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旅途中最鬱悶的事情之一,莫過於長途跋涉到目的地,卻與期待的事物失之交臂。我的索爾茲伯裡之行,就是這樣。

英格蘭南部威爾特郡的小城索爾茲伯裡(Salisbury),人口不足4萬,是一座典型中世紀風貌的城市。群山環抱的城市別看不大,卻匯聚了5條河流,中世紀的教堂和木筋房子錯落有致,餐廳、商鋪、酒吧散落於濱河休閒區,似乎是經過了精心設計,輕柔平和且不張揚。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很多人來索爾茲伯裡,都是為了距此僅有15分鐘車程的巨石陣,卻忽視了這座小城。其實,索爾茲伯裡擁有最典型的英國鄉村小鎮風情,曾多次被媒體評選為“英國十大旅遊城市”之一。這裡不僅有英國最高尖塔的教堂、仍然在運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還有被視為改變世界的發展方向,英國君主立憲制的開端的《大憲章》原本。

索爾茲伯裡的位置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大憲章》是什麼呢?

時光倒回到800年前的英國,還記得我在倫敦議會大廈裡提到的英國曆史上最卑鄙的國王約翰一世(John I)嗎?他的哥哥就是著名的“獅心王”理查一世。約翰陷害兄長未遂,獅心王深明大義,不僅不追責還指定他為繼承人。其實,他即位時,英國就已經是一個“外強中乾”的爛攤子,金雀花王朝的國力大不如前,常年的內外殺伐和用於軍費的沉重賦稅已經讓英格蘭的貴族與平民叫苦不迭,更要命的是約翰碰上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法國國王腓力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其在法國曆史上的地位絲毫不亞於“太陽王”路易十四,表面上和約翰和和氣氣,卻一直憋著“找茬”。1202年,約翰毀了和法國貴族呂濟昂家族的婚約,腓力二世抓住了把柄,以“封臣拒絕履行義務”為由,收回了約翰在法蘭西的全部封地,英法兩國就開戰了。約翰的本事雖然沒有脾氣大,外戰外行卻內戰內行,酒後殺害了自己的侄子,理查一世的兒子亞瑟,沉屍塞恩河,一下激怒了貴族,紛紛投靠法軍。腓力二世趁機攻佔了包括諾曼底在內的大片土地,英國幾乎失去了在歐洲的所有領土,約翰也因此得了個“失地王”的稱號。

議會大廈裡的約翰雕像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約翰不甘心失敗,開始橫徵暴斂意圖反攻,更倒黴的是他遇上了個“鐵腕”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極其反對國王對主教任命的干涉,為的是維護教權的至高無上。英諾森三世提名新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蘭頓,可約翰不僅挪用了坎特伯雷大教堂的收入做軍費,還把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約克大主教都趕出了英國,這還了得了?教皇直接給約翰“開除教籍”的絕罰。要知道,在中世紀的歐洲,開除教籍就等於“死後下地獄”,主教們認為國王瘋了,紛紛外逃,長達5年的時間裡英國聽不到教堂的鐘聲。1212年一些貴族密謀起義,腓力二世也準備跨海直搗英國老巢,約翰內外交困才不得不向教皇低頭,接受蘭頓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歸還了教會的財產。

可好景不長,1214年約翰執意再次進攻法國,意圖收復失地,意料之中的潰敗。約翰更加瘋狂地橫徵暴斂,激起了貴族們的反抗,次年5月貴族們進軍倫敦。1215年6月15日,走投無路的約翰在寫滿條款的羊皮紙下面繫著的蠟塊上蓋印,簽署了《大憲章(拉丁文Magna Carter, 英文Great Charter)》。

總能看到網絡上流傳著簽署時的繪畫,其實這張圖是錯的,那個時候君王簽署文件是蓋印,而不是簽字。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一場面被繪製在倫敦議會大廳聖斯蒂芬大廳(St Stephen’s Hall)的牆壁上,從此開啟了英國通往君主立憲制的大門。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大憲章》共有63條,最主要的內容包括:沒有議會的許可,不得徵稅;沒有法律的允許,不得抓人;如果國王破壞憲章,貴族執行委員會可以發動戰爭來反對國王等。從而確立了法律至高無上的地位。凡是國王需要徵稅、立法等,都需要召開議會,徵求大多數人的同意之後才可以進行;國王受到約束,封建領主也受到王權的控制。1776年,美國也根據《大憲章》制定了憲政制度,發表了《獨立宣言》。

別看《大憲章》在世界歷史進程上閃耀著光輝,約翰可是最不得人心的國王。雖然“約翰”這個名字在當時最流行,約翰也子孫滿堂,但他的後代都嫌棄這個名字,就像“人從宋後羞名檜”一樣,英國曆史上也只有他一個人叫“約翰”。

簽署的四份《大憲章》其中之一的原件,就保留在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內。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索爾茲伯裡大教堂

從溫徹斯特駕車到索爾茲伯裡,大約1小時車程,抵達時已經是下午,找到了預訂的民宿,和女主人寒暄了幾句,就趕緊往老城中心的方向走去。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公元1220年,主教查德·勒波爾(Bishop Richard Poore)和極具才氣的建築師伊萊亞斯(Elias de Derham)決定修建索爾茲伯裡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

主塔和西主廳(West Front)僅用了38年就建成,迴廊(Cloister)和牧師會禮堂(Chapter House)則是主體完工後再建的。它既是一座住宿教堂也是朝聖之地,優雅地聳立於大片草坪之上,佔地80英畝,歷時幾代人建成,融合了英國眾多教堂的建築風格,主體仍為哥特式。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教堂標誌性的八角形尖頂建於公元1310-1330年,高達123米,在歐洲中世紀的教堂裡,僅次於法國斯特拉斯堡142米高的教堂尖塔。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教堂外部的飛扶壁和精美的石像雕塑是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徵。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雖然地位很重要,但教堂並不強制收門票,雖然門口有個“建議捐贈”的小牌子。像我這樣臉皮厚的遊客也可以不捐,沒人攔。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進入教堂,依然是常見的哥特式風格,兩排高大的立柱分列兩旁。西窗上繪製著英格蘭王朝的盾徽。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依照導覽圖,遊覽從西面開始。左手北側有一個施工過程中的教堂模型。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模型不遠處有一座黑乎乎的機器,一開始還以為是施工用的工具,看了介紹才知道它竟然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仍然在運行的機械鐘!這座鐘製作於1386年,沒有錶針,僅設計為顯示小時。右邊是一組運轉輪系,左邊是一個齒輪用來報時,通過重物驅動,每天需要上弦一次。1956年時鐘被安置在這裡。在1386-1884年和1956-2013年間,指針已經走了44億次。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不過,我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它是怎麼運行的。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教堂中央的洗禮池是一盆不停流動的聖水,於2008年由William Pye為教堂的750週年慶典而設計。它絕對是我見過最美最夢幻的洗禮池了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沿正廳往東走,右手邊有一座陵墓,他是約翰國王同父異母的兄弟William Longespee,在《大憲章》談判期間擔任國王顧問。1226年就已經長眠於此,也是第一個埋葬在這座教堂的人。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站在教堂十字翼的中心向上看,是尖塔的交叉口。隱約可以看出沉重的塔樓已經將支柱壓的有些變形。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往東看可是傻了眼,腳手架一直通向穹頂,整個教堂最重要的、英國最古老的唱詩班席位、神壇都不允許入內,後面的晨禱小教堂、三一小教堂、奧德里教堂、法衣室、索爾茲伯裡的第一位主教聖奧斯蒙德的陵墓,還有東頭的“良心之囚”玻璃窗全被擋了個嚴實。我說怎麼進來時候沒主動找我要捐款呢!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不過也好,就當是節約時間了。

南耳堂裡面有三座小教堂,分別是“天使長聖米迦勒禮拜堂(The chapel of Saint Michael the Archangel)”,作為家庭祈禱之用;“蘇格蘭聖瑪格麗特教堂(The Chapel of Saint Margaret of Scotland”是一般性的禱告堂;“聖勞倫斯小教堂(The chapel of Saint Lawrence)”為軍隊與和平祈禱。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繼續向前走是教堂迴廊的入口,這是英國教堂裡最大的迴廊。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似乎是剛剛下過一陣雨,迴廊上空還掛著一道彩虹。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沿著迴廊左轉再左轉就是保存有《大憲章》的修道士禮拜堂(Chapter House)。然而,我逛的忘記了時間,走到禮拜堂正好下午5點,教堂關門大吉了!只能隔著玻璃遠遠地看一眼那個放著《大憲章》的帳篷。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在這個遮光帳篷裡,保存最完好的一份《大憲章》裝裱好存放在防彈玻璃的展櫃中。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我在大教堂出口處的禮品店裡看到了《大憲章》的複製品。它的原件是寫在一張羊皮上的,因為羊皮很貴,所以字也寫的非常小。這份文件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憲法的雛形,共有4份原本,兩份在大英圖書館,一份在林肯大教堂。索爾茲伯裡這份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份。

這座小城保存著改變世界的一份文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

其實,《大憲章》發佈後,國王和貴族都並沒有兌現他們的承諾,憲章還被教皇英諾森三世廢除,導致了第一次男爵戰爭。約翰去世後,他的小兒子亨利三世的攝政政府在1216年重新發布了該文件,才正式開啟了英國君主立憲的道路。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憲章》中的許多條款也都被更改或廢除,但其中3個條款仍然有效:保證英國教會的自由、確認倫敦金融城和其他城鎮的特權、所有人都必須經過合法的審判才能被監禁。

2010年的電影《羅賓漢》中,就有演繹了《大憲章》締結、毀約、再締結的戲劇過程,雄偉的索爾茲伯裡大教堂也成為多部電影的取景地,包括我們熟悉的《哈利波特》系列等。

索爾茲伯裡大教堂Tips:

1、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17:00 週日 12:00-16:00

2、門票:自願捐贈,登塔參觀成人8.50鎊

3、大憲章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週一-六:9:30-17:00,週日:12:00-16:00。11月1日-3月31日:週一-六:9:30-16:30(11月1日-3月31日),週日:12:00-15:45。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