐帥說:“只要你回來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嘛!”你看看,如果此時你站在徐帥的立場上,你會是什麼感受呢?相反,在十年之後攻打錦州的問題上,由於事情還沒有到惡化甚至是失敗的局面時,毛主席就不止一次批評過林彪,告訴林彪戰略上不打錦州的嚴重後果。而對於西路軍和金門這樣的敗仗,毛主席卻只讓當事人“總結教訓”,下一次爭取不犯錯並且獲得更大的勝利。有的時候,事情既然已經糟糕了,那麼幹脆我們就一把火全都燒個乾淨,知恥而後勇,先辱後榮。

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胸懷(格局)

我媽常常跟我說,其實養孩子,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孩子自己在成長,家長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我問比如在教育我的二十年裡,她學到了什麼,她跟我說了很多答案,但在這裡我不準備細說,我只想說一個詞—胸懷(格局)

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教導?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如果你希望孩子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的人,那麼你首先得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的人。你不可能從豬圈裡養出千里馬,也不可能從盆景裡面栽出萬年松。只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你要多讀書”之類的話時,能不能先問問自己,你本人有沒有閱讀的習慣?

我們總是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啟蒙老師,是因為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擁有模仿的天性,一個人小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而社會給孩子所帶來的歷練其實就是在白紙上作畫的顏料,人之所以成為了人不是因為他生來是人,人是收到社會環境潛移默化所影響、所改變的。

比如在當時我家,你想要在週一到週五看電視,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我爸想看電視也會被我媽給阻止,現在我可以理解了,但是在當時我根本就不會理解這個問題啊,我只會想:憑什麼只有我爸可以看電視,而我不可以?為了讓孩子不看電視,不玩遊戲,家長首先要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和孩子一樣的事情。因為你的行為不僅僅只代表了你自己,更會給一個正在模仿與成長期的孩子造成深刻的影響。

這種胸懷,其實很難得。

為什麼古代李廣、吳起、盧象升打仗,都是一呼百應?其實作為名將,他們自己都是以身作則的典範,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士卒才樂於效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