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身處喧囂而心靜,邂逅與茶有關的讀書時刻

近些年來,中國文化的熱潮驟升,凡是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沾上邊的,大多火得不要不要的。不少做文化培訓的、或者文化商人,又或是知識付費的課程,只要披上文化的外衣,便可以文化之名博得滿堂彩。

曾有人戲稱“彈(古)琴、聽(昆)曲、喝茶、禪修”為北京四大俗,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時,大概是2008年前後,那會正是北京的傳統文化市場蓬勃發展的一個大峰期,凡是個“文化人”都得與這幾大項目沾一沾邊。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彼時似乎是“文化”最參差不齊的時期,也是“茶人”如雨後春筍般冒芽,身份最紅火、最熱鬧的時代。而今,茶葉的實體市場理性了,但大眾對茶、茶知識的需求持續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關於茶的出版物或網絡文章,如同當年的茶葉市場一般,質和量的關係極度失衡。

這麼大量的文獻或出版品,該怎麼選?怎麼讀?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攆茶圖》宋

古籍尚須明辨

中國古代留存下來的茶書很多,最為著名的是陸羽的《茶經》、宋徽宗的《大觀茶論》等。要理解中國古代的茶,從古籍入手自然比從現代人輾轉反芻的篇章來得直接許多。

只是古籍與現代人確乎有著天然的語言隔閡,古代人寫書的用詞遣字十分精煉,例如《茶經》。要充分解讀《茶經》的內容,不僅需要相當程度的語文識讀能力,還需要掌握其語境及時代背景,於當代人而言,讀古籍的門檻是相對較高的。

但是,古籍所載的內容就是圭臬嗎?其實不然。在社會階層相對封閉、知識系統相對單一,且信息流通的效率相對低落的古代社會,茶書所載的往往只是一個面向,或者作者所處階層對茶的認知。《茶經》所載的中晚唐製茶、飲茶方法,固然是陸羽先生親證所得,但受限於他的社會階層,對於當時貴族的茶法似乎就難以觸及,至少法門寺出土的皇室茶具,於《茶經》中便付之闕如。當然,不只是《茶經》,識讀其他的古代文獻,也需要時刻警惕類似問題。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宮樂圖》唐

《茶經》是陸羽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結果,其歷史地位自是不必質疑。然宋代以後出版業開始興盛,明朝人的小資生活更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高峰期,伴隨著社會經濟情況發展的茶行業興盛,記載茶的文獻甚多。明朝人寫茶,難免有受到商業因素影響的成份或廣告嫌疑,又或是版本傳抄出現謬誤,識讀過程須參照其他文獻交叉比對,方能貼近真實。

基於專業的實地調查者

這類書籍大多嚴謹、可信度高,但往往學術性過強、枯燥乏味,光是通頁的文字就讓人昏昏欲睡。

1930年代起,國民政府為振興產業經濟,聘請當時的諸多學者組織團隊下鄉調研,針砭當時的茶產業,也為此提出許多建議;如吳覺農、胡浩川的《中國茶業復興計劃》、林馥泉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等,記載了民國時期茶葉種植、生產與運銷相關的內容,為當代的茶產業發展研究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料。

有些人視民國文獻為珍寶,甚或以民國文獻的紀錄來檢討今日的茶行業亂象,殊不知民國時期正值中國動亂,無論是觀念、產業、技術或學術視野多難與今日比擬。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吳覺農與胡浩川聯合發表的《祁紅茶業復興計劃》

圖源: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網站

時代在進步,識讀文獻也應注意語境和時代的侷限性。當時的調查多以增產或當時認為的“先進技術”為前提探討,例如《安溪茶業調查》中舉出茶樹扦插、壓條的例子,其中水仙的生活年限壓條可25年,而扦插則為35年。事實上,不管是扦插或壓條,水仙的自然壽命遠遠高出當時報告所載的35年。然就當時的產業視角來說,扦插的繁殖效率高於壓條,或許因而放大扦插的好處。

這類“嚴謹調查”的民國文獻可信嗎?當成“歷史意見”來看待就好,放諸今日未必有實質的指導作用。

當代以田野調查做成的書,大多過於專業或流於枯燥,鮮有圖文並茂又不失嚴謹者。2013年有本記錄雲南普洱茶山頭的讀本,算得上是一本相對可靠的普洱茶書,唯其以地理版塊和山系進行篇章安排,需要有云南地理的知識儲備,否則容易出現閱讀障礙。這大概也是近些年茶書在專業性與普及性上取捨的難題之一。

此外,許多項目基金支持的項目,常以“實地考察”或“專業調研”的面貌出現,然這類經費支持而出版的著作,與民國時期政府主導的調查類似,往往有著明確的目的或前提。這與識讀明、清以降的茶文章一樣,要多廢些精神慎思明辨。

基於科研數據者

基於科研數據寫成的書,內容不乏實驗數據支持,相當專業,是一般人不容易接觸到的範疇。然而,

援引這類科學數據時需相當謹慎,儘可能使用最新版本的材料;畢竟科技日新月異,檢測的儀器也越來越精密。例如兒茶素,某茶學教科書上說茶樹的根部不存在兒茶素,然隨著檢測設備的升級,現已能從茶樹根部測出約8%的兒茶素含量。

此外,科研實驗是一件專業的工作,我們在援引實驗數據時,最好能先清楚其取樣方法、研究方法即實驗過程等因子,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避免簡單粗暴地得出“喝白茶抗老化”、“喝熟普降血壓”等結論。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高隱圖》(局部)明

基於經驗進行傳播者

這類著作的指導性強,一般是從“文人茶”的標準來展開論述,主觀性描述往往會強一些,偏重於人文記載而非機械化的參數記錄。可能是某位老製茶師的經驗總結,也可能是作家於某時蹲點某地的工藝考察,有些專業性,大多能說清楚一款茶的風味是怎麼來的。

然而,茶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傳統的做茶還是講究“看天做茶、看茶做茶”,能有基本原則,卻難有十分精準的工業化操作模式。——而這類書籍所傳達的經驗,可複製的多非精髓所在,可以參考,但需要多方驗證。

經驗與經驗也有所不同,真正的深入到茶區、熟識茶葉產銷情況者,對茶的態度往往趨於保守,因為他們深知茶的變化太大,難以泛泛而談。反觀雖有蹲點之名、卻做走馬觀花之實的文章,其用字遣詞大多十分篤定自信,絲毫不容商量。二者同以“經驗”為名,實有霄壤之距。

基於情感或情緒而寫作者

情感或情緒釀出來的文章比較動人,文學性強,能讓人同喜同悲,迅速進入作者所營造的情境當中,甚或引發同情,亦或失去理性。

以這種文風寫茶,用來傳達一種相對私人的茶生活方式,倒也無害。如果用來探討實際的茶產業或歷史時,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也容易將人引入歧途。這類文章容易見於書寫地方茶的內容當中,盲目地一味鼓吹地方茶的好,或以移花接木的手法嫁接他處的歷史、文化,又或是以穿鑿附會的方式引述名人名跡佐證,如同地方導遊在介紹景點一般,看似引經據典鋪張熱鬧,實則信度乏然。

如果能以感性的文字來書寫理性客觀的事實,避免情緒。即使稍待主觀的視角,也是很有可讀性的。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文會圖》宋徽宗·趙佶

基於美或生活方式者

基於“美”所出版的茶著作太多了,這類書籍往往以美圖為主,文字的節奏也側重於表達美感,以茶為載體,用美的方式來調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基於商業營銷者

必須先說,帶有商業營銷色彩的著作,未必等同於不可信的垃圾書,而是理解其所述內容時,需要多幾分思考,多幾分邏輯分析。

較常見的商業營銷類的茶書,往往擅長將名茶往皇帝或歷史名人身上靠,一方面借歷史背書,一方面強化茶的文化屬性,增加賣點。許多原本只有一、二百年創制歷史的茶,直接續上五六百年的生命,一躍成為皇帝當年點贊過的茶。這類“續命茶”常見於寫白茶和武夷巖茶的書裡。

2009年,陝西藍田呂氏家族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銅渣鬥,渣鬥內保留了清晰的茶葉痕跡,從外型推測該茶是全芽頭的散茶。消息一出,做白茶的不淡定了,直接發表文章稱渣鬥內的茶是白茶(形似白毫銀針),硬生生地將當代白茶續命到北宋,更直接指出宋徽宗讚賞的“白茶”就是當代的福建白茶;安吉白茶也以宋徽宗的白茶借殼上市,大談白化茶的特殊性,實令人倍感錯亂。

無獨有偶,武夷巖茶經常掛靠到范仲淹身上,只因範氏寫了一首《武夷茶歌》,事實上範氏所指的“武夷”壓根不是現在的武夷山。但不可否認地,這類借古營銷的文章或著作,確實幫一地茶產增加不少文化屬性,拉抬可觀的經濟效益。

地方人寫地方書,理應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帶有地方視角或地方認同的情感實無可厚非,以文章的方式來推廣地方的特色茶也是眾人所能接受的事情。然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閱讀這類地方營銷色彩濃厚的書,對書中不正常推崇的人、事、物等,應保有清晰的判別能力,不全盤接受,也避免全盤否定。

結 語

喝茶、讀茶書,大概是每位愛茶之人都會做的事。旁觀茶產業發展至今,實體的茶可能有所沉澱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開始理性,而茶書的出版量似乎還在攀升,類型、觀點五花八門,又再次考驗了讀者們的眼光。

茶書太多,要讀就多讀幾本,用理性的思考來引發茶書之間的對話、吸收精髓;要嘛就行萬里路,先有實際的田野經驗,再以茶書來雙向校正,梳理出一套獨立的見解。

至於這篇文章的可信度如何?只是提供一種看待茶書的方法、淺抒所觀察到的現象,僅供參考而已。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2016年,《三聯生活週刊》內部孵化了一個小項目:三聯愛茶。在現代茶文化與新生活理念相結合當下,我們將以健康好茶為標準為讀者提供好喝的中國味道。

神 秘 驚 喜

你最近在讀哪本書呢?留言分享給我們你的新年書單/最推崇的一本茶類書籍吧!把新知傳遞,我們將從“上牆”的精選留言裡選中有緣讀者,獲得由「三聯愛茶」送出的好書一本。

收聽“愛茶音頻”更可發現驚喜,歡迎移步至「三聯愛茶」公眾號(lifeweekicha)首頁留下“神秘暗號”,收穫“新年福利”

身处喧嚣而心静,邂逅与茶有关的读书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