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踏入養豬行業的忠告:經濟賬、付出、行情都捋一捋

今天同大家分享一個養豬是否賺錢的故事。經濟賬、付出、行情等都捋一捋,再看是否適合自己。(本文較長,望耐心讀完)。


01 養豬怎麼賺錢


養豬是否賺錢,取決於兩個因素:


1、養殖場不幸遇上了豬瘟,可以說是一場滅頂之災。


2、必須親自幹。自己不操心,凡事交給打工的人,你就等著破產。


不尊重科學養殖,用土辦法和過度節省成本,同樣等著破產。除了這兩個因素,養殖基本都是賺錢的。賺錢在於多少,取決於市場價格。市場價格非養殖戶所能預測。


一般情況下,活豬成本5—6元一斤(包括母豬、育肥豬飼料、獸藥、水電、日常費用),超過這個價格,就是你的毛利潤(不算養殖場建設投資)。如果你的養殖場成本已經收回,那麼賺的錢就是你的純利潤。比如一頭豬成本5元/斤,現在市場價格20元/斤,生豬體重250斤。那麼一頭生豬賣5000元。養一頭豬的成本1250元。利潤3750。


一般問養殖戶有多少豬,說得是母豬。現在的母豬都是高產豬,母豬一年繁殖2窩,兩年5窩,每窩10-18個。有些人不會養(死亡率高)或者經營不善,能保住5-8個就不錯了。所謂的賠錢,就是別人一窩能下15個豬仔,而且全部能活下來。你一窩10個豬仔,還沒斷奶存活的就剩下4、5個了。


一頭母豬的價格比如3000元(現在這價格想都別想了,無論價格多高能買到都不錯了)。飼料每個月200元,一年飼料費用2400元(實際母豬一年飼料超過這個數字)。還有獸藥等費用,算下來一頭母豬成本一年差不多3000元左右(自己粉玉米和豆粕,成本低一些)。


如果這頭母豬一年2窩,每窩保證成活10個。那就是3000/20頭=150元,這150元就要攤到每頭仔豬上,每頭仔豬150元+斷奶後(一個月)繼續吃兩個月保育料+三個月育肥料,平均每月200元,五個月1000元。再加上水電、生活雜項支出,就是上面所說每頭活豬成本差不多1250元。


按照現在的價格,50頭母豬規模的養殖場,每頭母豬每窩保證10頭仔豬成活,一年的毛利50×10×2=1000頭。意味著這家養殖場一年的出欄量有1000頭育肥豬。活豬市場價格20元/斤,每頭育肥豬平均250斤/頭,那麼一頭活豬出售價格5000元。這家養殖場毛利5000元×1000頭=500萬。每頭成本1250元,淨利潤3750元。一年淨利潤3750×1000=375萬。


養殖戶的養殖觀念和經營方式不同,有些人能保證每窩10-15個,假如平均按12個算,每年又多了50×2×2=200頭,這就意味著他的養殖場比同行多賺了200×3750=75萬。


以上的利潤是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如果一年內生豬價格平均在20元/斤,那麼以上的核算法成立。


50頭母豬規模的養殖場,按照現在價格,一年毛利潤500-600萬。淨利潤375-450萬。按照去年活豬8元/斤的價格,一年毛利潤200萬,淨利潤75-90萬。自己算算翻了多少倍?


網上很多人喜歡聽風就是雨。有人跟他說養豬賺錢,他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也有人一聽別人說養豬風險多大,一旦豬瘟來了就傾家蕩產,他就止步不前了。


我想對有此想法的人說一句:凡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而不是參考那些比你還無知的人的建議。因為他們不是道聽途說就是憑空臆測。有那功夫,不如去聽聽養殖戶的建議(當然,養殖戶一般絕對不會告訴你。哪怕養殖場員工也不知道。)”


02 實際養殖成本


1、你要有一塊地。無論是自家的還是租用的,場地的大小取決於養殖規模。50頭母豬至少10-15畝地。場地必須三通一平(水電路通,場地平整。)單就租用場地,南方大多數人基本就別想了。即使北方,三通一平的場地輪不到你。人家拉電、修路、通水、平整場地都是投資,沒有讓你掏點租地費就無償使用的道理。


2、拿到租地合同(一般租用10—15年,3-5年勸你別幹了),除去三通一平的投資,拿到合同可以辦營業執照,然後建設養殖場。養殖場如何建設?


一頭母豬三個圈。50頭母豬,至少跨度15米左右、長度40米的一個母豬圈。圈內一排為母豬定位欄50個,另一排母豬活動的圈十幾個。也有人不用定位欄,全部使用豬圈。豬圈可以根據豬舍尺寸用無縫鋼管焊接。每個豬圈要有通風和保溫(北方),地面全部混凝土硬化,厚度10公分左右。這就是母豬圈。


還有產床圈,用於母豬產仔豬。產床圈內安放10組產床(50頭母豬規模)。還要一個帶輪子的上豬活動臺。產床圈必須保證通風和保溫,尤其保溫,大多數養殖場因保證不了溫度造成大量仔豬生病或死亡。


剩下就是育肥豬圈。基本3×6米一個豬舍,用鋼管焊接。兩排,每排11-12個。育肥豬圈一定要注意通風,通風做不好豬容易咳嗽生病。


這就是一頭母豬三個圈,還要蓋一個飼料庫,如果自己粉碎飼料(降低成本),需要1-2噸粉碎機和一臺稱。用於母豬和育肥豬飼料粉碎。飼料庫同樣需要乾燥通風,防止老鼠等。


然後就是上豬臺(賣豬時)、地磅(稱豬)、蓄水池和排汙池,還有生活場地等,根據每個養殖場情況不同,建設標準也不同。有些養殖場育肥豬和仔豬是分開的,所以還建有仔豬圈,裡面放有網床,用於安放斷奶1個月後(60天內的仔豬),剩下3個月直到出欄,育肥豬都是在育肥圈度過的。


總體而言,如果沒有三通一平的費用,建設一個母豬圈,一個產床圈,兩個育肥豬圈或者一個育肥一個仔豬圈,水池、排汙、生活場地等,費用至少50-60萬。這個標準還是用廢舊彩鋼板建設。如果土豪標準,那就沒有上限了。


50頭母豬,一頭母豬至少準備3萬週轉金。仔豬除去一個月吃奶,直到出欄剩下五個月全部吃飼料。一個月平均200元×10頭=2000元,這就是一窩豬每個月飼料成本。一年2窩,就是2000×5×2=2萬。母豬的售價加母豬成本0.6萬,合計2.6萬。實際現在的成本高於這個數字,無論飼料還是母豬價格都漲了,尤其母豬價格。很多種豬場都自留,根本不賣。50頭規模母豬出欄量1000頭以上的養殖場,前期建設+後期活豬投資,至少200萬,而且這200萬要保證有,不是到買飼料或者用錢才東拼西湊。一旦資金斷裂豬吃什麼?


最後,我想說的是重中之重。你從來不會養豬,別以為養豬跟養寵物狗養貓一樣簡單。從不會到會,哪怕你認真學都要交上昂貴的學費,什麼豬配不上了、流產了、生病死了、應激反應死了、各種意外……你要親自鏟糞,否則你無法通過糞便判斷豬是否健康。你要親自洗圈,還要消毒。最核心的是給豬打針,什麼病用什麼藥,這些需要長時間累積經驗。


你買來的母豬100斤左右,要養到300斤以上才能配種。這就意味著除去場地建設時間,母豬長大4個月,發情配種114天(120天4個月),生下仔豬到出欄6個月,一共14個月你就使勁往裡面砸錢,別想著賺一毛錢。這14個月你沒日沒夜地幹,操心能讓你崩潰(尤其配豬和產豬)。你去問問很多養殖戶,他們都會告訴你做好兩年吃苦的準備,而且沒有一毛錢收入,你必須熬著。


03售賣與行情


那些說育肥豬養到300斤、400斤的,純屬胡扯八道,一聽就是外行。一般出欄育肥豬200-250斤。因為超過這個數字,意味著豬不再長膘,而且飼料被成本高。


另一個原因,尤其城市裡都要200-220斤的,因為這個重量的肉瘦,300斤三指寬的膘誰會買?除非農村!農村人喜歡膘厚的,而且農村養豬不是用飼料,也不在乎出欄時間,養8個月都沒問題。豬的出肉率70%左右。一頭250斤的豬出肉170斤左右,剩下的是頭頂和下水。


一頭生豬價格20元/斤,250斤出欄,價格就是5000元。豬販子拉到屠宰場後出肉170斤。5000/170=29.4元,批發價最多30元,因為豬販子要掙幾毛錢,他有運費和其他費用。豬販子一頭豬賺十幾塊錢,下水150-250左右。所以那些一車100頭豬去屠宰的販子,一趟賺兩三萬,並不是每天多,他需要到處收豬。


曾有人說:“豬販子挺賺錢啊,不行我也買車也幹吧!”我說你別做夢了!你還能吃的了這苦?你去養殖場問問,誰賣給你?當地幹這個行當的,永遠固定的那麼幾個人,你想進入分杯羹,門都沒有!就算你有機會幹,你去養殖場趕頭豬上車試試,能趕上去幾頭算你有本事。包括市場賣肉的,你根本別想進入。


隨便一個人都能賣肉,那些賣了十多年的去喝西北風嗎?而且分割肉是個技術活,沒有兩下子想都別想了,分得亂七八糟,連骨頭都分不出來,沒人買。沒人買你就乾著急吧!早上天還沒亮就蹬著三輪或者電動車去批發吧,一干就是多少年,週末或者節假日就別想了,最多過年休息幾天。不認識肉質好壞,同樣待在店裡或者攤子前乾著急吧。那些凡事都喜歡說“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都是吹牛和異想天開的。除了做夢過過嘴癮,沒有任何能耐。


見過太多最嘴上跑火車的,說的天花亂墜、賭咒發誓,一到做事花花腸子就出來了:還沒做事就想自己能賺多少,而且每個月都有工資。明明一個打工的命,小錢看不上想做生意賺大錢。可偏偏又等不及,也承擔不起任何責任。幹了沒兩天就怨聲載道、滿口後悔。


也有些一開始心思就不在如何經營上,每天想著怎麼採購,怎麼吃回扣。別人不好意思說他,他就沒完沒了吃下去。反正你賺錢他跟著分紅,賠錢他有回扣。拿著別人對他的信任幹著歪門邪道的事。


還有人自以為自己無比聰明,永遠想幹指頭蘸鹽。要麼自己只投入股份,人從來不去養殖場,年底等著分紅。要麼每天混日子,屁大點規模吆五喝六、趾高氣昂,每天梳著背頭油光鋥亮,皮鞋一塵無染。想讓他乾點活節省點人工成本,你就別想了。這種人根本就不是做事的料。


更多的人永遠在計劃,永遠在大談理想,可惜永遠在口頭上。談了好幾年,從來沒有邁出第一步。好不容易下定決心了,顧慮也就接踵而來了:萬一不會怎麼辦、萬一價格掉了、萬一被人知道恥笑、萬一過幾年形勢變了……永遠都活在萬一裡。不錯!不苦不累,能輪到你幹嗎?你真是那塊料,先去豬圈鏟半年豬糞再說你的決心,而不是待在城市裡每天狐朋狗友成群、兒女情長滿腦子美女小姐姐,每當空虛來臨就開始胡吹亂侃。


另外,我說的50頭規模,指的已經有養豬經驗的人。一般人就從5頭—10頭母豬起步吧。那些養了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二十多年的人,很多最開始都是這個數字起步的。從來沒養過豬直接上幾十頭母豬的,一旦價格跌落就等著跳樓吧。當然,也有人覺得養母豬投資太大、風險太大,蓋些豬圈養育肥豬的。


養育肥豬就是根據市場價格去別的養殖場買仔豬回來,等到四五個月育肥豬達到一定重量再賣出去,中間賺取差價。育肥豬同樣有風險。有人一頭仔豬800元買了100頭,這就是8萬。


等到養成育肥豬賣出去時趕上價格下跌到每斤6元,250斤×6元=1500元,買豬成本800元+1000元飼料成本(買的仔豬不用6個月)=1800元,這就一頭豬虧了300元,100頭虧了3萬。只有買仔豬時能保證幾個月後育肥豬價格大於1800/250斤=7.2元/斤本錢才敢買豬,否則就等著賠錢,買的越多賠的越慘。


04 養豬行業現況


養豬是一個非常吃苦非常熬人的行業。一般價格下,養豬的人都是賺的辛苦錢。如果50頭母豬每頭平均500-700的正常價格,一年淨利潤50-70萬沒問題。像現在活豬20元/斤和去年豬瘟4.8元/斤的價格都是無法預料的,都屬於兩個極端。


我幾乎沒有見過年輕人(90後)養豬的,因為吃不了苦也耐不住性子,更怕傳出去身邊人知道後笑話。只有個別家庭農村家庭特別差的才養豬和販豬。有個當過兵的88年的男孩子,自家養殖場規模80多頭,家裡本來養豬的,他很有魄力和膽識,曾在新疆邊界服役5年,非常能吃苦。回來後跟家人一起養,淘汰了本來的設施和養殖方式,採用現代化科學養殖。現在他的養殖場一年出欄近2000頭,像今年的價格,如果沒有過多浮動,穩穩賺600—800萬甚至過千萬沒有任何問題。


還有一個50多歲的大叔,幹了20多年掏糞和種地的活,後來趕上拆遷,補償了70多萬。他勸家人都合夥養豬,沒有人感興趣也沒有人支持,他就買了30頭母豬起步。2016年每斤10.5元的價格他遇到了,現在每斤20元的價格他還是趕上了。現在他的養殖場100頭母豬規模,一年出欄快3000頭了,在當地縣城是數一數二的。3000頭什麼概念?一年差不多1000萬淨利潤。親戚們羨慕嫉妒恨地眼珠子快出來了,有些找他借錢,幾萬塊錢人家就當送給你了,沒打算再讓你還錢。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任何行業都需要人幹。如今社會生存壓力大,很多人變得非常浮躁。尤其年輕的一代,滿腦子想著怎麼快速發財、怎麼一夜暴富。我想說這樣的人完全是痴人做夢,你見到有人走捷徑,但你沒看到那個捷徑後面的巨大風險和人傢俱備的你所沒有的特殊資源。普通老百姓還是別做夢了,除了踏踏實實、勤奮吃苦,沒有任何捷徑。走捷徑的結果就是走冤枉路,遲早你還是要面對現實。


遠離身邊那些浮誇的人、胡吹亂侃的人、道聽途說的人,睜大眼睛好好看看現實吧。一個人無知不要緊愚蠢不要緊,最怕的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無知愚蠢,喜歡聽別人編故事、喜歡拿這些故事沉浸在夢幻裡麻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