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訂閱《青璃花草》可以獲取更多養花小技巧哦!

琉璃為葉玉為葩,妙質天然不汝瑕

——宋·袁燮《玉簪》

玉簪別名玉春棒、玉泡花,是百合科玉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瑩潔如玉,未開時狀似髮簪而得名。其葉片因品種不同有純綠、金邊帶綠、白綠、甚至還有金邊藍色等葉色,花朵清淡雅緻,花色同樣也因品種不同而有白色、紫紅色和淡紫色三種,其花香清幽淡雅,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也是現代城市綠地或公園的重要綠植之一。自古以來受到不少詩人的追捧,現如今不止我國有種植,歐美各國也多有栽培。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今天青璃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玉簪花的日常養護:

一、栽前準備

1、植盆選擇

玉簪不耐澇,盆土長期積水則會有爛根風險,因此植盆最好是選擇透氣性好的這一類粗陶盆,塑料盆和陶瓷盆也可以,但盆底排水孔要多一些或大一些,在配土時也要更嚴格一些。

植盆盆徑根據所植苗的品種和株齡大小而不定,如剛剛分株的小苗可用口徑15-20釐米的中深盆,並可維持其1年左右的生長。若不想頻繁換盆,可以選用大一些的花盆,但同樣因土多可能多澇,一方面配土的排水性要好,另一方面要安排好澆水頻次。舊盆使用前最好放在陽光下暴曬幾天,或者用開水浸泡一下,以殺滅盆內壁附著的黴菌和析出浸潤在其中的鹽鹼成分(開水浸泡時)。

2、配土原則

玉簪對土壤不太挑,這是它廣泛分佈於國內外的原因。總體來說,南方土呈弱酸性,北方土呈弱鹼性,而戶外玉簪在這些土壤中都可以生長的很好。家庭養護的玉簪因生長條件,如採用盆栽、通風性較差等比不上戶外生長的玉簪,所以最好還是採用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砂質土壤,這主要是根據玉簪不耐澇這一特點而定的。當然,若是土質再肥沃一些則更好,可以大大減少後期的施肥工作。

青璃常用的配土有——

1、腐葉土:園土按照1:1配製,園土越黏重,腐葉土的摻入量越大一些。

2、草炭土:園土:河沙按照5:4:1混合。

河沙也可用爐灰代替,但須是爐灰中篩下的粒徑約為1-2毫米的細渣,並用清水多浸泡並沖洗幾次以去除裡面的鹼分。爐灰渣具有河沙所不具有的多孔結構,吸水性和保水性都要比河沙好。

另外,還可以額外備一些細沙或爐渣,當植土因過黏而積水後可以鋪於盆面,等到吸滿水後,將這些細沙或爐渣剷出,便可以很輕鬆解決積水問題。

3、擺放位置

玉簪對擺放環境要求很低,是少有的喜半陰花卉,也比較耐寒,所以可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能露地過冬。而在室內養護玉簪花時,除了東、南陽臺以及向陽的窗臺,在其他光線相對比較明亮地方都可以擺放,但擺放位置也不可過於昏暗,如牆角、門後等。因為玉簪花畢竟屬於綠色植物,基本的光合作用還是要有的,長期處於昏暗環境容易有黃葉、生長不良等情況,再加上這些地方的通風能力也比較差,病蟲害也極易爆發。另外,玉簪花期在臥室擺放時,可能因花香而影響主人睡眠,因此在臥室擺放時需慎重。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二、繁殖育苗

玉簪花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

1、播種繁殖

玉簪花的播種一般在春夏秋都可以進行,但大多都在春天3~4月份或秋天9月前後播種,這時候氣溫比較涼爽適宜,出芽率較高。

播種之前,應將在陽光下充分翻曬,達到消毒、殺滅蟲卵的作用。可以將當年新种放在溫水(30-35℃)中浸泡1~2天,直到種子吸水膨脹,再進行播種,這樣可以達到催芽的效果,發芽時間會短一些。

播種時,首先把泡好的玉簪花種子均勻點播在育苗盆裡,上面附上一層薄薄的培養土。然後用“盆浸法”,將育苗盆放入水中,使水從盆底慢慢浸入而潤溼全土;也可直接用噴壺噴霧來潤溼盆土。採取上述措施主要是因為玉簪花種子比較細小,直接澆水時會被沖走。最後將其放在散射光充足的通風處養護,約一個月左右即可出苗,期間應注意盆土溼潤情況,盆面土微干時及時噴霧補水。

玉簪喜陰,出苗後不可將其移至強光處養護,防止強光灼傷葉片,甚至曬死幼苗。

如果幼苗過密則要進行間苗,主要將長勢不好的小苗拔除。待幼苗長到4片以上的真葉時,就可以上盆定植了,養護得當的話,2-3年就會開花。但要注意,若採用秋播,未出苗時偶遇寒流,可蓋上塑料布移入室內,以做好保暖保溼工作。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2、分株繁殖

分株法是另一種較為常見的繁殖方式,由於分株繁殖成活率高且一般當年就可開花,家庭養護時多采用此法。

一般來說,成年玉簪花栽植一年後,若土壤肥沃、管理得當的話可以萌發3個,甚至更多的芽。分株繁殖就是利用芽點發育的幼苗,將其從母株上帶一部分根分離出來後重新定植而單獨成株的一種方式。分株時,繁殖育苗是一方面,為母株分掉一部分負擔也是一方面。因為待這些子株發育成株後,其各自的根系在盆內已經極度擁擠了,各株之間也相互爭水爭肥,繼續下去的話,各株甚至會停止生長。

分株可以在每年玉簪長勢正旺的4月前後或花後的10月進行,可順便結合換盆進行——

首先,將植株從盆中取出,抖淨附著在根上的泥土,修去枯根、爛根和病根後,晾曬一段時間,以免根部水分過多,分株誤傷根系時造成腐爛。同時,水分蒸發可以使根系變的軟一些,操作分株時相對容易,減少對根系的損傷。然後用消過毒的小刀對植株進行切分,每個芽分一株,如果芽很多,也可以2-3個芽分做一株。最後在切口處撒上草木灰或多菌靈粉劑,以免病菌侵入而爛根。

處理過傷口後就可以栽植分好的玉簪了。在植盆的排水口墊上一塊瓦片以方便以後換盆時脫盆(脫盆時用筷子從盆底排水孔捅這塊瓦片即可脫盆),鋪上一層配製好的植土,有條件的話,盆底土中可摻入一些腐熟的廄肥作為基肥,當廄肥是用羊糞、豬糞、雞糞等這類肥力很強的糞肥時,應多摻土以稀釋肥性,防止燒根,且底基肥與植株根系之間最好用植土隔開,不要讓根系在初始時直接接觸根系,也是為了防止“燒苗”。

最後將分好的苗株放入盆中,注意根系要舒展,不要蜷成一團。定植時注意植株埋入的深度要適中,根系既不能露於盆面,又不可過深而直接接觸盆底。在定植後澆一次透水,然後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待恢復生長後便可進行正常管理了。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三、四季養護

1、春季生長期

家庭養護的玉簪即便玉簪本身具備耐低溫的能力,但一般不會讓其在室外越冬,而是讓其在室內接受養護。室內養護的玉簪雖然在冬季也可以維持生長,但因為室內保溫的需要,所以通風情況較其他季節較差。而通風不良不僅不利於玉簪的生長,而且還有可能為某些病蟲害發生提供了適宜的外部條件。

所以在入春後,室內養護的玉簪可以酌情開窗通風並接受一定的光照了。另外雖說玉簪花屬於極耐陰的植物,但是也不能一點都不見陽光。而春季的陽光並不強烈,可以在早上將玉簪花放置於窗戶邊上養護,使玉簪花的枝葉復壯,開始新一季的生長。

玉簪花喜溼不耐乾旱,但也不可澆水過多,以免積水造成爛根。保持盆土溼潤即可。春季因氣溫不高,玉簪也有一個由復甦到快速生長的一個階段,因此施肥量也最好隨著玉簪的生長狀態和土壤肥性而定,即慢長或土肥少施,快長或土瘦勤施。

這時後若施肥,應以稀薄的氮肥為主,如稀薄的豆渣水、腐熟的羊糞等,若嫌這些肥料有異味,則可以直接使用專用的花卉肥料,如花多多一號等。

另外,初春時節天氣並不穩定,“倒春寒”等突然性低溫災害天氣時有發生,玉簪雖具耐寒特性能在露地越冬,但這是在植株葉片全部枯萎死亡,近地下根系部分存活的前提下實現的。因此在初春天氣應多注意天氣預報,遇有這種情況時提前入室,保溫養護。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2、夏季盛花期

入夏後隨著氣溫升高,陽光也越來越強烈了。前面說過玉簪花喜半陰環境,而畏陽光直射。受強光照射時,葉片容易變黃,某些斑紋葉片上的斑紋甚至會消失。此外還可能引起葉片灼傷或植株因開啟自身保護機制而停止生長的現象。因此入夏後要及時給玉簪花遮陽,防止陽光直射,或直接移入室內,接受散射光照即可。

玉簪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在18-28℃之間,而夏季的溫度很容易就超過了這個範圍。除此之外,悶熱的環境也是夏天養護玉簪的不利條件之一。這時除了保證玉簪正常的水分供應外,良好的通風也是保證玉簪能安全度暑及降低病害的必要措施。這就需要經常開窗通風和向葉片上噴霧以輔助植株降溫。家庭或附近有高大些的樹花木時,還可直接將花盆移到這些花木的陰影下,也可幫助其安全度暑。

另外,夏季是玉簪病害的多發季,尤其長期處在悶熱的天氣下時,本著重在預防的原則,應可以選擇在給植株噴霧降溫的時候,順便用些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按對應的使用配比配製好藥液後,在噴灑植株的同時,也對盆面和花盆進行消殺處理。

玉簪的施肥也分兩個階段進行,即花期前和開花後。

在花期前依舊以氮肥為主,同樣依照植株的生長情況和盆土肥沃狀況進行,這裡面可能有這樣一種情況——盆土肥沃卻生長緩慢,這代表植株生長可能受到某種因素的抑制了,如高溫、強光等,但不代表真正的缺肥了,這時的肥料就應停施了,防止根系不吸收肥料而導致肥份積累而引起植株的肥害。玉簪花的自然花期在7-9月,紫玉簪和白玉簪的花朵開放時間略有不同——紫玉簪花開略早,白玉簪相對晚一些。

在顯蕾前一月,氮肥逐漸減量並追施一些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複合肥,以促進花蕾發育和提高植株的抗病蟲害能力。磷肥施用時可以利用玉簪葉片闊大的特點直接進行水肥液噴霧,以葉面肥的形式讓植株吸收,效果也不錯。在使用磷酸二氫鉀時,製成的水肥液濃度不要超過0.2%。當然,若植土是新換的肥沃土壤,完全可以不用額外施肥或少施肥料。

顯蕾及花開後,葉面肥停止使用,並追施些鉀肥。

鉀肥量不必太多。在花開後可以,適當縮短光照,這樣能夠延長其開花時間。也可以適當降溫,來延長花期。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3、秋冬季生長漸緩

花期結束以後,如果不想留種子,可以把花梗剪去以減少額外的營養消耗;如果想要採收種子,可以保留花梗,等到種子全部成熟被採收後,再剪去花梗。

入秋初期,因為氣溫及光照都比較適宜,所以玉簪還有一段快速生長期,所以此時的水肥還不能減少或停止。若植土並不肥沃,花後的施肥改回以氮肥為主。

隨著天氣漸涼,玉簪的生長速度逐漸減緩,這時若還想讓玉簪繼續保持生長,就可以考慮入室養護了,並讓室溫保持在18℃以上。在入室前,應做一次全面的修剪——剪去枯葉、病葉及殘留的花梗,並用殺菌藥劑來一次全面的噴灑消毒——包括全株,盆面,花盆外表面,以防止入室後因溫度升高,潛藏的黴菌滋生引起多種病蟲害。玉簪入室養護後的水肥及光照可以參考春季養護。

當然,也有花友將花盆直接置於室外讓其自然越冬。在室外越冬時,地上部分的葉片會在0℃以下時枯萎死亡,地下的根系依舊存活越冬。玉簪做為宿根類花卉,可耐零下20℃的低溫,這個能力可以保證玉簪能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安全越冬。但以防萬一,最好在將枯萎葉片清除後,澆一次透水,並用草木灰覆蓋盆面。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四、病蟲害防治

玉簪做為一種觀葉類花卉,常見的主要有鏽病、葉斑病、蝸牛、蛞蝓等這一類侵害葉片的病蟲害。關於葉斑病的防治,青璃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講,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1、鏽病

鏽病主要由真菌引起,發病時具體表現為葉片上出現鐵鏽狀病斑,病斑部位並有凸起感。鏽病爆發時,若不及時採取措施,會使整葉及全株感染,進而導致病害部位失水而枯萎死亡。

出現鏽病後,應早防早治,可採用20%粉鏽寧乳油800-1000倍液或20%氟硅唑1000-1200倍液以及其他藥液噴灑全株防治。

2、蝸牛/蛞蝓

蝸牛及蛞蝓危害植株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通過啃食植株葉片來危害植株。家庭養護時一般不會發生,來源多為在室外花木下遮陰避暑或養護時從外面爬入。

因此防治時一方面可以勤加管理,多觀察植株葉面或盆面情況,蝸牛或蛞蝓在爬過時可留下一條明顯的痕跡,可以循跡人工捕殺,或者在盆面撒施滅蝸靈、聚乙醛等殺蝸藥劑進行誘殺。

好了,關於玉簪花日常養護的經驗就介紹到這裡。我是青璃,一個愛花愛生活的城市小花匠。大家有什麼其他看法或建議,歡迎留言或加關注交流哦。

耐陰花卉“玉簪花”,沒有陽臺也好成活,花朵雅緻伴清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