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在中國吉林省的中朝邊境上有一座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巧妙融合煥發著無窮魅力的小城市集安。2016年9月28日至30日,記者隨《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集安》採風組前往此地。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最著名的就是當年高句麗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古蹟遺存。由此,2004年7月,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五女峰秋色(攝影:馮贛勇)

集安市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鴨綠江相望,邊境線長203.5公里,是我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西南與遼寧省接壤,北與通化市接壤。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幅員面積為3354.90平方公里,2013年,集安市實現生產總值9.17億元。集安市有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鴨綠江風景區、雲峰湖風景旅遊度假區、好太王碑等著名的自然、人文的歷史文化景點。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旅遊導示牌(攝影:馮贛勇)

如果說,集安除了擁有高句麗這樣的獨一無二的一段記載厚重底蘊的史前文化遺址的話,那麼,集安的包括五女峰、雲峰湖等一系列自然景緻更是獨樹一幟。僅就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一處,這裡的森林覆蓋率就達95%。而且集安還是關東三寶人參、鹿茸、貂皮的產地,也是野菜、山果、山珍的故鄉。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五女峰留影(攝影:馮贛勇)

記者一行的集安之旅,也正是從其著名的自然景觀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開始的。2016年9月29日上午,記者一行首先來到位於吉安市北部的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該園總面積6867公頃,景區內因有獨特挺拔俊美的少女峰、玉女峰、秀女峰、春女峰、參女峰等而得名。1992年11月14日,原國家林業部正式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2012年,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紅花綠葉(攝影:馮贛勇)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資源以天然次生林為主,並有刺楸、水曲柳、天女木蘭、紫椴、紅松、赤松等珍貴樹種。植物花卉有杜鵑、野丁香、五味子、紅景天等,長白山植物系與華北東南緣植物帶相互交融,構成特有的森林植物景觀。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狍子、獾、狐狸、山兔子、山雞、松鼠、蛇等。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採風團的女記者(攝影:馮贛勇)

記者一行驅車進入景區徑直抵達園中半山腰的停車場,從這裡無論上、下,周邊都是園中可觀賞的景點。只見園中山高林密、大樹參天。千百萬年前地質構造的鬼斧神工和獨特氣候條件自然作用的精心雕琢,使這裡山靈水秀景色迷人。由於時間有限,記者只是匆匆觀光了洞天皓月、一線天、登天崖、幽谷銀瀑等景點,而實際上這裡共有十四大景區,共計56處景點之多。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層林盡染(攝影:馮贛勇)

據介紹,五女峰森林公園共有較大山峰26座,其中海拔1千米以上的17座,海拔最高的1337米、最低的693米。在各座山峰中,以五女峰最為壯觀。傳說很久以前,有位聰明伶俐、美麗善良的仙女,不甘天宮寂寞,偷下凡界到此遊玩,後來便留在了人間變成了五座山峰。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枯葉棧道(攝影:馮贛勇)

這裡不僅有高山奇峰,還有形態各異的天然石洞和豐富的水源。山下有小青溝河和前房溝河兩條小河,山上有一處壯觀的天然瀑布和三處泉水,這三處泉水根據民間的傳說分別得名為“長壽泉”、“壯陽泉”、“美容泉”。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一線天(攝影:馮贛勇)

記者從五女峰停車場處首先順著山間棧道,登山來到洞天皓月風景區:這裡位於公園西部,是一處自然景觀非常幽美而神奇的景區、主要景點有仙佛洞、一線天石壁和空中懸佛、“登天崖”等;尤其是一線天景觀甚是觀美,記者曾經到過很多叫此稱謂的地方,而五女峰的一線天極其細窄、高聳,仰天而望,透過石壁中的一線,藍天白雲下是秋色盎然,五顏六色的樹木枝葉,可謂韻味十足。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一線天秋色(攝影:馮贛勇)

據說,洞天皓月景觀高38米,南北平直貫通,兩側石壁垂直平滑,為我國十大著名一線天之一。站在下面向上仰望,充滿了神奇感,這就是傳說中佛徒三掌扣開天關的大石縫。在洞天皓月的石壁上還有一個更加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象,就是一大一小兩塊橢圓形石頭, 形成一個“大佛”形狀,所以被稱為“空中懸佛”,它的五官分明,牙齒外露,眼和嘴呈白色,神態逼真。表情彷彿是在用力地撐開兩側的石壁,讓下面的人都能順利通過,讓許多遊客到此虔誠參拜,保佑步步高昇,心想事成。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五女峰景色(攝影:馮贛勇)

穿過一線天來到“登天崖”,順著狹窄陡直的階梯爬上去,這裡是一處視野開闊的觀景臺。這裡雖不是五女峰的制高點,但是站在此處俯瞰四周景色盡收眼底,頗也有點一覽眾山小的意思。因時間有限不能再順此觀光道向上而行,只得順原路再次回到停車場。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山間棧道(攝影:馮贛勇)

從停車場處可以順山道而下一覽幽谷銀瀑景區。此景區是一處960多米長有山有水有奇景的幽靜美麗的峽谷。峽谷內一條清澈純淨的小河順流而下,河谷兩側,20多米高婉蜒起伏的懸崖石壁上生長著各種樹木,呈現出獨特的幽谷美景。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溪水潺潺(攝影:馮贛勇)

漫步而行峽谷中,雖是入秋時節,但當日天氣晴好,加上爬了一段山路,因此渾身燥熱,但順峽谷走來,深感這裡的氣溫十分涼爽,據說此處有“天然空調機”之稱。在這個景區中分佈著幽谷廊房、五女戲水、峽谷跌水、幽谷銀瀑等眾多景點。行於峽谷中,耳畔傳來潺潺的溪流與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交相輝映,好不愜意。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幽谷銀瀑清潭(攝影:馮贛勇)

五女戲水位於距景區入口50米的兩條河流的交匯處、是傳說中5位天宮仙女經常遊玩和洗澡的地方、在河灘的臥石上刻有“五女戲水”四個大字。在峽谷200米處有一道滾水壩攔住了奔流的河水、使河水翻壩而過、形成一道落差3米多的小瀑布和一處難得的人工湖。在峽谷內800米、有一處少見的天然瀑布,碧綠的河水從山崖上飛流直下,落差達13米,水面寬65米,水流常年不斷,構成了幽谷銀瀑的壯觀美景。游完幽谷銀瀑景區,剛好來到公園的另一個入門口。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銀瀑飛流(攝影:馮贛勇)

當日下午,記者又乘出租車前往鴨綠江畔,記者從高句麗大劇院到江畔只用了四元錢,可能是集安市城區面積不大太,所以出租車起步價就四元錢,真是便宜啊。鴨綠江就像一條綠色紐帶,把雲峰湖和老虎哨水庫連為一條美麗的水上風景線。在這裡可充分貪圖界河的獨特風光,界江、界湖、界橋、界壩,體味一種特殊的感受。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鴨綠江畔風光(攝影:馮贛勇)

記者曾經從遼寧的丹東到吉林的臨江,數次來過這些地方的中朝鴨綠江沿岸,觀賞過兩岸不同的風景線,但相對於遼寧丹東與吉林臨江來說,記者感覺集安沿鴨綠江江畔風景線雖然距離不短,但可以觀賞的景緻顯得少了一點。雖說如此,但中國與朝鮮一江之隔的異國風光還是各有所長。站在集安向江對面的朝鮮望去,依然是房屋較為稀少,而一江之隔的中國集安市卻是一座繁華昌盛靚麗的邊境小城。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江對面是朝鮮(攝影:馮贛勇)

在集安這座中朝邊境小城,如果說,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是著名的旅遊景點的話,那麼高句麗遺址公園,就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蹟遺產了。只不過高句麗遺址分散的很,下午抽暇與《中國林業報》王兮之主任同行,打車到了長壽王陵與好太王碑兩個較有代表性的景點一觀。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記者在集安鴨綠江畔留影

首先抵達長壽王陵,景區孫克禮主任接待了我們,並安排導遊崔妍引導我們前往景區參觀。崔妍在前往景區途中,將高句麗遺址公園的大致情況娓娓道來:高句麗是起源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少數民族之一,最初的活動中心在渾江流域和鴨綠江中游的遼寧省桓仁和吉林省集安地區。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鴨綠江遊艇(攝影:馮贛勇)

高句麗政權在歷史上存在長達705年,在公元668年被唐與新羅的聯合進攻所滅亡。迄今在上述地區保留有豐富的文化遺蹟,其中主要包括都城、墓葬和壁畫碑刻等。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墓園石板小道(攝影:馮贛勇)

目前,高句麗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集安市區周圍,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將軍墳、好太王碑等一些著名景點。其中,這裡有高句麗貴族墓地、高句麗採石場7處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區,麻線626號墓、西大墓、千秋墓、麻線2100號墓、麻線2378號墓、七星山211號墓、七星山871號墓、王字墓、臨江墓、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散蓮花墓、禹山992號墓等10餘處遺址展示區,遺址公園佔地面積140萬平方千米。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王陵周邊景色(攝影:馮贛勇)

順著一條石板鋪就的小道徑直抵達墓園,墓園口位置上一個“將軍墳”的文物保護碑。崔妍說這是長壽王陵的另一個稱謂。站在此處放眼望去,王陵的西面和北面是連綿的群山,南面不遠處就是中朝界河鴨綠江,東面盡是些高低錯落的丘陵,再往東行,跨過蜿蜒而至的江面,亦是高大巍峨的長白山餘脈,如同寬厚的圍牆,橫臥在朝鮮慈江道滿浦市境內。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長壽王陵(攝影:馮贛勇)

近看,眼前的長壽王陵頗有點埃及金字塔的意思,當我脫口而出時,崔妍說它就有著 “東方金字塔”的美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這座長壽王陵的將軍墳墓基長31米,高12米,墓體呈方錐形,共有7級階梯,全部採用精雕細琢的巨型花崗岩石條砌築而成,墓室頂部用面積約50多平方米的整塊巨石覆蓋。墓室內並排置放著兩個石棺床。在墳的頂端,四邊條石上留有排列整齊的圓洞,墓頂的積土中有板瓦、蓮紋瓦當和鐵鉤一類構件,可以看出是亭閣建築的遺蹟,這與北方古代其他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極為吻合。將軍墳後面原有四座式樣相同的陪葬墓,規模小得多,現僅存一座。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長壽王陵陪墳(攝影:馮贛勇)

順著崔妍的指引,我們向前步行不遠就是僅存的這座規模要小很多的陪葬冢。兩座墓葬有不少相似之處,唯一不盡相同的是陪葬冢的頂層有一塊巨大的石板蓋在上面,雨水不至於直接衝進墓室。雖然高句麗這兩座陵墓的造型頗像埃及的“金字塔”,但規模與體積卻相差很多。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埃及開羅金字塔(攝影:馮贛勇)

埃及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500年,兩者時間上差距近3000年,埃及留存於世的100多座金字塔大多圍繞溫暖溼潤的尼羅河流域劈石而建,墓地高聳雄健,直刺雲天,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而高句麗時期留下的近萬座石砌古墓也大多沿鴨綠江兩岸寬闊的河谷地帶修建,方基石砌,平頂堅固。這片號稱東方金字塔的高句麗古墓群,雖然形制上不完全近似於法老的金字塔,但是數量上卻是埃及金字塔的百倍。尤其是長壽王的大墓,無論從規模還是體量,都堪稱高句麗時期的1號王陵。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王陵墓園景色(攝影:馮贛勇)

高句麗王陵是其進入鼎盛時期的19代王好太王之子長壽王之陵,是現今保留的高句麗時期最完整最龐大的石砌大墓。結束了這裡的參觀,我們又驅車來到距墓地不遠的好太王碑景點,這是一處高約6米多、重達30多噸的火山岩石刻就的王碑,上面風化很嚴重的文字是對好太王高談德及高句麗的歷史比較詳細的記載。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好太王碑(攝影:馮贛勇)

導遊劉婷婷向我們介紹說:好太王碑是清朝末年發現於集安市區之東4公里處,西南距好太王陵200米。該碑用整塊角礫凝灰岩製成,呈不規則方柱形,高6.39米。碑底以花崗岩石為座,長3.35米、寬2.7米,為不規則長方形。碑文自東南面開始,四面環刻,計44行1775字,全部為隸體漢字,古樸方正。由碑文得知,該碑系公元414年高句麗第20位王長壽王為其父第19位王好太王所立。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好太王陵(攝影:馮贛勇)

碑文第一部分首先追述了高句麗的創世傳說和前三位王的承襲關係;第二部分為碑文主體,具體記述了好太王一生的攻伐業績;第三部分的是對守墓人的規定。該碑是研究高句麗歷史的非常珍貴的文字資料,發現之後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重視。該碑至今仍屹立在集安原地,受到了我國各級政府和人民的精心保護。

吉林旅遊:走進魅力邊城集安(圖文)

景區標誌牌(攝影:馮贛勇)

高句麗遺址公園的面積太大也太分散,雖然一下午也就參觀了這兩處遺址,但記者深感,雖然如今已經斷壁殘垣的遺址,卻記載了一段著名的史前文化。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是中國地方少數民族政權中持續最久的政權,存世長達705年,前後經歷了28位君王。而集安作為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425年之久,保留了這些遺蹟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大量遺蹟,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為全世界都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實屬不易。(文圖: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