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何為·春典

舊時江湖人彼此間相互聯繫交流的一種特殊的語言,亦稱隱語、行話、切口、黑話,是中國流民社會群體出於不同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造的遁辭隱義的特殊隱語。指春季的祭祀。

由來

在江湖社會中,各種集團或群體往往會通過見面禮節、隨身物品的攜帶、擺放程序、飲食坐臥的規矩以及廳堂的佈置來暗示主客雙方各自所要表達的意圖。但僅憑這些還不夠,最終的交流仍需通過春典這種特殊的語言手段來表達雙方的意思。

春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諱而形成的市井隱語。二是出於行業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春典實際上是江湖人的第二語言系統。其內容豐富,應有盡有,囊括了從身體部位到社會職業,以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節、交往等各種元素,如果兩個江湖人在使用春典交談的時候,不懂的春典的第三者即使完全聽到,也會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兩個人在說什麼。

亦有一種說法:

最早的江湖行話分南北兩派,南方江湖行話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兩派之間沒法溝通。後來經幾輩江湖首領的努力,才將"南春"和"北典"統一起來,現在江湖行話統稱為"春典"。

《春典》分八典

《春典》按照江湖中的"八門"分成了八典,即八種職業的人早先都會說"春典"(在舊社會不能掌握這些基本的用語,就難於在江湖上生存),各門的《春典》都相通。"八門"即:金(算卦相面的)、皮(賣野藥的)、彩(練雜技、變戲法的)、掛(保鏢、練武術賣藝的)、評(說評書的)、圌(說相聲的)、調(行騙、偷竊的)柳(唱鼓曲的)。

地方《春典》

佛爺:即指竊賊。此類人多犯有相當程度的盜竊罪行。一般都有數次被拘審的記錄。此語流傳於京、津一帶。不法分子中尤甚。

扒包:即指裝扮成行家權威,用話讓賣東西的人主動高低。此語多流傳於我東北一帶。生意人中尤甚。

闖啃:指闖到人家屋裡騙取財物。此語流行於我國北方江湖客或不法分子中間。

插了:即殺了,系東北土匪黑話。如東北土匪拜香時常這樣跪地起誓:如違犯了……千刀萬剮,叫當家的插了我。

掛注:即指入夥。這是本世紀初東北土匪中流行的黑話。

對買:即用事先準備好的錢包或提包換取對方的錢包或提包。此語多流行於我國北方的江湖客或不法分子中間。

鬍子:即指土匪。二十世紀初,流行於我國東北一帶的黑話,又謂"響馬"。

主刀:時下流行於東三省的黑話,意為主要作案者,即親自動手的人。

野雞:即指雜牌。這是舊時東北地區土匪集團流行的黑話。選自曲波所著的《林海雪原》。

房瓦:即指正堂。這是舊時東北地區土匪集團流行的黑龍話。選自曲波所著的《林海雪原》。

老榮:即指小偷、扒手。有的地區也稱"小綹"、"攝子把"或"榮馬子"。

方子:即指錢包,流行我國南方以偷竊為生的犯罪分子中間。

上託:即掩護作案的"眼線"或"望風人"。一般團伙作案時,總設有觀望、報警的望風人。稱之為"上託"。流傳於東北三省。

騎馬:指專偷自行車、摩托車。我國南方多有流傳。

模子:即指那些被犯罪分子經過調查、盯梢,認為是可借選擇的對象。泛指人和一些場所。此語多流行於我國南方。

翻天卯:即指用偷樑換柱的方法,用假的把真的偷偷換走,此語多流傳於我國東北一帶。

攢子錢:即指專在廟會及熱鬧場所偷竊財物。此語多流行於我國東北一帶。不法分子中尤甚。

闖窯堂:指白天趁人不備隱藏在人家屋裡,偷空竊取財物。此語多流行於東北、西北的江湖客和不法分子中間。

搠包兒:即指截包兒,就是偷搶東西。如明曲《漁樵記》第三折:"由你寫!或是跳牆驀圈,剪柳搠包兒,做上馬強盜,白晝搶奪。""溯包兒"亦即今所謂"掉包兒",是今仍流行於盜竊團伙之中的黑話。

踩盤子:即指事先探風。屬東北匪語。後轉為東北方言。其意是指預先勘察適當處所,做某種事情的準備。

甩個蔓:通報姓名。

順水蔓:即指姓劉。源自舊時東北土匪行當。

山根蔓:即指姓石。源自舊時東北土匪行當。

虎頭蔓:即指姓王。源自舊時東北土匪行當。

燒乾鍋蔓:即指姓胡。源自舊時東北土匪行當。

晌午說話蔓:即指姓許。源自舊時東北土匪行當。

荷花蔓:名字裡有蓮。

漿子:酒。

綹子:土匪的組織。

蘑菇:什麼人?

壓著腕:槍口朝下。

閉著火:不開槍。

反草:叛變。

搪橋:睡覺。

砸窯:搶劫。

葉子:錢。

灌:衝。

摸荷包:偷錢包。泛指那些竊賊偷取行人的錢包。流行於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

沒腿的:即指沒攜帶什麼錢財的人。竊賊們在窺視作案對象時。如發現沒有什麼油水,便稱之為"沒腿的"。流傳於東北三省的犯罪集團內。

抹子活兒:指用特製的刀片,割削別人的錢包、提包,竊取財物以及傷害別人身體的竊賊和流氓。流行於東北的部分地區。

打叮呼:即指偷盜。此語系近年來才流行於雲、貴、川及廣西一帶的黑話。

出魚了:即出事了,出了告發者了。此語多流傳廣西一帶不法分子中間。

折爛汙:即揭老底,揭露真相的意思。此語流行於我國的湖南、湖北一帶。

亮蓋兒:拎別人的提包。專指那些在列車上、車站上及一些旅行者擁擠的公共場合,用事先準備好的、塞上破布、破紙的提包,換取別人提包的的行騙者。此黑話流行於東北三省部分地區。

棺材頭:即提包。此語系在鐵路上進行扒竊的盜賊們常用隱語。流行於我國南方沿海城市。

杆兒犯:即指小打小鬧小搗固的初犯者。多為一些倒買倒賣,小偷小摸,無前科的人。此語多流行於京津一帶社會青年和有過拘留、逮捕歷史的人中間。

翻板兒:掏內衣兜。指技術高明,身手敏捷,可以偷走別人裝在內衣口袋的錢財的小偷。此黑話流行於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

伸腿的:即指錢財放在顯眼處的。東北三省的竊賊,在窺視作案對象時,如發現其錢財放在顯眼處,即通知同夥,或暗示,或明目張膽地喊道:"伸腿的。"

倦腿的:即指錢財放在暗處的。竊賊在窺視作案對象時,如發現其錢財藏在身上某一暗處,很難得手。便示意或告知同夥,"倦腿的"。讓同夥提高警惕。此黑話多流傳於東北三省一帶。

遊吃隊:即指打家劫舍的土匪。此類人一般為三五人一夥,無固定住處,無固定職業。四處流蕩,到處搶吃。此語多流行於安徽一帶的農村。

拔香頭子:即指退夥。這是本世紀初東北土匪中流行的黑話。如"掛注容易,拔香頭子" 。

摳死倒的:偷走睡著的人的東西。流行於東三省靠在鐵路、水運等旅行中作案的人中間。

掏老鼠調:即指專偷外衣口袋的錢。我國南方多有流傳。

犀角靈蔓:即指姓楊。流行於舊時東北。

九江八蔓:即指姓何。流行於舊時東北。

西北風蔓:即指姓冷。這是舊時東北江湖上流行的黑話。

印:指黑社會幫派人物互相證明自己身份的一種手式。即:右手的拇指、食指及無名指並在一起。此語流傳於港、澳地區不法分子中間。室:即指黑社會幫派人物互相證明自己身份的一種手工。即:以左手握拳,單獨豎起中指。此語多流行於港、澳地區不法分子中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