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奮鬥的青春不迷茫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奮鬥的青春不迷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每一代青年都曾經“迷茫”,都曾經被長輩擔心“垮掉”。而任何時候,面對青春的迷茫,最有效、最不忽悠人的“解藥”,是九個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千禧一代正在為,即將畢業的你,對於青春這“彷徨”“迷茫”如何看待?

請結合材料內容,給本校(統稱博雅中學)高一新生寫一篇演講稿,倡議新生們“直面青春的迷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文中要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你的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

本題屬情境設置類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考生緊緊圍繞材料內涵和具體情境指向來作文。每一代青年都曾迷茫,曾被長輩擔心“垮掉”,而解決迷茫的最有效辦法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本題審題難度不大,重在訓練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考查考生的價值觀。

【限制性】

1.真實情境限制。題目提供的真實情境是:每一代青年都曾迷茫,被長輩擔心“垮掉”,命題人給出的良藥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強調青年主體的責任與擔當,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從現在做起,強調青年應該迅速行動,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是命題人的題旨所在,考生若離開青年談迷茫彷徨,或者只談迷茫彷徨,不談解決策略,則均屬於偏題或者跑題立意。

2.典型任務限制。本題的任務指令如下:(1)對青春的迷茫與彷徨,你怎麼看?(2)寫作者的身份是即將畢業的高中學生。(3)面向高一新生寫一篇演講稿,要有對象意識和交流意識。(4)演講主題是倡議“直面青春的迷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演講稿”形式則基本限定了文體,要以議論文為主。文中要體現考生的認識與思考,還要提出希望與建議,這些都是考生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任務要求。

3.價值判斷限制。本材料體現的價值觀是:青年應該直面生活和學習中的迷茫彷徨、挫折與苦難,不要總是寄希望於別人;克服迷茫,改變現狀,都要從自己做起;不要悔恨於昨日,更不要總是寄希望於明天,從現在做起,迷茫會散去,夢想奮鬥之路會逐漸清晰可見。

【開放性】

1.立意角度開放。題目任務要求,“倡議新生們‘直面青春的迷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考生可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重要性;也可以從方法論的角度闡釋“從我做起”該怎麼做,“從現在做起”該做什麼;還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綜合來談。

2.論證選材開放。“倡議新生們‘直面青春的迷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理由是開放的,希望和建議也是開放的。可以直接運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來支撐論點,可以闡釋迷茫的具體內容,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基礎上聯想發揮。比如運用魯迅名篇《風波》中的九斤老太的名言“一代不如一代了”,既可以讓文章內容豐富,又能讓文章有內涵。對於如何直面迷茫,可以例舉具體的事例,如黃渤青年時曾經迷茫,王寶強青年時曾經迷茫,馬雲青年時也曾經迷茫,但他們沒有在迷茫中彷徨無措,而是直面迷茫,立即行動,克服困難,終於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奮鬥的青春不迷茫

【佳作賞析】:奮鬥的青春不迷茫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奮鬥的青春不迷茫”。

韌性十足、潛力無限、後勁充沛的中國,需要青年的膽識與擔當,攜手在時代風雨中經受磨練,為更美好的生活砥礪前行。

當人類開始仰望星空,夢想就已啟程。

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在孩童時期,估計大多數人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那些曾經立下的志向,讓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在今天的中國開出了最繁盛的花。而奮鬥,就是你我夢想落地背後的“奮力一掌”。

無奮鬥,不青春。一個偉大的民族,必有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時空轉換中,奮鬥始終是中華民族不變的精神底色。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會一帆風順,在向前走的路上,時不時冒出的小情緒、小困難都是成長的“必答題”。唯有保持健全的心智、平和的心態,學會正確面對焦慮、戰勝挫折,才能贏過自己,讓青春的翅膀更加堅強。

當代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代,擁有國家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紅利,在種種困難面前,這就是奮鬥出彩的優勢。當代青年,也處於自己人生中的最好階段和關鍵階段。抓住優勢乘勢而上,創造新的業績,這就是時代賦予的責任。

奮鬥的青春不迷茫!在現實社會中,青年確實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在競爭愈加激烈的環境下,“青春煩惱”也確實是成長的常態。奮鬥才是紓解焦慮、擺脫失落的法寶;青春不是用來揮霍虛度的,闖關奪隘才是熱血青春的意義所在。無論任何時候,無論發展到什麼階段,無論什麼樣的青春場景,奮鬥實幹都是青年創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徑。只要有一顆奮發進取之心,惜取人生黃金時光,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做到眼中有遠方、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青年們總會書寫無悔的人生,收穫充實而美好的青春記憶。

中國青年曆來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沒有止於“坐而論道”,他們“起而行之”、始終腳踏實地追逐著小小的個人夢、圓滿著大大的中國夢。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全球矚目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與青年創業奮鬥的勵志故事相伴而生。中國名片“復興號”研發人員平均不過30多歲、“天宮”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長征五號科研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3歲;中國青年首次創業年齡平均為24.67歲,20到26歲創業活躍度最高……一樁樁一件件,依然離不開敢於創新、勇於奮鬥的中國青年。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最具活力、最富激情、最具創意的青年們,在當前的時間與空間交叉節點上,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韌性十足、潛力無限、後勁充沛的中國,需要這群青年的膽識與擔當,攜手在時代風雨中經受磨練,為更美好的生活砥礪前行。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