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安徽省3所211工程院校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在2018年中國校友會網榜單中以72.93分的成績居於第17位。中科大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直逼北大清華,是很多理工科學生的天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的歷史可以粗略地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1958年建校至1976年結束,包括1970年後學校從北京遷到合肥辦學;

第二階段從1977年至今,學校立足合肥在安徽第二次創業。

在兩個階段,中科大都是我國教育改良的先鋒,都在學、商、黨、政、軍界培養出了不少人才。

拿學界來說,第一階段,培養出了41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兩院院士”);第二階段,培養了26位兩院院士,7位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截至2017年10月),以及眾多西方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國內高校比較,這些成績不錯,應當說有不少經驗值得總結。當然,若和加州理工學院之類國際名校比較,這些成績並不突出——建校60年了,仍還沒有產生諾貝爾獎得主,也很可能沒有產生諾貝爾獎級的成果。

在中科大有一線領軍科學家授課,中科院的著名科學家不但為系裡設計課程、制訂教學大綱,還親自到學校來講課。拿最基礎的數學課來說,就一度由華羅庚、吳文俊、關肇直這三位著名數學家來主講——不是一人講一部分,而是每人都講全套的課程。華羅庚一套四冊的講義《高等數學引論》後來得以正式出版,不但一直沿用至今,還出了英文版。

其他來上課的名師,還包括吳有訓、趙忠堯、張文裕、錢臨照、馬大猷、錢學森、郭永懷、楊承宗、趙九章、王元、李正武、鄭哲敏等。副校長嚴濟慈也親自為大家上《普通物理課》和《電動力學》課,一講就是六年。

當時北大、清華、復旦等歷史較久的名校當然也有很多名師,包括不少人文社科領域的大師和一些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既已成名的第一代科學家,但是,能在師資隊伍裡彙集大量一線領軍科學家(主要是1950年前後從西方留學歸來的第二、三代科學家)的,中科大在中國是獨此一家。

在中科大,科研機會多。與其他高校的同學相比,中科大的學生有更多的科研機會。

首先,進入高年級後,他們被安排到中關村中科院的研究所去實習和做畢業論文——為了給他們提供方便,學校專門在中關村建了“一分部”。其次,畢業之後,他們有相當大的比例被分配到科研部門,尤其是中科院和國防科研部門的研究所工作,研究機會相對較多。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AHU),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

特色專業:

法學

安徽大學在1928年建校時即設有法學院。安徽大學的文史科一直不錯,所以法學也不差。在安徽省首屈一指,全國法學排名30多,設有一級博士點。

英語

安徽省內第一,全國排名在四十名左右。專業實力和學風都不錯,大家都很愛上自習,保研率高。因為安徽大學英語較好,外交部長期將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定為外交部公務員招考的定點院校。

考古學

安徽大學考古學排名全國前十,但是開設此專業的全國也就十五個院校。兩年才招收一屆,師資和實踐機會一般。

安徽高校中比較牛的學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永遠的NO.1, 安徽高校中綜合性的,安徽大學當仁不讓。換句話而言,如果說安徽大學是安徽省唯一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大概沒有什麼爭議。

在全國範圍來講,安徽的高校數量不少(119所高校,含高職大專在內),質量中等偏上(43所本科以上高校,包括獨立民辦高校),全國985、211、雙一流高校除了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外,別無其他。這個數據放到整個長三角“三省一市”來比較,也屬於中等層次,但總體要比浙江省稍微好一些(浙江省高校總數107所,但985、211高校只有浙大一所,“雙一流”高校3所——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寧波大學)。

在安徽全省而言,所屬院校中行業性理工類高校很多,綜合性較高且能在全國叫得上號的高校,也只有安徽大學了。安徽大學是一所天生的代表安徽省綜合類院校的高校,而且是安徽省唯一一所同時入選“211”“雙一流”建設的高校。今天的安徽大學還是教育部和安徽省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新安大與老安大的主要歷史界線是校址從蕪湖移至合肥,從此老的安徽大學以安師大的名義存續在蕪湖。新的安徽大學則以新的方式、新的地址在合肥亮相。

今天的安徽大學,已經成為安徽名校之一,成為安徽唯一的涵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重點綜合性大學。目前,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學科建設 方面涵蓋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設有26個院(系、部),95個本科專業。

安徽省3所211工程院校介紹


合肥工業大學:

北帶淮河,南襟浩浩長江,合肥工大在皖中央。創建於1945年的工大,1960年即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歷經七十年餘歷史的合肥工大有太多點點滴滴需要你“費力”去發掘~。

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合工大(HFUT)”,始建於1945年,坐落於全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合肥工業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隨到1945年,實力雄厚。學校是由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工信部、國防工業局、安徽省政府多方共同建立的一所重點院校。首批雙一流學科建設院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

目前合肥工業大學擁有四個校區,二級學院23個。開設本科專業91個,擁有各類在校生32000人左右。合肥工業大學四個校區有屯溪路校區、六安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宣城校區,其中前三個在合肥,這麼多校區,來上之前要得確認一遍又一遍,寶寶到底在哪個校區?

而各個校區佔地面積也不是蓋的,屯溪路校區佔地面積1250畝,翡翠湖校區佔地1500畝哦

小情侶們也要注意,報考千萬注意校區,最悲傷的就是明明一起上了合肥工業大學,但卻仍然是異地戀。

截止到2018年,合肥工業大學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分別是:“土木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築學、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聯網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