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前幾天去朋友家遇到這樣一件事,他正在輔導他家小孩做作業,開始還好好的,可是寫到一半兒的時候,孩子把一道題算錯了,朋友忍不住說了兩句,可是孩子絲毫沒有要改的意思,朋友忍不住音量提高又說了一遍,結果孩子不知怎的,筆往桌子上一放,眼淚就開始啪嗒啪嗒往下掉,顯然是撂挑子不寫了。



朋友見此情景也是衝我尷尬地笑一笑,面對正在掉眼淚孩子哄也不是,不哄也不是。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事後我倆坐一起聊天,他又向我說起這件事,忍不住吐槽道:“你說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說兩句都不行了,一個個的都這麼玻璃心嗎?你看咱小時候受過多少罵,捱過多少打還不是整天活蹦亂跳的”。


孩子打不得,說不得,一說就哭,一打就鬧。幾乎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令人頭疼的難題,不說兩句他不聽,一說就開始哭。哄吧,自己也沒啥錯,哄久了還會讓孩子逐漸養成無理取鬧的毛病。不哄吧,看著孩子一直哭,父母心裡也難受。那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會變得“玻璃心”呢?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一、所謂“玻璃心”,指的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容易遭受到打擊,遇事經不起一點挫折。那麼,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玻璃心”呢?


1、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對孩子百依百順

每個孩子一出生就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對孩子關心愛護是應該的,可是過度的關心愛護往往就會適得其反。


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認為自己吃了一輩子苦,所以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對於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儘量滿足,不懂得拒絕,只顧滿足孩子的需求。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在這種“溺愛”方式下長大的孩子自然經不起一點挫折,再加上孩子年齡小,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這些東西都是他應得的,等到孩子習慣的這種“索取”之後。


父母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但凡說上一兩句,孩子就覺得接受不了,感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內心會產生一種挫敗感。嚴重的甚至會做出離家出走,自殺等極端的事情來。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2、父母對孩子的一切行為都過度表揚

有些父母認為,表揚孩子能鼓勵孩子更好的進步,所以不管孩子做什麼,都會去表揚一下。比如孩子作業按時做完了,誇一句“寶寶你好棒”,孩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屋子,然後誇一句“寶寶真能幹”。


諸如“你真聰明”“你真弄我簡直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寶寶”這種讚美之詞更是讚不絕口。

讚美過多的後果就是孩子聽慣了誇獎他的話,就不喜歡聽別人說他不好的話.


孩子會變得只能接受讚美,不喜歡聽批評,即使是別人對他好的建議也聽不進去。在父母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一帆風順,就經不起一點風浪挫折。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二、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培養,才能讓孩子內心變得堅強?

1、培養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會變得“玻璃心”,大多是因為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在給孩子自由和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擁有獨立的品質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還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我爸給我說過,我們愛你所以供你念大學,因為我們愛你,我們也只能供你念到大學,至於以後的事情就要靠你自己,不要想著靠我們,靠父母不算本事。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父母要從小教會孩子,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對他好,以後行事為人還需要自己多思考,自己獨立才是真正的強大。

2、讓孩子體驗“挫折感”

想要讓孩子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讓孩子體驗“挫折感”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這種教育只能針對3、4歲大小的孩子,在他們能說出自己的要求的時候,父母不要只顧高興而一味地去滿足。

殊不知這個時期正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如果對於孩子撒潑打滾等行為不加以控制,長大後在想糾正就難了。


“打不得,說不得”,“玻璃心”的孩子,要如何變得堅強?

父母要試著對孩子說“不行”,雖然後果就是孩子會哭鬧不止,但是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的反抗能力,漸漸的,他們自然就會學會“接受”並且“遵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